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3篇
林业   1篇
农学   2篇
  28篇
综合类   10篇
植物保护   1篇
  2013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4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5年   1篇
  196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植物高效利用K素资源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探讨了我国农业生产中K素资源的现状、提高植物对K肥利用效率的新途径、植物K营养特性差异的营养学基础和遗传学基础,为培育K肥利用效率高的耐低K作物新品种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2.
对河北省元氏县前仙乡微地域环境内不同地貌土壤中的营养元素进行了分析评价,查明有效态N含量低、P含量较低,6种微量营养元素亦严重缺乏。其中有90%以上的土壤缺Zn、Mn,80%以上的土壤缺Mo、B,60%以上的土壤缺Cu、Fe。相关统计分析表明,土壤有效态元素含量低与有机质含量低呈显著相关,不同地形影响的土壤类型差异亦是造成土壤肥力不同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3.
14.
以中国春-长穗偃麦草二体异附加系为材料,用等电聚焦(IEF)方法研究低磷营养胁迫下叶片与根系组织内酸性磷酸酶(AcPh)同工酶的变化。结果表明,与正常生长条件(CK)下相比较,低磷营养胁迫导致AcPh同工酶的显著变化。叶片组织中,低磷胁迫诱导出的至少1条AcPh同工酶带主要在低Ph范围内,高pH范围内的AcPh同工酶带则与CK无明显差异。根系组织中则与此相反,高pH范围内诱导出至少3条新酶带,而低pH范围内,则主要是酶带的加强。此外,对低磷胁迫下叶片与根系组织内AcPh同工酶变化的生理意义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5.
不同生产时期小麦品种有效利用土壤潜在磷特性的鉴定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刘建中  李继云 《作物学报》1999,25(5):560-564
以液培、土培盆栽法结合大田试验对我国不同时代陕西关中地区的小麦品种进行了有效利用土壤潜在磷特性的鉴定。结果表明:小麦有效利用土壤潜在磷的特性不是随品种的更替而呈递增或递减趋势,新、老品种中均有高效利用土壤潜在磷的基因型;含有异源基因的小麦品种对土壤潜在磷的利用能力较强;土培盆栽法是一个较能代表大田试  相似文献   
16.
利用植物自身潜力提高土壤中磷的生物有效性   总被引:88,自引:0,他引:88  
  相似文献   
17.
对农牧交错带内蒙古自治区多伦县61个表层土样测定分析表明,有32.0%的土样有机质含量<1g/kg,40%的土样有机质分量为1~3g/kg,属中等水平,仅有28%的土样有机质含量为3g/kg。大量元素中32.7%的土壤缺N,58.9%缺P,19.5%的土壤缺K;微量元素中100.0%的土壤缺Mo,88.7%的土壤缺Zn,52.7%的土壤缺B,24.3%的土壤缺Mn等。并进行综合评价,指出不同地型各类土壤合理施肥、退耕增产及其沙化治理、改善生态环境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小麦对钾高效吸收的根系形态学和生理学特征   总被引:38,自引:3,他引:38  
用 6个小麦品种作为试验材料 ,研究了钾效率不同小麦的根系形态学和生理学特征 ,以及对K+吸收的动力学参数。结果表明 ,高效吸收钾的品种根系长、半径小、吸收面积大、Km小、Imax大。低效低响型品种京核 1号的最小临界浓度值 (Cmin)小。根系形态学和生理学特征可以作为筛选高效吸钾小麦品种的参考指标。K+吸收的动力学参数可以作为钾高效吸收和低响型小麦品种的筛选指标 ,最好的筛选指标是将根系形态和生理特性相结合。根系分泌H+的能力与K+的吸收无明显相关。  相似文献   
19.
施钼对大豆与间作玉米增加氮素及产量的效果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相似文献   
20.
低磷胁迫下小麦根系反应的基因型差异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本研究采用液培、根际原位显色和离子耗竭技术等方法,探索了小麦不同基因型根际对磷酸三钙的溶解作用,根际分泌酸性磷酸酯酶,根际氧化还原活力以及吸磷动力学的差异。结果表明,磷高效基因型不仅根系发达,而且溶解磷酸三钙的能力、酸性磷酸酯酶的分泌量和活性,对还原态甲烯蓝的氧化作用,对TTC的还原作用和吸磷动力系参数中的Imax等都显著优于磷低效基因型。有机碳分泌量高,对钙的吸收速度快也是磷高效基因型的重要特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