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2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34篇
林业   27篇
农学   4篇
基础科学   3篇
  15篇
综合类   129篇
农作物   13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71篇
园艺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261.
从麦洼牦牛肾脏组织提取总RNA,以已公布牛 Hoxa10编码区序列设计引物,RT PCR法克隆麦洼牦牛 Hoxa10基因;构建原核表达载体pET 32a(+) Hoxa10,并在大肠杆菌表达系统中表达,SDS PAGE检测融合蛋白;采用RT PCR检测该基因在麦洼牦牛各组织中的表达分布。结果表明:从麦洼牦牛肾脏中克隆 Hoxa10基因的CDs区,大小为285 bp,编码94个氨基酸残基,与牛、猪和绵羊的 Hoxa10同源性高;经IPTG诱导,pET 32a(+) Hoxa10在BL21中可表达1个大小约为28 ku的特异蛋白;在牦牛各组织中,肾脏和肺脏中表达较高,但在心脏表达量极低或不表达。  相似文献   
262.
旨在探究牦牛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4(Bos grunniens 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binding protein 4, BgIGFBP4)在牦牛肝细胞增殖及小鼠生长中的作用。本研究构建了pET-28a-BgIGFBP4原核表达载体,对其进行表达、鉴定,用终浓度为0.002、0.02、0.2、2、20 μg·mL-1的BgIGFBP4蛋白处理肝细胞,采用CCK8法、细胞集落形成试验检测BgIGFBP4蛋白对肝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再根据试验结果选取浓度蛋白处理肝细胞,检测24、48、72 h时肝细胞活性、肝细胞上清生长类激素和肝细胞PI3K-Akt信号通路的变化。选取30日龄((18±1)g)健康雄性KM小鼠,试验组每2 d灌喂100 μL 50 μg·mL-1 BgIGFBP4蛋白,对照组用等量0.9%的生理盐水进行灌喂,每组40只,共80只。试验前进行饥饿处理12 h,试验周期为28 d,在试验28 d时检测各项生长性能指标、血清生长类激素水平和肝PI3K-Akt信号通路的变化。结果显示,获得大小约28.86 ku的BgIGFBP4蛋白,并纯化鉴定得到该目的蛋白。2 μg·mL-1 BgIGFBP4蛋白可促进牦牛肝细胞增殖及集落形成。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2 μg·mL-1BgIGFBP4蛋白处理)肝细胞上清GH、VEGF含量显著升高(P<0.05),肝细胞中PI3K-Akt信号通路细胞增殖相关基因ERBB2、IRS1、PIK3R1、AKT1、RAF1、MAPK3转录水平显著升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100 μL 50 μg·mL-1 BgIGFBP4蛋白处理)小鼠平均日增重显著增加、料重比显著降低,肝、脾、肺、肾、小肠器官指数显著增加(P<0.05)。试验组小鼠血清GH、ISN、VEGF含量显著升高(P<0.05),小鼠肝中PI3K-Akt信号通路相关基因ERBB2、IRS1、PIK3R1、AKT1、RAF1、MAPK3的转录水平显著升高(P<0.05)。综上表明,BgIGFBP4可通过调控PI3K-Akt信号通路促进牦牛肝细胞增殖、并能促进小鼠生长。这为深入研究IGFBP4在牦牛肝生长发育过程中的作用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263.
福建柏为柏科福建柏属唯一树种,是我国二级保护植物以及南方重要的珍贵用材树种。本文基于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和中国知网数据库,系统梳理了1976—2020年福建柏研究的相关文献,分析研究文献的数量年动态、研究热点、来源、机构、基金、作者及其文章影响力、涉及学科。结果表明:近40年国内外学者们对于福建柏的关注度逐渐提高,发文量总体呈上升趋势。国内福建柏研究的文献量可分3个阶段:第Ⅰ阶段(1976—1996年)萌芽期;第Ⅱ阶段(1997—2017年)较快发展期;第Ⅲ阶段(2018—2020年)平稳发展期。Web of Science中涉及了很多全球性灾害性气候,其研究趋势更强调对福建柏的保护;CNKI中对福建柏混交林的生态效益研究热情最大,对福建柏种源的研究位居前列。福建柏的保护与生态效益的进一步挖掘在未来很有可能成为研究的热点问题。  相似文献   
264.
旨在获得牦牛IMPDH基因序列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同时分析其在卵巢组织中的时序表达谱,为进一步研究卵巢生长发育及排卵机制奠定基础。通过RT-PCR技术克隆牦牛的IMPDH基因,并运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不同物种序列进化关系,利用荧光定量qRT-PCR技术检测IMPDH基因在不同发育时期牦牛卵巢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显示,克隆得到牦牛1 623bp的IMPDH基因cDNA序列,内含1 545bp开放阅读框序列,编码514个氨基酸残基。与野牦牛的相应序列具有很高的同源性(99.4%),表明IMPDH基因在进化过程中相对保守。实时定量RT-PCR检测结果显示IMPDH基因的表达随年龄的增加而呈现上升趋势。荧光定量qRT-PCR检测结果显示IMPDH基因在卵巢卵泡期表达最强,显著高于红体形成期。结果表明IMPDH参与牦牛卵巢组织的生长发育,并在卵巢活动中有明显的表达规律,表明IMPDH基因在牦牛繁殖周期具有重要作用,为进一步研究牦牛IMPDH基因功能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