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31篇
  免费   50篇
  国内免费   51篇
林业   81篇
农学   52篇
基础科学   94篇
  77篇
综合类   473篇
农作物   79篇
水产渔业   20篇
畜牧兽医   252篇
园艺   61篇
植物保护   43篇
  2024年   24篇
  2023年   78篇
  2022年   56篇
  2021年   52篇
  2020年   70篇
  2019年   117篇
  2018年   108篇
  2017年   39篇
  2016年   51篇
  2015年   54篇
  2014年   51篇
  2013年   74篇
  2012年   68篇
  2011年   52篇
  2010年   68篇
  2009年   51篇
  2008年   56篇
  2007年   36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38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4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 毫秒
71.
【目的】对比分析覆膜与无膜滴灌棉田土壤水分在时间维度上以及空间维度上的运移规律,为棉花精准灌溉、无膜棉栽培技术提供理论依据与技术支撑。【方法】以膜下滴灌和无膜滴灌作为试验处理,采用5TE土壤水分温度传感器实时采集棉花全生育期土壤水分数据,采用Voxler和Surfer等软件对土壤水分网格数据进行时空插值、3D可视化以及切片。【结果】膜下滴灌土壤水分含量整体高于无膜滴灌处理;垂直方向上,膜下滴灌各不同深度土层间的运移加快,土壤水分含量随着深度增加而增加,在底层土壤(80~100 cm)水分含量最多,而无膜滴灌各土层间的土壤水分交流不活跃,水分主要集中表层土壤(0~20 cm);水平方向上,2种处理的近根系和远根系土层的土壤水分含量无显著差异;时间维度上,随着棉花生育进程的推进,膜下滴灌处理的土壤水分含量总体呈现上升的趋势,土壤水分消退速率在滴灌前(6月20日)为3×10-4 m3/(m3·d),6月20日至8月11日(滴灌后)维持在30×10-4 m3/(m3·d),8月11日至8月26日增至30×10-4 m3/(m3·d),8月26日(最后1次滴灌)后降低至30×10-4 m3/(m3·d),而无膜滴灌处理的土壤水分变化较为平稳,滴灌前水分消退速率在0.7×10-4 m3/(m3·d),滴灌后为10×10-4 m3/(m3·d)。【结论】覆膜处理能使土壤水分从表层向下运移,底层(80~100 cm)水分最多;而水平方向上,2种处理的近根系和远根系土壤水分无明显差异;时间维度上,覆膜处理提高了滴灌棉田的土壤水分的变化波动,使其水分消退速率增加,无膜处理的水分消退速率却保持稳定。  相似文献   
72.
植物具有可以抵抗病原菌的复杂防御系统.病原菌侵袭植物时,其相关分子模式和效应因子触发的植物免疫诱导相关致病基因表达,进而改变不同类型的激酶如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s)调控植物激素或转录因子进一步影响下游事件,例如超敏反应、活性氧的生成、细胞壁修复、气孔关闭或几丁质酶、蛋白酶抑制剂、防御素和植物抗毒素等抗微生物蛋白质的分泌.本文总结了上述植物防御系统的主要途径、防御反应和未来抗性育种的研究方向,为植物抗性育种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73.
对牦牛繁殖性能影响因素的分析,有助于喂养者适时调整对牦牛的管理,从而在对其进行饲养时保持科学性。我国不少学者也对牦牛繁殖性能的影响因素做出探究,从而为提高牦牛繁殖性能提供了有效的借鉴。为此本文对关于影响补给和母体泌乳,日常饲养等各方面对牦牛性能影响,以及提升牦牛繁殖性能的相关文献进行总结,以更好的探究科学性牦牛饲养管理方法。  相似文献   
74.
正溶菌酶(Lysozyme)又称胞壁质酶或N-乙酰胞质聚糖水解酶,是动物体内一种非特异性免疫因子,具有抗菌消炎、抗病毒、增强免疫力、促进双歧杆菌等有益菌增殖的作用。本文介绍了溶菌酶的特性、分类,重点综述了溶菌酶作为饲料添加剂在猪、鸡、鸭以及反刍动物等饲料中的应用。1溶菌酶的特性溶菌酶,又称胞壁质酶或N-乙酰胞壁质聚糖水解酶,能水解肽聚糖中的N-乙酰葡萄糖和N-乙酰胞壁酸之间的β-1,4糖苷键,以此破坏细菌的细胞壁,具有较强的抑菌抗菌活性。溶菌酶是一种白色、微白色结晶型或无定型粉末,无臭、味甜且易溶于  相似文献   
75.
根据定性评价法将合作社与社员间的利益联结紧密程度总结为3种依次递进的类型。利用陕西关中地区果蔬类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调研数据,构建有序Probit模型,从合作社基本特性、合作社产品生产特性、合作社产品的市场化特性等3个方面分析了影响合作社与社员利益联结紧密程度的因素。结果表明:合作社示范级别、前八大股东持股量和理事会成员持股量、产品加工情况与认证情况、产品直销比例等因素显著;最后提出组建联合社、开发有效的盈利模式以及增强社员的产业化意识的培育等建议,冀求提升合作社与社员的利益联结紧密程度。  相似文献   
76.
盘锦稻区主栽品种品质分析及改良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5个盘锦稻区主栽品种为试材,选用日本优质粳稻品种作为对照,测定其主要稻米品质指标,揭示盘锦稻区主栽品种品质现状,并通过对比日本优质粳稻及部颁优质米标准,探讨本地区优质米改良方向。结果表明:与日本品种相比,盘锦稻区主栽品种加工品质优于日本品种;垩白性状劣于日本品种;营养食味品质不如日本品种;对应于优质米标准,盘锦稻区品质改良应主要集中于垩白性状及营养食味品质性状。  相似文献   
77.
高原传统农区土地利用功能演变及其生态环境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究高原传统农区不同梯度上土地利用功能演变及其对生态环境影响特征的差异性,选取云南省昌宁县作为研究区,基于2000年、2010年、2020年3期土地利用数据,采用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区域生态环境质量指数等方法对研究区土地利用功能演变特征及其生态环境效应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高原农区垂直梯度上土地利用功能格局多样,近20 a来研究区土地利用功能结构变化表现为生活用地、生态用地分别增加2 784.18,2 561.29 hm2,而生产用地减少5 345.47 hm2,生态用地主要集中在中、高起伏地貌区,生产、生活用地主要集中在低起伏地貌区。(2)高原农区生态环境效应空间差异明显,研究区土地利用功能演变对生态环境质量的影响总体平稳,生态环境质量指数总体维持在0.598 2的良好水平,尤其在北部和中部的中、高起伏地貌区,坡耕地、低效园地等农业生产用地转入以林地为主的生态用地,促进区域生态环境稳定向好发展; 而由于人口集聚、土地承载和利用过度,在中南部的低起伏地貌区,农业结构调整以及城镇化占用耕地、林地和草地等现象多发,致使局部生态环境质量呈退化趋势。总体而言,伴随人口压力的转移和利用程度的减弱,高原农区土地利用整体格局趋于优化,土地利用功能可持续性增强,区内生态环境质量向好发展。  相似文献   
78.
利用食用菌废料培养康宁木霉的配方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固态发酵康宁木霉配方的试验研究,确定以食用菌废料为主要原料培养康宁木霉的最佳配方。[方法]通过配方中加入食用菌废料后对康宁木霉的长势、有效活菌数及纤维素酶活性等指标进行测定,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以食用菌废料为主要原料培养康宁木霉的最佳配方为食用菌废料50%,麸皮30%,玉米面10%,豆粕1.5%,稻壳及其他8.5%。[结论]该研究为杏鲍菇食用菌废料作为替代原料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9.
将电磁微波共轭杀青工艺应用于乌龙茶杀青,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探讨电磁杀青滚筒温度、转速以及微波磁控管开启个数、微波杀青带速等因素对乌龙茶杀青叶理化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电磁微波共轭杀青较佳工艺参数为:高温滚筒杀青温度310℃,滚筒转速为10 r·min-1,低温滚筒温度150℃,配套微波杀青,微波电磁管开启6个,输送带带速为0.14 m·s-1,且共轭杀青最佳含水率为35%左右。  相似文献   
80.
选取450尾欧洲舌齿鲈()幼鱼,体长(13.50±0.52)cm,体重(46.04±0.61)g,监测其在5种光周期(0L:24D、8L:16D、12L:12D、16L:8D、24L:0D,L表示光照时间,D表示黑暗时间)下的生长、摄食及肌肉营养成分等相关指标。实验周期为60 d。结果表明,8L:16D处理组的欧洲舌齿鲈的日增重系数显著高于其他各组(<0.05);0L:24D和8L:16D处理组粗脂肪含量分别较16L:8D处理组分别提高了19.70%和21.67%(<0.05)。5种光周期下的欧洲舌齿鲈幼鱼肌肉中均检测到17种氨基酸,其中8L:16D和12L:12D处理组的肌肉中氨基酸总含量较0L:24D组分别提高11.60%和9.16%(>0.05);肌肉中二十碳五烯酸(EPA)与二十二碳六烯酸(DHA)总含量在8L:16D处理组中最高,为14.21%,在0L:24D处理组中最低,为12.30%。不同光照周期对欧洲舌齿鲈幼鱼生长、摄食和肌肉营养品质均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综上所述,8L:16D和12L:12D光照环境更适宜欧洲舌齿鲈的生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