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4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5篇
林业   1篇
农学   5篇
  134篇
综合类   44篇
农作物   2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01.
镁氯硼元素互作及后效对烤烟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通过连续2年的盆栽试验,研究了镁(Mg)、氯(Cl)和硼(B)单施、互作及施肥后效对烤烟(云烟87)农艺性状和经济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单施B显著增加烤烟的产值,且效果能维持到第2年;单施Mg也有积极的效果;单施Cl对烤烟经济产值无显著影响,是否施Cl要依据土壤中C1含量和元素互作等因素而定.Mg与C1按1∶1.51配施对烤烟生长有促进作用,特别在施肥当季作用明显,显著增大中部叶片的长×宽,提高了烤烟产值;Mg与B按1∶0.08配施后效促进了烤烟生长,显著提高了烤烟产值.相比之下,Cl与B按1∶0.05配合施用在施肥当季对烤烟生长有抑制作用,但后效显著增大了上部叶片长×宽,有所提高产值,对烤烟生长表现出一定的促进作用.Mg、Cl与B为按1∶1.51∶0.08结合施用在施肥当季较C1与B配施及CK表现出一定的促进作用.总之,合理的烤烟施肥措施应考虑营养元素的类型、配施比例、互作及后效.  相似文献   
102.
不同配比的木醋肥对香樟林土壤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胡妍玢  陈杰  杨学军  李辉信 《土壤》2013,45(3):437-443
将不同配比的木醋肥施用于香樟林地中,通过测定施肥后林地土壤微生物数量、酶活性、土壤部分化学性质以及植物黄化相关指标的变化情况,旨在选择效果明显的配比应用于城市绿地绿化植物的养护中.试验结果表明,6种试验配方均能不同程度地改善香樟林土壤性状,主要表现在:微生物数量增加、酶活性提高、化学性质得到改良,同时香樟黄化也得到有效控制.低浓度木醋液中加入低量有机肥,对土壤微生物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并且化学性质和黄化改良效果不如其他处理明显;从生产应用、使用价值等综合效果来看,中低浓度木醋液中加入木炭粉(木醋液∶木炭粉比例为1∶5(V∶M))和中高量有机肥的处理改良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03.
蚯蚓对锌污染土壤养分状况及锌形态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丹丹  巫丽俊  戴莹  钟树明  孙华  张维清  李洁  李辉信  胡锋 《土壤》2013,45(6):1048-1054
以长江冲积物形成的高沙土为供试土壤,分别加入4个浓度的Zn (100、200、300、400 mg/kg)以模拟Zn污染土壤,设置了接种蚯蚓(Pheretima sp.)处理与不接种蚯蚓的对照处理,以研究蚯蚓活动对Zn污染土壤的养分状况及土壤Zn形态的影响。培养试验结果表明,供试蚯蚓能存活于设定浓度的Zn污染土壤中,对Zn的富集系数为:0.21 ~ 0.29,但蚯蚓生长率随污染浓度升高而下降,表明重金属污染仍对蚯蚓生长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蚯蚓活动降低了土壤pH,而显著提高了土壤DTPA-Zn含量,使土壤Zn形态从残渣态、有机态向铁锰氧化态和交换态转变,提高了重金属植物有效性。另外,蚯蚓活动增加了各处理土壤的速效氮、磷以及NO3--N含量,而对土壤速效钾和NH4+-N含量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04.
为了探究有机改良剂配施磷石膏对盐碱土中盐分和有机碳的影响,通过室内培养试验,共设计WO(有机硅功能肥)、YP(土壤调理剂)、OF(有机肥)、PG(磷石膏)、WO+PG(有机硅功能肥+磷石膏)、YP+PG(土壤调理剂+磷石膏)、OF+PG(有机肥+磷石膏)和CK(空白对照)8个处理。结果表明,改良剂的施用提高了土壤的水溶性总盐含量和阳离子交换量(CEC);有机改良剂和磷石膏对于盐碱土的改良效果不一样,有机改良剂的施用主要提高了土壤的CEC和可溶性有机碳(DOC)含量,而磷石膏的施用主要提高了土壤的水溶性Ca2+、Mg2+、K+含量,并降低了土壤的pH值、钠吸附比(SAR)。有机改良剂配施磷石膏对盐碱土的改良效果优于单施有机改良剂,与单施有机改良剂相比,有机改良剂配施磷石膏显著提高了土壤水溶性Ca2+、Mg2+、K+含量,显著降低了土壤的SAR、交换性Na+含量和碱化度(ESP);在本试验中,有机硅功能肥配施磷石膏的处理对于盐碱土壤的改良...  相似文献   
105.
为探讨餐余蚓粪部分替代化肥对设施白菜和西兰花生理特性、产量及品质的影响,采用田间大棚试验,以单施化肥(CF)和不施肥(CK)为对照,研究在等量养分条件下,餐余蚓粪(FVF)、猪粪蚓粪(PVF)、鸡粪有机肥(CMF)3种有机肥替代40%化肥(简称有机替代)对西兰花和白菜光合特性、抗氧化性、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单施化肥(CF)相比,餐余蚓粪部分替代化肥能不同程度地提高白菜和西兰花的生长、光合作用、抗氧化酶活性与品质,且对产量影响较大。与CF相比,FVF处理白菜和西兰花叶片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分别增加了15.56%、11.80%和25.52%、18.74%,白菜产量增加了22.45%,可溶性蛋白和维生素含量分别增加了220.26%和24.55%。研究表明,餐余蚓粪替代40%化肥可显著改善白菜和西兰花的生理特性、产量及品质,其效果优于猪粪蚓粪和鸡粪有机肥。  相似文献   
106.
白腐真菌是生物界中一类引起木质白色腐烂的丝状真菌的总称。其菌丝能够进入树木或木材的木质细胞腔内获取营养,同时释放出酶类物质。重点介绍了:1)白腐真菌与细菌相比在降解环境污染物方面的优势:广谱性、低营养及高适应性;2)白腐真菌降解环境污染物的酶解方式;3)白腐真菌在大气、污水和土壤污染物治理中的广泛应用;4)白腐真菌在食品工业和食品检测等相关生物技术方面的使用情况;5)白腐真菌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07.
土壤团聚结构上水溶性有机物的性质及其对有机肥的响应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有机肥和无机肥施用后水溶性有机物(DOM)的性质及与团聚体保护的关系,揭示有机碳稳定性机制。【方法】以不同有机肥施用制度(有机肥种类、数量和施用时间)的稻田长期定位试验土壤为研究对象,通过湿筛分组获得不同团聚结构位置的水溶性有机物,测定DOM中的碳水化合物(CHC)和酚类物质(PEC)浓度。【结果】与游离组分及原土微团聚体相比,大团聚体包裹的微团聚体之间的CHC和PEC浓度更高,平均值分别为163.8和38.6 mg C•kg-1,并具有高CHC/PEC比(4.27)。与单纯施用化肥相比,施用有机肥显著提高了CHC和PEC在各团聚结构位置上的浓度,增幅分别达10.3%和6.3%,且大团聚体内微团聚体之间的位置对有机肥的响应更灵敏。基于团聚体对有机碳的保护程度,有机肥作用下大团聚体保护的CHC和PEC含量和比例均最高,而降低了原土微团聚体保护的CHC和PEC的含量和比例。【结论】不同团聚结构位置上DOM空间分布差异明显,既说明大团聚体是土壤活性有机碳增加和物理保护的最重要结构,又暗示DOM可能对大团聚体及其内部微团聚体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CHC和PEC的浓度及二者比例均在有机肥作用下显著提高。结合团聚体分组进行DOM的评价有助于了解有机碳稳定机制及农业措施对土壤有机碳稳定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8.
利用组织培养技术,研究了不同质量浓度镉(Cd)(0、1、3、5mg/L)对2个葡萄砧木品种(5BB和99R)的生长特性及Cd积累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Cd质量浓度的增加,2个葡萄砧木品种的生物量、株高、根系长度和表面积均呈现下降的趋势,且99R的下降幅度明显高于5BB。随着Cd质量浓度的增加,2个葡萄砧木品种Cd含量明显增加,在试验设置的Cd质量浓度条件下,5BB地上部和根系Cd含量均低于99R。2个葡萄砧木品种对Cd胁迫的反应虽然总体趋势一致,但5BB的生物量、株高和根系形态指标的下降幅度明显低于99R,表明5BB比99R具有较强的耐Cd特性。  相似文献   
109.
为研究恶臭假单胞菌(Pseudomonas putida)TK3对双孢蘑菇(Agaricus bisporus)的促生作用,用红色荧光蛋白rfp基因标记菌株TK3,获得的转化子TK3(rfp)在紫外光照射下发出红色荧光,且转入的rfp基因未对TK3细胞产生毒性。将TK3(rfp)与双孢蘑菇菌丝进行共培养,发现TK3(rfp)可促进双孢蘑菇菌丝的生长并促进菌丝扭结成团。在覆土层中喷施TK3(rfp)菌液,20d后覆土层中细菌总数和TK3(rfp)数量随着TK3(rfp)喷施量的增加而增加,说明TK3(rfp)能在覆土层中定殖,当喷施浓度为每克覆土107cfu时,与对照相比,双孢蘑菇子实体产量增加24.9%。  相似文献   
110.
采用温室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含量菲处理对丹参根生物量、脂溶性有效成分(丹参酮ⅡA、隐丹参酮、丹参酮Ⅰ)的影响及菲在丹参根内的累积。结果表明:丹参收获后,土壤中的菲残留量为0.09~0.26mg·kg-1,丹参根内菲含量为0.45~0.57mg·kg-1;添加菲处理的丹参根生物量比对照略有增加,其有效成分丹参酮ⅡA的含量高于对照,但未达显著水平,隐丹参酮、丹参酮Ⅰ的含量显著高于对照(P<0.05),3种丹参酮含量随土壤菲初始含量的增加而增加。菲含量在31.1和234.8mg·kg-1时,对丹参根的生长有一定的刺激作用,促进了丹参酮在丹参根内的累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