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10篇
农学   1篇
  7篇
综合类   20篇
农作物   3篇
园艺   1篇
  2024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2篇
  199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大豆窄行密植栽培,是目前国际上大豆栽培应用面积较大,发展速度较快的一项先进的栽培技术.我省从90年代初期开始,在消化吸收国外技术的基础上,结合我省的自然特点,生产条件,探索出了适合我省生产条件的大豆窄行密植栽培技术. 大豆窄行密植分为平作窄行密植和垄作窄行密植两种模式.前一种高产栽培技术是平播、平管,一平到底的窄行密植栽培,后一种是指以垄作为基础的窄行密植栽培,又分为大垄窄行密植和小垄窄行密植.  相似文献   
32.
基于巴江河和石林公园的协同保护利用,采用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分析了2014年、1992年、1984年云南石林县巴江河岸1 000 m范围的影像或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30年来,巴江河岸土地利用/土地覆被结构显著变化,耕地面积保持56%以上,林地面积减少了54%、草地面积减少了95%。但住宅仓储工矿用地增加106倍,园地面积增加7.6倍、石砾地裸地面积增加1.7倍,土地利用结构严重碎化。这种变化的直接动力是居民用地和仓储用地等向河岸带集中。石林公园列为世界地质公园/世界自然遗产地提升了巴江河作为其缓冲区河流的地位,但并没有带来巴江河岸土地利用结构的优化。作为石林世界地质公园组成部分和石林县重要的景观河保育,以2014年土地利用结构为基础,应调整河岸土地利用结构,河岸带林地可增加77%,分别来自减少的57%裸地石漠化地,10%的耕地调整以及住宅和园地增加的10%绿化。由此可知,巴江河上游地段土地利用结构应优先调整。  相似文献   
33.
李玉辉 《森林工程》2003,19(4):56-57
本文叙述了土工合成材料在西部公路排水设计中的应用概况 ,以国内外土工合成材料在排水设计中的应用研究为基础 ,提出了应用土工合成材料进行公路排水设计的方法和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34.
双垄高墒栽培的马铃薯,因无病害、增产幅度大,薯形好、商品率高而深受广大农户的喜爱。因而,双垄高墒栽培已成为很多农民普遍采用的一项技术措施。马铃薯“双垄高墒”栽培的特点是将良种、良法与良好的生长环境优化集成;目的是提高马铃薯产量和商品率,增加农民收入;技术的核心是“六改”,  相似文献   
35.
对昆明市生态红线区非生态用地的转变提出了3种方案,利用2005年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数据,计算和分析了非生态用地转变前后红线区的生态效益价值.结果表明:(1)2005年生态红线区的现状总生态效益和单位面积效益价值分别是35.48亿元和2.16万元/hm2;(2)非生态用地按低、中、高方案实施转变后,红线区的生态效益比现状分别增加了9.8%、12.4%、15%;(3)按低方案,红线区生态效益的提高,主要取决于区内耕地面积比例较大的区县,增值最高和最低的分别是宜良县和盘龙区;(4)按高方案,红线区生态效益的提高,则是由区内建设用地和耕地面积比例之和较高的区县所决定,增值最高和最低的分别是五华区和禄劝县;(5)高、低方案的效益值,分别代表红线区将来生态效益的最大值和最小值,而中方案的效益值,则最能现实地反映红线区将来一般生态效益状况.  相似文献   
36.
以博吉金国家森林公园为例,通过实地考察和分析,选取景观资源质量、环境条件、资源开发建设条件3方面的7个属性,23个指标因子,构建博吉金国家森林公园旅游资源评价指标体系,基于AHP法对旅游资源进行定量评价,总结公园旅游资源开发的优劣势。结果表明,公园内的旅游资源分属8个主类、31个亚类和114个基本类型,分别占全国旅游资源主类、亚类、基本类型的100%、100%和73.55%,说明公园内景观类型丰富;对博吉金旅游资源评价有重要影响的综合层因子为"景观资源质量",准则层因子为"自然属性",指标层因子为"与附近景点的异同",说明要提高博吉金国家森林公园的旅游地位,应注重公园自身独特资源的挖掘,保持旅游资源的自然属性,避免旅游地景观均质化、模式化,同时加大资金投入,科学规划,完善基础设施。  相似文献   
37.
日本蚕豆荚长粒大,煮熟皮薄肉酥,鲜美可口,营养丰富,适宜于鲜食和速冻加工出口,经济效益较高,并可充分利用冬春季土地,可作为发展出口创汇农业和效益农业的优良品种,深受广大农户的青睐。  相似文献   
38.
石灰和绿肥对不同种植制度植烟酸性土壤改良效果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寻求酸性植烟土壤可持续改良方法,采用大田试验研究了石灰、石灰+绿肥在烤烟连作、烤烟与玉米轮作方式上对酸性植烟土壤物理特性、主要养分和酸度特征指标的影响,并分析了土壤pH与土壤理化指标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在烤烟连作方式下,施用石灰并结合种植绿肥还田改良酸性土壤比单施石灰效果好,能使土壤容重、水解性酸、交换性酸、交换性氢和交换性铝分别降低11.97%,25.00%,18.46%,21.74%和16.67%,土壤孔隙度、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含量、pH、阳离子交换量、盐基饱和度和土壤缓冲容量分别提高42.26%,57.02%,11.86%,16.39%,50.65%,5.97%,8.05%,13.17%和81.90%。施用石灰并结合种植绿肥对烤烟与玉米轮作方式的酸性土壤修复效果较烤烟连作更好,土壤容重、水解性酸、交换性酸、交换性氢和交换性铝可分别降低4.00%,20.51%,27.92%,10.00%和37.14%,土壤孔隙度、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含量、pH、阳离子交换量、盐基饱和度和土壤缓冲容量可分别提高9.17%,13.97%,7.22%,12.06%,5.08%,5.15%,35.27%,15.44%和28.05%。石灰+绿肥协同改良酸性土壤的效果比单施石灰好,烤烟与玉米轮作较烤烟连作更有利于酸化土壤的修复。研究结果为采用石灰和种植绿肥还田改良酸性土壤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39.
旱地烟草青枯病发生规律及药剂防治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湘南烟区旱地烟烟草青枯病的发生规律及药剂防治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湘南烟区旱地烟烟草青枯病发病的始发期为5月上旬,随着5月下旬日平均气温达到25℃,烟草青枯病进入盛发期,发病高峰期间定点观测田发病率平均日增长率最高为4.56%,病情指数平均日增长率最高为4.10.6种防治烟草青枯病药剂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各处理对烟草青枯病均有一定的防治效果,但在发病岛峰期防治效果均低于45%,其中以青萎散DP 750 g/667 m2防治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40.
湘南稻作烤烟密集烤房风机转速组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湘南稻作烟区密集烤房烟叶烘烤过程中适宜的风机转速组合,分析了不同风机转速组合对烟叶化学成分、外观质量和经济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密集烘烤中,采用风机变速组合为干球温度在38℃以前1450 r/min,38~42℃960 r/min,42~47℃1450 r/min,47~60℃960 r/min,60℃到烘烤结束720 r/min,烤后烟叶干物质较多,外观质量较优,上等烟比例和均价提高,化学成分更加协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