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1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3篇
林业   81篇
农学   4篇
  21篇
综合类   54篇
农作物   2篇
畜牧兽医   5篇
园艺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5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林木研究中常采用的分子标记技术主要包括RFLP、RAPD、AFLP、SSR及ISSR等。本文综述了这些分子标记技术的原理、优缺点。归纳总结了分子标记在木兰科植物中的应用研究进展:(1)利用RAPD、RFLP、cpDNA基因系列测定(psbA-trnH、atpB-rbcL、matK、ndhF)等分子标记在分子水平上对一些群体、个体进行了亲缘关系和分类研究;(2)利用RAPD、SSR和ISSR标记对一些群体、个体进行了遗传结构和遗传多样性研究;(3)采用DAF和RAPD获得了厚朴的DNA指纹图谱。分子标记在木兰科植物的其它方面的应用还很少。今后,除了继续对上述方面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外,还应充分运用分子标记技术,开展木兰科植物的分子遗传图谱、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保育生物学等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72.
三倍体毛白杨+黑麦草复合模式根土养分动态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针对退耕还林地三倍体毛白杨幼林与黑麦草牧草复合模式,研究了模式根系养分含量与土壤养分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模式中植物对土壤速效N的吸收,草根在0.395~0.408g/kg,变化幅度平稳,树根在0.173~0.369g/kg,变化幅度较大;对有效P的吸收规律正好与N素相反,树根含量在2.486~3.486g/kg,变化较平缓,草根在4.572~6.092g/kg,变化幅度较大;树根K的含量变幅较大,草根在整个年周期中的变幅都较小,而土壤K素供应充分;三倍体毛白杨根系吸收Ca含量是随着林地含量的增加而增加,其变幅在4.651~9.764g/kg,而草根变幅达8.226~10.877g/kg,与林地Ca的含量成相反趋势,草根在生活周期中对Ca的吸收影响着交换性Ca的变化;树根和草根生长对Mg的需求分别在10.547~10.744g/kg和10.365~10.610g/kg之间,不仅在月动态上相似,且在需求量上也相近,故在平衡施肥中应注意Mg肥的可利用性及生物吸持性。  相似文献   
73.
以四川盆周山地退耕还林中杉木与黑麦草、三倍体毛白杨与黑麦草、杂交竹与牛鞭草三种不同林草模式为研究对象,对其生物量及其分配、营养元素循环进行研究为林草混交提供理论支撑.结果表明①林木与草生物量各组分所占比例地上部分>地下部分;树干>树枝、树叶.乔木层中,杉木现存量>毛白杨>杂交竹.各模式林木现存量分配规律均以树干材最大,杂交竹竿材>杉木>毛白杨;树皮现存量占乔木层的10%以上;毛白杨根系占23%,杉木占比例最小;树干与树冠之比,杂交竹最大.毛白杨树冠较大,树干与树冠之比较小;枝与叶现存量之比仍以杂交竹最大,杉木最小;光合系统与非光合系统比值杂交竹最大,充分说明这一模式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4.
林草复合经营模式在目前的退耕还林工程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研究林草复合模式的林与草之间的营养元素关系,对矿质养分相互关系的研究为合理搭配林草提供重要依据,以期为退耕还林各模式建立理论基础和科学依据。研究结果显示,3种退耕还林林草模式林、草、土壤养分间存在一定的显著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75.
在天全县的退耕还林地中,对三倍体毛白杨+黑麦草模式细根和草根的分解及其N、P、K、Ca、Mg养分释放动态进行研究。细根Ф0~1mm、Ф1~2mm、Ф0~2mm及草根的第1年干质量损失率分别为73.97%、69.80%、73.44%和79.53%,应用对数方程模拟细根和草根的分解过程,拟合程度较好(R^2〉0.9,P〈0.01),分解50%所需的时间分别为210、252、243和185d。细根分解过程中,P、K、Mg的含量下降,N、Ca的含量增加。草根分解过程中,养分元素的含量都呈现出不规则的波动变化,整体上没有明显的规律性。在细根分解过程中,P、K、Mg的养分释放率与其干质量损失率的变化趋势相似,分解前期增加较快,随后上升趋于平缓,而N、Ca的养分释放率增加整体比较平缓,元素分解速率均以P最快,其次是K、Mg,而N、Ca最慢;而草根分解过程中N、P、K、Ca、Mg的养分释放率初期增加都比较快,随后趋于平缓,并且元素分解速率呈现不规则变化,其中Ca分解率最慢,其他元素的分解率相近。由于细根和草根在垂直分布上的差异,整个生态系统中,土壤上下层地下凋落物的主要种类也有所不同,因而有利于三倍体毛白杨+黑麦草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6.
森林资源类本科专业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改革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了林学园艺学院近年来在教学方法改革和先进教学手段应用方面所做的一些尝试。根据实践效果 ,从理论上探讨了开展课堂讨论、普及应用多媒体等先进技术进行课堂教学对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作用。针对多媒体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提出了改进的建议  相似文献   
77.
山东省莱芜市莱城区羊里镇西土屋出了件稀奇事:布谷鸟飞到村民家里的房梁上做巢孵化小鸟了;喜鹊的鸟巢离地面一米多高,一伸手就可摸到。  相似文献   
78.
山东省莱芜市钢城区黄庄镇北通香峪村的桃树多为老品种,产量低,效益差。近年来,村民们采取高接换头的方法,把旧品种换成品质好,适宜加工的优良品种。  相似文献   
79.
马尾松天然林采伐年龄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对四川蒲江县马尾松天然林采伐年龄进行了研究。试验选定Richard生长模型为马尾松天然林的基本模型,建立了胸径、树高、材积与年龄的生长模型,编制出马尾松生长过程表与林分出材率表,用现行木材价格计算木材收入,采用指率法进行经济分析确定出经济成熟龄。经与实行多年的马尾松天然林采伐年龄相比,其采伐年龄推迟10年左右。  相似文献   
80.
肥料配施对一品红低温胁迫下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了K、Ca、Si肥对一品红天鹅绒、威望品种抗寒性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及可能的调控技术。[方法]采用三因素五水平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建立了施K、Ca、Si量与两品种抗寒性综合分之间的效应模型,并对模型进行了优化分析。[结果]3种肥料均能提高一品红抗寒性,但对威望品种的影响大于天鹅绒品种,各指标对抗寒性影响大小为:电导率>丙二醛>可溶性蛋白质>可溶性糖>脯氨酸>外观形态>SOD。[结论]高抗寒性栽培要点如下:天鹅绒品种施KCl量231~369 mg/L,施CaCl2量79~121 mg/L,施Na2SiO3量42~58 mg/L;威望品种施KCl量229~330 mg/L,施CaCl2量86~120 mg/L,施Na2SiO3量33~48 mg/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