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0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8篇
林业   3篇
农学   13篇
基础科学   6篇
  13篇
综合类   83篇
农作物   8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39篇
园艺   7篇
植物保护   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7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实验旨在研究不同采精频率对3个品种成年种公猪精液质量及精液产能的影响。选用杜洛克、长白和大白3个品种的成年公猪,共54头,每个品种各18头,设置3个采精频率,分别为2 d 1次(A)、3 d 1次(B)、4d1次(C),每个品种每个频率6头公猪,共分为9组。试验时间持续60d,试验开始后从第2次采精开始测定精液质量。频率A共采精198次,其中杜洛克猪90次/组,长白猪48次/组,大白猪60次/组;频率B共采精348次,其中杜洛克猪132次/组,长白猪102次/组,大白猪114次/组;频率C共采精306次,每个品种各102次/组。结果表明:杜洛克猪和大白猪采精频率A的精子活力低于采精频率B和C(P<0.01),长白猪采精频率A的精子活力低于采精频率B和C(P<0.05);3个品种公猪采精频率A的精子畸形率均高于采精频率B和C(P<0.05);杜洛克猪采精频率A的采精量低于采精频率B、C(P<0.01),长白猪采精频率A的采精量低于采精频率B、C(P<0.05),大白猪无组间差异;杜洛克猪采精频率A的精液密度及精液产能均低于采精频率B、C(P<0.01)...  相似文献   
52.
转盘式全自动红枣去核机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解决目前红枣人工去核过程中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卫生条件差、安全隐患多以及加工的产品质量难以控制等问题,设计了一种多工位转盘式全自动红枣去核机。该装置采用电动机输出的动力经减速器减速后带动两个弧面分度凸轮机构同时进行间歇转位运动和提升运动,使转盘的转位及滑板的上下运动相配合,加上新型扶正去核杆的使用,一次性完成红枣的扶正、定位、去核三道工序,完成红枣的去核任务。同时,对全自动红枣去核机的整机结构在Pro/E软件中进行三维实体建模,并且设计加工出了试验装置。结果证明,该装置各部件组装合理,去核效果理想,可以进行后续的物理样机制作。  相似文献   
53.
为了揭示喀斯特林下经济活动中人为踩踏对土壤入渗特性的影响规律,以喀斯特山地森林内部(未受干扰区域)、森林小径中央、森林小径边缘和裸地为试验样地,基于盘式入渗试验测定不同负压水头下(-0.5,-3,-6,-9 cm)的非饱和导水率(K_9、K_6、K_3、K_(0.5))、饱和导水率K_S、Gardner α常数和水流贡献率。通过原位染色示踪试验分别估算各样地的剖面染色面积比(DC)、均匀渗透深度(UniFr)和优先流百分比(PF-fr),分析了人为踩踏对喀斯特森林土壤优先流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森林小径中央的K_S(45.800×10~(-3) cm/min)比森林内部(101.000×10~(-3) cm/min)降低55%,Gardner α常数和土体孔隙数量的剧烈减少阐明森林路径中土壤入渗能力减弱的原因;森林小径中央的优先流百分比(71.955%)显著高于森林内部(36.734%),表示人为踩踏活动增强了土壤优先流强度;4种人为踩踏干扰程度下土壤的大孔隙平均水流贡献率均超过95%,喀斯特山地森林土壤水分入渗以大孔隙为主要入渗通道。森林植被覆盖能够有效提升土壤入渗能力和抑制土壤优先流,研究结果为喀斯特林下经济开发过程中的负面清单建立提供了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54.
三峡水库消落带因水位的周期性变化,使其土壤含水量呈干湿交替变化,而大多数原有植物难以适应新的生境,导致生态系统严重破坏。利用盆栽法模拟其水淹条件,以30,60,90和120d为周期进行水淹—干旱交替处理,研究了香根草当年实生幼苗在水淹与干旱交替胁迫下的光合特性及生理生态适应机制。结果表明,不同胁迫周期的水淹—干旱交替胁迫均显著影响香根草幼苗的生长及其光合生理特性。各组幼苗的株高、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及叶绿素含量等生理生态学指标均随时间变化呈不同幅度的升降变化。而不同组间的各项指标值均随交替周期的增大而减小。但无论何种变化,各处理组最终又都能逐渐恢复或趋于稳定状态,保持较高的存活率。因此,香根草对水淹和干旱均具有良好的耐受力和适应性,可作为三峡库区消落带植被恢复建设的重要植物种类。  相似文献   
55.
寡核苷酸芯片检测兽医病原菌耐药性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利用寡核苷酸芯片(oligonucleotide array)对兽医临床常见病原菌耐药性检测进行了初步研究。设计1对兼并引物扩增3种病原菌(E. coli、S. aureus、M. gallisepticum)的gyrA基因片段,并用cy5-dCTP标记荧光。设计一系列检测病原菌对氟喹诺酮类药物耐药的寡核苷酸探针,将探针固定在APS-PDC法制作的Microarray上,用标记的PCR产物与之杂交,置于Scanarrray4000中扫描,利用ImaGene3.0软件对杂交图像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设计的兼并引物能很好地扩增出3种病原菌的gyrA基因片段,与Microarray杂交后在相应的位点出现可检测的杂交信号,样本O78S(禽大肠杆菌)、SS(金黄色葡萄球菌)、S6-10(鸡毒支原体)的ratio比值均≥2,说明这3株是敏感株;样本EDr(犬大肠杆菌)、ECr(猫大肠杆菌)与a1探针(检测GyrA第83位氨基酸发生突变的探针)的ratio比值≤0.5,说明这两株是耐药突变株,均与样本的实际情况相吻合。说明利用Oligonucleotide array能快速准确地检测出GyrA亚基第83、87位发生突变的耐药菌株,是可行、有效、快捷的抗菌药耐药性的监测方法。本研究为进一步研制和开发兽医临床常见病原菌耐药性检测芯片打下初步基础。  相似文献   
56.
逆境胁迫下罗布麻生理响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罗布麻为试材,研究了盐碱、干旱和低温条件下,不同胁迫时期罗布麻过氧化物酶(POD)活性、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盐碱、干旱、低温条件下,罗布麻POD活性表现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盐碱、干旱条件下,罗布麻SOD活性呈现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在低温胁迫条件下,随着胁迫时间的延长,罗布麻SOD活性先下降后上升。盐碱胁迫条件下,罗布麻MDA含量均高于对照;干旱和低温胁迫条件下,除在干旱胁迫后的24h和低温48h罗布麻MDA含量极显著地高于对照外,其余时间点罗布麻MDA含量均低于对照。综上结果表明,罗布麻对盐碱、干旱、低温胁迫的响应存在差异,盐碱胁迫对罗布麻的伤害最大,造成抗氧化酶活性减弱,活性氧清除能力下降,细胞膜被破坏。  相似文献   
57.
猕猴桃品种酚类物质及可溶性蛋白含量与抗溃疡病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安徽省猕猴桃主栽品种金魁、早鲜、魁蜜、华美2号、秦美、金丰为研究对象,于展叶孕蕾期分别取发病的枝条、叶片,以未发病健株的相应组织为对照,分析枝条、叶片中酚类物质和可溶性蛋白的含量变化。结果表明:抗病品种健株枝条、叶片中可溶性蛋白含量显著高于易感病品种,说明枝条中可溶性蛋白含量与品种抗性成正相关。自然发病后,感病品种枝条中可溶性蛋白含量增加,抗病品种可溶性蛋白含量降低。抗病品种健枝条、叶片中酚类物质含量高于易感病品种的健枝、叶,发病后抗感品种酚类物质含量都增加。  相似文献   
58.
优质杂交晚籼组合荣优225的选育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荣优225是荣A与江西省农科院水稻所选育的恢复系R225配组而成的晚籼优质高产新组合。介绍了该组合主要特征特性,并总结了高产栽培及制种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59.
超级稻“金优458”高产制种技术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介绍了超级稻"金优458"亲本的主要特征特性及主要制种技术。  相似文献   
60.
不同地区污水厂尾水中微生物群落结构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不同地区污水厂尾水中微生物群落结构多样性。[方法]利用传统微生物培养方法对城市污水厂(哈尔滨太平污水厂、常州城北污水厂、海南白沙门污水厂)尾水中的细菌群落结构进行分析。[结果]经过处理后污水厂尾水的微生物数量大幅度减少,其中城北污水厂尾水中细菌总数最少;太平污水厂与城北污水厂细菌种群的相似性较高,芽孢杆菌属(Bacillus)和不动杆菌属(Acinetobacter)是3个污水处理厂的共有菌属,城北污水厂尾水中检测出含有净化水质的生丝微菌属(Hyphomicrobium)和红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结论]该研究结果可为污水厂尾水的回收利用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