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0篇
农学   3篇
  3篇
综合类   24篇
农作物   6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6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辐射诱变育成早杂恢复系温恢49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用60 Coγ射线处理测 49干种子 ,经M8代筛选而成早杂籼型恢复系 -温恢 49辐。该恢复系株型好 ,穗蘖较强 ,恢复力、配合力、抗瘟性好 ,米质较优 ,花药大 ,花粉量足 ,制种较容易 ,与不育系早红突A配组育成早优 49辐 ,并于 1 998年 5月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2.
丰优香占是江苏里下河地区农科所以优质不育系粤丰A为母本,优质恢复系R6547为父本配制而成的优质杂交籼稻组合。丰优香占于2003年通过国家品种审定,同年在我市引进试种,2004年、2005年加大示范和推广力度,该品种产量与当地主栽品种相仿,但米质优,食味佳,在温州市各县(市、区)作  相似文献   
13.
野败籼型优质抗稻瘟病水稻不育系珍品A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珍品A是用浙农986(浙农8010/中选16)与珍汕97A测交并逐代回交转育而成的野败籼型早熟水稻不育系。该不育系农艺性状稳定,株型较好,不育株率达100%,花粉败育率达99.97%,柱头外露率87.1%,其中双外露率56.5%,米质优,高抗稻瘟病,配合力较好。于2004年9月通过浙江省成果鉴定。  相似文献   
14.
温229系浙江省温州市农科院采用复式杂交选育成的早籼中熟新品种。2006年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2008年通过国家稻品种审定。该该品种熟期适中,株型紧凑适中,株高中等,分蘖中等偏强,穗型较大,千粒重较高,后期转色好,产量水平较高,中抗稻瘟病,稻米加工品质较好。适宜在江西、湖南、安徽、浙江等双季稻区作早稻种植。  相似文献   
15.
利用温州地处亚秋季优越的温光条件,采用塑料大棚秋繁杂交早稻,可明显提高棚内稻田小气候的气温,地温和湿度,能有效发探温室效应,延长晚稻的安全齐穗期,确保秋繁材料的正常开花,灌浆,结实,基本上达到异地秋(南)繁育种加代的目的,为早杂优育种加代找到一条经济有效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6.
野败籼型三系不育系珍农256A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珍农256A是温州市农科院作物所选育的野败籼型迟熟早籼不育系。该不育系开花习性好,花粉败育彻底,不育株率100%,开花早而集中,开花角度可达35度,柱头外露率为88.10%,其中双外露率为46.60%,其恢复性好,配合力强,适宜为配制中、晚籼组合。2006年9月通过浙江省科技厅成果鉴定。  相似文献   
17.
施氮量与栽植密度对早籼稻温718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早籼稻温718进行施氮量和栽插密度试验,结果表明,施氮量与栽植密度对温718的产量有显著影响,在中低施氮水平及合理密植条件下可获得高产。  相似文献   
18.
介绍常规早籼稻温926在生产上的种植产量和综合表现,提出机械均播,培育壮秧;精细耕整,适时机插;本田初期促分蘖早发,控制无效分蘖;本田中后期增加实粒数和提高千粒重;病虫害综合防治保丰收;机割机干的农机农艺融合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9.
富锌水稻--改善人类锌营养的新途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简要介绍了锌与人类健康的关系,回顾了富锌水稻研究的背景,评述了培育富锌水稻改善人类锌营养的潜力,对目前在富锌水稻研究中所取得的初步进展作了简单总结,并指出今后研究方向的重点.  相似文献   
20.
通过将3个早稻杂交组合花培愈伤组织转入不同浓度琼脂的分化培养基内,实验结果表明,3个组合均在琼脂浓度为0.6%、0.8%、1.0%的分化培养基内绿苗分化率逐渐提高,其中有两个组合的绿苗率在琼脂浓度为1.2%的分化培养基内绿苗分化率降低,而另一个组合的绿苗率继续在提高,表明提高琼脂浓度可以提高水稻花培的绿苗分化率,且不同基因型的水稻对琼脂浓度的要求各不相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