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1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3篇
林业   81篇
农学   4篇
  21篇
综合类   54篇
农作物   2篇
畜牧兽医   5篇
园艺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5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通过对中国主要水力侵蚀区侵蚀特点的概述,强调侵蚀区的生态重建应与区域经济发展相结合,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提出我国水力侵蚀区生态重建要以国家相关生态工程为依托,以植被恢复为核心,以国家相关政策为引导,并针对侵蚀区,构建一批生态经济型的复合治理模式。  相似文献   
102.
巨桉纸浆原料林木材的主要化学成分变异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6年生巨桉纸浆原料林分别立地(好、差)、密度(111株/667m2、124株/667m2、138株/667m2、152株/667m2和166株/667m2)、树体不同部位(基部、干部、顶部)和心、边材的主要化学成分的变异进行研究。研究结果揭示了四川巨桉纸浆材主要化学成分的变异规律①两种立地条件上木材的化学成分含量差异极显著,差立地上的灰分、水抽出物、1%NaOH抽出物、木质素含量均大于好立地上木材的相应含量,苯-醇抽出物、纤维素含量为好立地大于差立地。②林分密度对木材化学成分组成的影响在0·05水平上不显著,密度与立地之间也不存在交互效应,仅立地对木材化学成分(除纤维素含量外)表现出显著或极显著的差异。在差、好立地上木材综纤维素含量最高的分别为密度138株/667m2和124株/667m2的林分。两种立地上综纤维素含量最低的均为密度为166株/667m2的林分。③两种立地上木材化学成分中纤维素含量在树体干部最大;苯-醇抽出物含量为顶部最大。差立地上的各种密度的林分中密度152株/667m2的林分热水抽出物含量为顶部最小,其余密度冷、热水抽出物均为干部最小;1%NaOH抽出物含量为干部最小,木素含量为基部最小,纤维素含量为干部最大,综纤维素含量为基部最大。在好立地上,热水抽出物和1%NOH抽出物含量为干部最大,苯-醇抽出物为顶部最大,木素、纤维素含量为干部最大,综纤维素以干部最小。④两种立地上心、边材灰分、水抽出物、1%NaOH抽出物和木质素含量的变异规律为差立地>好立地;纤维素及综纤维素含量为好立地>差立地。好立地上木材1%NaOH抽提物、苯-醇抽提物、木素含量为心材大于边材,灰分、冷水抽提物、热水抽提物、纤维素含量、综纤维素含量为边材大于心材;差立地上木材纤维素、综纤维素含量为边材大于心材,其他化学成分均为心材大于边材。  相似文献   
103.
以巨桉工业人工林为对象,采用“空间换时间法”,研究一个轮伐期巨桉林枯落物和细根碳储量,结果表明,1~6年生巨桉林枯落物碳储量为0.641~6.648t·hm^-2,不同年龄巨桉林枯落物碳储量1年为2.263±1.022t·hm^-2,2年为3.414±1.873t·hm^-2,3年为2.270±1.262t·hm^-2,4年为2.305±1.664t·hm^-2,5年为3.011±1.630t·hm^-2,6年为4.139±2.509t·hm^-2,6年生巨桉林枯落物碳储量最大。枯落物凋落量在年龄序列中表现为“高一低一高”的趋势;1~6年生巨桉林细根碳储量为0.101~0.637t·hm^-2,不同年龄巨桉细根碳储量1年为0.318±0.109t·hm^-2,2年为0.308±0.139t·hm^-2,3年为0j255±0.154t·hm^-2,4年为0.263±0.076t·hm^-2,5年为0.390±0.128t·hm^-2,6年为0.438±0.199t·hm^-2,6年生巨桉林细根碳储量最大,3、4年生较小,这与细根生物量的年龄变化趋势相一致。  相似文献   
104.
非公有制林业是中国林业未来一段时间发展的重点,针对具体地域,进行高产、优质和高效经营模式的探索对非公有制林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和实践意义。在对四川省旺苍县非公有制林业发展现状进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从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等方面对该县现有不同经营模式进行了比较分析,并指出了制约旺苍县非公有制林业发展的因素。根据该县三个不同地区的地域特点,选择或提出新的适合这三个不同地区非公有制林业发展的经营模式,以期为本地区和其他具有相似地域特点地区的林业发展提供参考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5.
铝毒害与森林衰退研究评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综述了国内外森林衰退与铝毒害研究现状.国外诸多研究表明,森林衰退与铝毒害有着紧密联系,但国内大面积多树种人工林衰退是否与铝毒害有关,尚未引起学术界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06.
施肥措施对一品红抗寒生理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K、Ca、Si肥对一品红天鹅绒、威望2品种抗寒性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及可能的调控技术。采用三因素五水平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建立了施K、Ca、Si量与2品种抗寒性综合分之间的效应模型并对模型进行了优化分析。结果表明:3种肥料均能提高一品红抗寒性,但对威望品种影响大于天鹅绒品种,各指标对抗寒性影响大小为:电导率>丙二醛>可溶性蛋白质>可溶性糖>脯氨酸>SOD。高抗寒性栽培要点如下:天鹅绒品种:施KCl量231~369mg/L,施CaCl2量79~121mg/L,施Na2SiO3量42~58mg/L;威望品种:施KCl量229~330mg/L,施CaCl2量86~120mg/L,施Na2SiO3量33~48mg/L。  相似文献   
107.
土壤微生物是土壤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森林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森林生态恢复与重建的重要参与者.本文阐述了环境因子对林地土壤微生物影响的研究进展,包括植被、气候、土壤有机质、土壤肥力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及规律;概述了目前对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主要方法研究,提出了今后土壤微生物研究和应用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08.
本试验研究了一个林龄序列的巨桉林地枯落物储量、持水量、吸水率、土壤持水性能等与细根生物量关系,结果表明:(1)枯落物现存量在不同林龄林分中表现为5 a〉6 a〉2 a〉4 a〉1 a〉3 a。不同时期变化趋势为,7—10月凋落量(5.581 t·hm-2)〉1—4月凋落量(1.619 t·hm-2)〉10—1月的凋落量(0.152 t·hm-2);(2)枯落物持水量的变异性较大,同一个季节不同林龄林分的枯落物持水量差异显著,1~6 a平均持水量分别为:9.804 0、12.821 8、7.7508、5.949 8、17.004 2和14.459 6 t·hm-2。枯落物吸水率与浸泡时间呈现极显著的相关性(P〈0.01),其季节差异在浸泡的前4~6 h表现很明显,一般为秋〉冬〉夏〉春季;林龄差异表现表现为4年生巨桉林枯落物的吸水率最差,1年生的最好;(3)各林龄林分细根生物量在不同季节的基本趋势是:秋〉夏〉春〉冬季(P〈0.01)。林龄趋势为:6年生细根生物量最大(0.906 3 t·hm-2),3年生最小(0.537 7 t·hm-2)。巨桉幼龄林(1~2 a)细根生物量与枯落物持水量及其浸泡时间显著相关,随着林龄的增长,这种关系不明显。  相似文献   
109.
研究了弱度(15%)、中度(25%)、强度(35%)、极强度(50%)和CK (0%)5种间伐强度对德阳市旌阳区33年生柏木( Cupressus funebris)低效人工林灌草生长及其生物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间伐1 a后,不同间伐强度下的林下植物种类、密度和生物量均有所增加;林下灌木层和草本层物种的丰富度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和 Simpson优势度指数均随着间伐强度的增大而增大,其中,强度和极强度间伐增加最显著( P<0.05)。从短期的影响效果看,强度和极强度间伐有利于柏木低效人工林灌草多样性的提高。  相似文献   
110.
林木根系呼吸受多种环境和人为因素影响,对温度(包括大气、土壤温度)的响应呈正相关,温度通过影响根系活性从而促进或抑制根系呼吸二氧化碳释放量。土壤湿度对林木根系呼吸的影响效应与温度相似。适宜的温度能够促进根系呼吸的进行。不同的森林类型的根系组织中氮元素和还原性糖等化学成分含量不同,这从生理的角度解释了不同物种间根系呼吸的差异,包括施肥和采伐等在内的人为因素,通过改变土壤理化性质,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根系呼吸二氧化碳释放量的大小。森林生态系统内根系呼吸对全球变化的响应积极。在大气温度和二氧化碳浓度增加的趋势下,植物光合能力增强,更多的光合产物分配到地下,根系呼吸也出现相应的增强。就林木根系呼吸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其对全球变化的响应等方面做综合论述,以期为更深入探讨根系呼吸机理、调控因素及其对营林措施的响应等内容提供参考依据。参5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