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169篇
  免费   1507篇
  国内免费   2841篇
林业   6486篇
农学   4186篇
基础科学   4574篇
  3702篇
综合类   28903篇
农作物   3432篇
水产渔业   3020篇
畜牧兽医   17451篇
园艺   5713篇
植物保护   2050篇
  2024年   439篇
  2023年   1601篇
  2022年   1717篇
  2021年   1381篇
  2020年   1541篇
  2019年   2384篇
  2018年   2393篇
  2017年   1315篇
  2016年   1573篇
  2015年   1653篇
  2014年   4077篇
  2013年   2917篇
  2012年   3268篇
  2011年   3401篇
  2010年   3260篇
  2009年   3387篇
  2008年   3150篇
  2007年   3145篇
  2006年   3061篇
  2005年   2896篇
  2004年   2496篇
  2003年   2468篇
  2002年   2227篇
  2001年   1843篇
  2000年   2033篇
  1999年   1958篇
  1998年   1899篇
  1997年   1941篇
  1996年   1678篇
  1995年   1625篇
  1994年   1629篇
  1993年   1472篇
  1992年   1352篇
  1991年   1252篇
  1990年   1092篇
  1989年   896篇
  1988年   425篇
  1987年   416篇
  1986年   352篇
  1985年   329篇
  1984年   320篇
  1983年   232篇
  1982年   273篇
  1981年   213篇
  1980年   147篇
  1979年   85篇
  1978年   30篇
  1965年   31篇
  1964年   32篇
  1959年   3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1.
饲料行业的竞争日益激烈,其需要学会使用现代科技提升竞争力,智慧物流就是这些技术之一。智慧物流可以提升饲料企业对原材料和产品在物流过程中的管控。本文试图探索智慧物流如何提升饲料企业的管理。通过智慧物流,饲料企业可以改进生产管理的流程和模式,加强采购管理中的风险管理,追踪产品售后的流向和信息,提升企业的产品质量,保证企业财务数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2.
为了使牦牛能够提前发情,缩短牦牛的繁殖周期,减少冷季对犊牛的影响,试验采用冷季补饲的方式,提高母牦牛营养促进早期发情。结果表明,试验组母牦牛在6月下旬发情16头,发情率为32.00%,到7月上旬共发情37头,总发情率达74.00%。对照组母牛6月份未发情,到7月上旬发情67头,发情率为51.54%。2015年、2016年数据显示6月份母牦牛未发情,到7月上旬各发情5头,发情率分别为2.63%和3.07%。因此,适时补饲能有效调控母牦牛提前发情配种。  相似文献   
13.
以杜仲叶为原料,采用超声辅助法提取杜仲叶中的车叶草苷,影响提取率高低的4个主要因素为:提取剂乙醇的浓度、液料比、超声时间、超声功率,得到的最佳提取条件分别为70%、15 m L·g-1、40 min和160 W。超声提取法可高效快捷地提取杜仲叶中的车叶草苷,与传统提取方法相比,具有稳定、高效、节能的优点。  相似文献   
14.
报道了3只被钩虫侵染的东北刺猬患病的病例,对患病刺猬解剖观察发现,在刺猬的肺脏、肝脏、脂肪结缔组织和肠道内壁部位发现侵染虫卵若干;在刺猬胃部从贲门到幽门和大肠部位共取出体长7~37 mm的钩虫182条。  相似文献   
15.
猪舍颗粒物对肺泡巨噬细胞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猪舍空气环境颗粒物与猪的健康和生产密切相关,是猪呼吸道疾病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猪舍内颗粒物携带内毒素、重金属、致病菌等多种有毒有害物质,成分复杂,毒性大,可诱发肺部炎症反应,但具体机制尚不十分清楚。肺泡巨噬细胞作为肺中的游离免疫细胞,在吞噬和清除颗粒物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从猪舍颗粒物的特征及成分入手,综述了颗粒物对猪的生长性能和呼吸道健康影响,并着重阐述了颗粒物对肺泡巨噬细胞功能的影响及其调控机制。颗粒物可通过降低肺泡巨噬细胞吞噬能力、改变细胞极性以及激活TLR4-NF-κB/AP-1信号通路,影响肺泡巨噬细胞的先天免疫,其亦可作为抗原呈递细胞引发适应性免疫反应。本文可为今后对猪舍内颗粒物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莴笋营养价值高,食用方法多样,且耐贮运、适应性强,可春秋两季或越冬栽培。文章叙述了莴笋的主要特性、生长要求,对其无公害栽培技术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7.
为比较新发蝙蝠流感病毒H17N10亚型与禽流感病毒H9N2亚型的M蛋白(包括M1和M2蛋白)的免疫原性,分别构建两种亚型流感病毒M1、M2的原核表达载体和真核表达载体,利用前期反向遗传学技术拯救获得两种重组病毒感染MDCK细胞,并分别与相应的单抗或多抗进行免疫印迹和免疫荧光鉴定。结果显示,两种亚型病毒的M1蛋白的原核表达产物均与M1多抗反应,均不与2株M1单抗反应;拯救的两种重组病毒感染细胞后及其M1蛋白的真核表达产物均与M1的单抗5F2反应,不与单抗3G8及M1的多抗反应,两种亚型的结果一致;而两种亚型的M2蛋白通过与单抗和多抗反应,出现了不一致的结果,M2的单抗仅与蝙蝠流感病毒M2的原核表达产物反应,不与H9N2禽流感病毒M2的原核表达产物反应,M2的多抗则反之;且M2的多抗仅与H9N2禽流感M2的真核表达产物以及拯救病毒反应,均不与蝙蝠流感病毒M2的真核表达产物及拯救病毒反应。本研究证实这两种亚型流感病毒的M2蛋白之间确实存在免疫原性的差异,并且筛选到了可以区分蝙蝠流感病毒和禽流感病毒的M2抗体,为进一步研究流感病毒M蛋白相关的生物学机制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18.
霉菌和酵母普遍存在于自然环境中,在食品生产加工过程中时有造成污染的情况,是造成发酵乳腐败变质的主要原因。发酵乳作为短时保质期且需低温运输、销售的产品,低水平的霉菌和酵母不会造成食品质量安全事故。但是霉菌生长会造成食品霉斑,酵母污染导致产品胀包、腐败及风味的改变,给食品质量安全带来一定的影响。介绍了霉菌和酵母的污染源以及相应的控制措施,以期更好地控制发酵乳中霉菌和酵母的污染水平。  相似文献   
19.
通过优化前处理过程,建立快速测定果蔬中双甲脒及代谢物残留量的气质联用法。试样中的双甲脒在微波消解罐中经酸水解成2,4-二甲基苯胺,碱化后用正己烷萃取,用气质联用仪检测,以外标法定量。在本方法实验条件下,双甲脒水解产物在5~2 000 ng/mL范围内其测定响应与质量浓度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相关系数γ≥0.999,检出限为0.0050 mg/kg。6种空白样品中添加双甲脒水平在0.02~1.0 mg/kg时,回收率均值为70.4%~92.9%,相对标准偏差为1.87%~6.55%。该方法简单、快速、准确,且灵敏度好,适用于果蔬中双甲脒及其代谢物残留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20.
为了对河南省猪肺炎支原体的流行情况进行调查,试验从发生呼吸道疾病的肺中分离鉴定猪肺炎支原体,对疑似猪肺炎支原体的肺组织样品通过液体培养传代、固体培养基培养、吉姆萨染色镜检,PCR扩增,并进行测序比对。结果表明,2017年1—12月从河南省猪场发生呼吸困难的猪的实变的肺脏共采集148份,共分离25株猪肺炎支原体,分离率达16.89%。结果说明猪肺炎支原体在河南省发生呼吸道疾病的猪场中感染率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