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3篇
农学   8篇
  1篇
综合类   80篇
畜牧兽医   4篇
园艺   3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半干旱区‘冀谷31’微集水种植增产机理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夏谷区主栽品种冀谷31为材料,通过测定微集水种植和露地栽培(对照)的农艺性状、经济性状、干物重、光合速率、叶面积系数、土壤水分含量、土壤温度和叶绿素含量,探讨武安市半干旱区微集水种植的增产机理,为该技术在半干旱夏谷区的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微集水种植较对照增产16.28%,土壤水分含量在10~20 cm深度提高10%以上,膜内土壤温度最高升高2.4℃,净光合速率提高15.44%,叶面积指数提高11.5%,SPAD值提高10.07%。因此,微集水种植具有显著增产的作用,其生理机制在于:微集水种植起到了保墒升温作用,促进了植株的生长发育;提高了净光合速率和叶面积指数,促进了根茎叶穗的干物质积累;在此基础上单穗重、穗粒重、出谷率、亩穗数经济性状得到提高;后期提高了功能叶片的叶绿素含量,防止了早衰,减少了秕谷。因此将微集水种植作为半干旱地区谷子生产的主要方式之一具有科学依据,应积极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72.
新时期农业科研单位示范基地建设实践与思考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农业科研单位的示范基地一般是以承担的转化类项目为依托,存在着经费不连续、显示度低、示范带动作用不够强等问题。文章以武安谷子示范基地建设为例,从项目整合、与政府和企业配合、加大培训力度、调整科研方向等方面介绍了建设示范基地的措施,并总结和分析了该示范基地的建设经验,提出了今后示范基地建设的思路与建议。  相似文献   
73.
病虫鸟害是严重危害谷子生产的自然灾害。通过国家谷子糜子产业信息平台和实地调查,获得2010—2015年中国谷子主产区谷子的病虫鸟害数据,系统地分析了谷子病虫鸟害发生特点、规律及地域分布。结果表明,谷子白发病和谷瘟病在全国范围内依然危害较重,黏虫、粟叶甲和玉米螟是谷子最常见且较严重的虫害,鸟害以麻雀最常见。最后,对谷子常见病虫害防治方法进行了简单介绍,并基于谷子生产健康发展提出了谷子病虫鸟害防治思路。  相似文献   
74.
分析了 5 0多年来河北省谷子种植面积、单产、总产的变化和标准化生产优势 ,认为谷子生产发展的出路在于实施标准化栽培 ,逐步形成区域优势产业  相似文献   
75.
藜麦属于藜科藜属植物,是一种粮食与饲料饲草兼用型农作物.原产于南美洲安第斯山脉的哥伦比亚、厄瓜多尔、秘鲁等中高海拔山区,有耐寒、耐旱、耐盐性,藜麦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多酚、类黄酮类、植物甾醇类等物质,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及保健作用,为其作为饲料饲草提供了巨大的潜力.该文根据对藜麦的深入研究和饲料饲草的应用与发展进行潜力分析.  相似文献   
76.
77.
中国谷子生产的要素变化与机械化水平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明确中国谷子生产发展的要素变化以及生产机械化水平的现状,促进中国谷子生产效益提升,从跟踪国家谷子糜子产业技术体系信息点和调查中国谷子生产情况2个方面,统计信息平台和谷子生产的数据,采用Excel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分析中国谷子生产的要素变化和机械化水平。结果显示物质投入呈现缓慢增加的趋势,人工投入降低,且降幅较大,谷子生产总投入逐渐降低;机械类型多样且机械化水平逐渐提高。最后提出谷子生产向有机、功能农业和轻简高效生产技术集成模式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78.
2013年谷子糜子产业发展趋势与政策建议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根据国家谷子糜子产业技术体系信息员上报数据,2012年谷子生产面积略有减少,糜子生产面积持平。谷子糜子受病虫害和自然灾害危害减弱,对平均单产影响较小,但总产略有下降。谷子生产成本中人工成本走高,谷子糜子市场价格创近年来新高。根据上报数据和走访调研分析了2013年谷子糜子发展趋势,并提出加大推进农机农艺配套、统筹杂粮优势区域布局规划、加强优势产区政策支持力度、支持特色产业发展模式、在农牧地区大力发展谷子生产以及强化产业环境建设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9.
不同类型地膜的谷地杂草防除效果和土壤水温效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地膜具有集雨、增温和防治杂草的效果,利用地膜覆盖可大幅度提高旱地农田的产出。为了给谷子生产上合理选择地膜类型提供技术指导,选取7种不同厚度、颜色、降解特点的地膜(厚型普通白膜、普通白膜、普通黑膜、降解白膜A类、降解白膜B类、降解白膜c类和降解黑膜)进行谷子覆膜栽培,研究了不同类型地膜对谷子产量、杂草防除效果和0~5 cm土壤水温效应的影响,并目测了地膜的降解情况。结果表明:地膜类型对谷子产量和膜下杂草干重均有极显著的影响,产量顺序为普通白膜厚型普通白膜降解白膜B类普通黑膜降解白膜C类降解白膜A类降解黑膜,其中,普通白膜处理与其他处理差异达到了极显著水平;膜下杂草干重顺序为普通黑膜厚型普通白膜降解黑膜普通白膜降解白膜C类降解白膜A类降解白膜B类,其中,普通黑膜处理仅与厚型普通白膜处理差异为显著水平,而与其他处理差异均达到了极显著水平。不同地膜处理的覆膜早期与后期的膜下土壤水温效应有所差异,地膜类型对覆膜早期的土壤温度和电导率有极显著影响,而对含水量影响不大;对覆膜后期的土壤含水量和电导率有极显著影响,而对土壤温度影响不大。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谷子产量仅与覆膜早期的土壤含水量呈显著正相关。4种降解膜中,生物降解膜(降解白膜A类)的降解率最高,其他降解膜的降解效果均不明显。普通白膜覆盖对谷子高产效果最好,普通黑膜覆盖对防控谷田杂草效果最好,生物降解膜(降解白膜A类)的降解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80.
中国高粱产业和种业发展现状与未来展望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高粱是全球第五大粮食作物,也是中国重要的杂粮作物.国家启动产业技术体系10年来,鉴定和创制出277份矮秆、抗病、高支链淀粉、低单宁的育种材料;利用突变体、自然群体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克隆了高粱重要性状的控制基因;育成了71个矮秆耐密、适宜机械化作业的酿造专用高粱新品种,创新集成适合不同区域高粱轻简栽培技术,全国高粱种植面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