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篇
  免费   8篇
农学   1篇
基础科学   3篇
  15篇
综合类   38篇
畜牧兽医   5篇
园艺   4篇
  2024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依据国家及地方相关标准,通过调查取样、测试分析,对高原夏菜产地环境土壤、灌溉水、空气质量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高原夏菜生产基地永昌县、皋兰县土壤环境质量和产地灌溉水质量等级均为"1级",污染等级为"安全",污染水平为"清洁";空气质量良好,符合农业部有关空气环境质量免检的要求;符合目前国家所规定的绿色食品及无公害产品环境质量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52.
鸿硕729是以自交系1863为母本,以自交系1529为父本育成的中早熟番茄杂交1代新品种。露地种植从播种到始收96 d左右,无限生长型,植株生长势旺,第1花序着生于主茎第6~7节位,每隔约4片叶生1花序;果实扁圆形,果表光滑,果脐小,成熟果粉红色,无绿肩,果实硬度高,平均单果质量202 g;可溶性固形物含量(w,后同)5.25%,维生素C含量250.00 mg·kg-1,番茄红素含量22.90 mg·kg-1;中抗黄瓜花叶病毒(CMV,cucumber mosaic virus)、番茄花叶病毒(To MV,tomato mosaic virus)、番茄黄化曲叶病毒(TYLCV,tomato yellow leaf curl virus)、枯萎病、叶霉病及根结线虫病;露地栽培平均667 m2产量6 499.8 kg左右,适宜在甘肃、内蒙古、山东、宁夏、青海、云南早春保护地、露地和秋延保护地及越冬日光温室种植。2021年获得农业农村部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  相似文献   
53.
仙客来叶斑病是近几年在甘肃兰州等地新发生的叶部病害,经常规分离培养后根据其病原菌形态、培养性状和致病性,鉴定其主要病原菌为Alternaria alternata(Fr.)Keissler.该菌在10~35℃均能生长,最适温度为25~30℃, 低于5℃或高于35℃时不生长.在pH4~9的范围内都能生长,最适为pH为6.病菌致死温度为54℃10 min.分生孢子在10~40℃、相对湿度81%~100%和pH4~9的范围内均能萌发,其中在25℃、pH 6和相对湿度90%条件下萌发率最高.  相似文献   
54.
采用野外采样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以甘肃中部高原露地蔬菜代表类型的茄果类、叶菜类、鳞茎类、根茎类等蔬菜土壤为研究对象,以甘肃省环境监测中心站发布的土壤环境重金属背景值为主要评价参比值,分析土壤中重金属Cd、Hg、As、Cu、Pb和Cr的质量分数及污染特征,并采用地累积指数法和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对研究区露地蔬菜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进行生态风险评价.结果表明:研究区露地菜田土壤重金属的质量分数均高于评价参比值,重金属元素的潜在生态危害均属轻微,潜在生态危害程度顺序是Hg>Cd>Pb>Cu>Cr>As,对研究区域生态环境具有潜在影响的重金属元素主要是Hg.  相似文献   
55.
苜蓿蛋白质分组测定初探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采用连续提取法对苜蓿Medicago sativa样品进行蛋白质分组测定,结果表明:苜蓿蛋白组份随提取剂的种类而变化,蛋白组份含量由大到小依次为40%(v/v)异丙醇>2%(m/v)氯化钠>3.85%(v/v)乳酸>0.5%(m/v)氢氧化钾;其中鲜苜蓿样品中醇溶蛋白占14.50%(m/v);盐溶蛋白占12.55% (m/v);酸溶蛋白占7.73%(m/v);碱溶蛋白占3.11%(m/v),其他蛋白占总粗蛋白的63.11%(m/v)。根据蛋白质组份含量及提取成本确定稀盐溶液为苜蓿叶蛋白适宜的提取剂,盐溶液浓度为0.5%(m/v)。  相似文献   
56.
57.
定西市黄芪根腐病优势病原菌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采用菌落生长法研究了定西市黄芪根腐病优势病原菌的生物学特性。结果表明,黄芪根部腐烂病害的优势致病病原菌为腐皮镰刀菌,其生长最适温度为25℃,最适pH为5~8。菌丝的致死温度为60℃恒温10min。产孢最适温度为25℃,在pH为6时产孢量最高。能利用多种单糖、多糖及醇类作碳源和赖氨酸等有机氮和硝酸铵等无机氮作氮源。该菌对环境条件的适应范围较广,对营养要求不是很严格,菌丝生长和孢子产生的适宜条件及适应范围与甘肃黄芪栽培区的环境条件较为一致,这也是甘肃地区黄芪根腐病近年来发病严重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58.
牛粪和玉米秸秆混合堆肥好氧发酵菌剂筛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筛选出适合牛粪和秸秆混合物料快速发酵的微生物菌剂,采用槽式堆肥方法,通过设置不接菌种、接种菌剂M1、M2、M3共4个处理,以发酵温度、pH值、发芽指数、有机质、氮、磷、钾等为评价指标,研究菌剂M1、M2、M3对堆肥发酵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接种菌剂处理达到50℃时间比不接种处理提前4 d,高温维持时间延长10~12 d,接种菌剂处理堆温在50℃以上时间持续了24 d,达到了GB/T 7959-2012标准;发酵过程中接种处理的p H值低于对照,pH值呈现下降、上升、下降、平稳的趋势;接种M1、M2处理的油菜发芽指数达到100%;C/N逐渐下降,30 d时接种处理由最初的27.75∶1下降到14.47∶1~17.27∶1,而对照仅下降到20.55∶1;堆肥结束时,菌剂处理的有机质、N+P_2O_5+K_2O含量与NY525-2012标准接近,发酵产物适合做生产商品有机肥的原料。综合各项指标,菌剂1和菌剂2的发酵效果优于菌剂3,菌剂1和菌剂2更适合牛粪和秸秆混合物料发酵。  相似文献   
59.
甘肃省名优中药材产地土壤重金属残留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掌握甘肃省中药材产地土壤环境重金属残留,实现中草药的“土壤定向培育,”使其按人类需要的目标生长并富集有益元素,我们对甘肃省中药材生产具有代表性的4个县的当归、柴胡、党参等主产区土壤样品的As、Cr、Hg、Pb、Cd和Cu含量进行了调查分析测定,结果表明,土壤中As、Hg、Pb、Cr、Cd和Cu平均含量分别为12.75、0.040、41.88、94.62、0.19、19.44 mg.kg-1,均没有超出无公害农产品产地环境规定的标准,中药材产地土壤重金属积累不明显,结果可为中药材生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0.
兰州百合干中的二氧化硫本底值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采集的百合干生产厂家的百合干产品及实验室采集的鲜兰州百合并模拟百合干生产加工过程制作百合干采用凯氏蒸馏-滴定法测定百合干样品中的二氧化硫含量并对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鲜兰州百合自制百合干和百合干生产企业生产的百合干中均含有一定量的二氧化硫,即百合干中都含有二氧化硫本底值,根据百合干中二氧化硫含量分布及频次,认为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