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4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7篇
林业   22篇
农学   18篇
基础科学   14篇
  16篇
综合类   127篇
农作物   15篇
水产渔业   6篇
畜牧兽医   83篇
园艺   11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1.
为探究不同产量要素对玉米自交系产量的影响,选择113份玉米自交系材料,对其穗重、穗长、穗粗、秃尖长、百粒重、轴重、轴粗、籽粒含水量、穗行数、行粒数等性状进行相关分析、灰色关联分析、通径分析和聚类分析。相关分析结果表明,穗重、行粒数、轴重、穗长、穗粗与小区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66,0.58,0.35,0.30和0.30;穗行数和含水量与小区产量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均为0.20;秃尖与小区产量呈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30。灰色关联分析表明,小区产量与各产量性状的灰色关联度排序为穗重>行粒数>穗长>轴重>穗粗>秃尖>穗行数>轴粗>含水量。通径分析表明,各性状对产量的直接作用大小依次为穗重>行粒数>轴粗>穗长>含水量>轴重>秃尖>穗粗。通过聚类分析可以把113份玉米自交系分成4类,其中第一类30个自交系;第二类80个自交系;第三类2个自交系;第四类有1个自交系。综上所述,9个性状对玉米产量影响大小分别为:穗重>行粒数>穗长>轴重>穗粗>轴粗>穗...  相似文献   
312.
串联的单体电池在工作过程中会表现出不一致性,单体电池的不一致性会影响电池的使用性能和寿命,根据这个问题,设计提出了一种新型均衡控制策略。该控制策略把电池组分为2层,分别为底层和顶层,底层和顶层使用不同的控制策略,且底层和顶层控制策略是相互独立的。底层为多电平桥臂电路和单体电池并联的方式,顶层是以电感作为能量转移载体的均衡方式。最后用MATLAB搭建仿环境,用仿真验证新型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313.
以太岁取样的加水热溶解为特点设计4种提取方法,将提取效果好的2个DNA样品用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平台测序.结果 表明:滤膜法(SI3)和研磨法均可获得显示电泳条带的DNA,但前者能将太岁材料彻底破碎和滤除多糖;滤膜法样品测得优质序列46676条,聚类OTU 1095个,比研磨法多154个,只包含1个序列相对丰度大于1%的共有OTU,特有1个序列相对丰度41.14%的OTU,是研磨法的237倍,但滤膜法样品香农指数反比研磨法低1.37%,并导致两者菌群结构在各分类水平上有着明显差别.太岁DNA提取方法深刻影响细菌结构测定结果,滤膜法DNA菌群信息更真实,据其测知的优势结构为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和不动杆菌属(Acinetobacter).  相似文献   
314.
禾5A是四川禾嘉种业有限公司以中9A×(玉香B×绵香8B)连续多代择优回交选育而成的早籼香稻三系不育系,2018年8月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办公室组织的田间技术鉴定。其所配组合2019年禾5优727通过四川省审定,2020年通过贵州省引种;禾5优313在2022年通过四川省审定。本文作者主要介绍了禾5A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及繁殖制种的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315.
利用上海奉贤地区1961~2020年地面观测资料,分析了奉贤地区60年的平均气温、极端气温及霜冻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奉贤地区年平均气温及四季气温均呈极显著增温,四季对年平均气温增温贡献率为春季>冬季>秋季>夏季。年高温日数及极端最高气温均呈增多(高)趋势,且21世纪以来,出现高温日数≥10d的概率由5%提升至30%,出现酷暑年份的概率由15%提升至60%。年低温日数及极端最低气温未呈现明显变化,终霜日(初霜日)呈提前(延后)趋势,年无霜期延长。公众及相关管理部门需及时采取防御措施,降低气候变暖对城市运行、作物生长、人体健康等带来的影响。  相似文献   
316.
为研究福建旧镇湾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特征,分别于春季(5月)和秋季(9月)对旧镇湾西岸3个站位的表层沉积物环境理化指标测定和大型底栖动物开展调查。旧镇湾潮间带春、秋季共鉴定底栖动物86种,分属6门。春、秋两季大型底栖动物平均丰度分别为938.13、798.93 ind·m-2;平均生物量分别为288.87、291.03 g·m-2。秋季的物种多样性Shannon-Weaver指数(H′)、Pielou均匀度指数(J′)以及Margalef物种丰富度指数(D)值都呈现较春季更高的现象。春季和秋季的大型底栖动物污染指数(MPI)分别为0.35和-0.36,表明潮间带底栖生态环境受到轻度污染。研究结果为后续旧镇湾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生态学研究、评价人为因素对海洋生态系统的影响提供科学资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