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6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5篇
林业   18篇
基础科学   10篇
  12篇
综合类   96篇
农作物   8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40篇
园艺   5篇
植物保护   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7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燕麦膳食纤维含量位居8种主要粮食作物之首,其中1/3为可溶性膳食纤维—β-葡聚糖。为了评价裸燕麦籽粒和燕麦主要产品中β-葡聚糖含量,试验采用改良双酶法对26个常见裸燕麦品种籽粒,11种市售燕麦片和7种来自不同厂家燕麦原粮和面粉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26个常见裸燕麦品种的籽粒中β-葡聚糖含量平均为4.68%,‘内莜6号’最高(8.30%),‘花早2号’最低(2.47%);11种燕麦片中β-葡聚糖含量平均为4.17%,MP9燕麦片最高(5.40%),MP5燕麦片最低(3.33%);对7个裸燕麦品种籽粒及其研磨成的面粉进行检测,从籽粒加工成面粉β-葡聚糖平均损失44.65%,神池燕麦损失最高,为59.10%,岢岚燕麦损失最低,为11.47%。通过对裸燕麦籽粒和燕麦主要产品β-葡聚糖含量进行检测与分析,发现不同品种、产品中的β-葡聚糖含量存在明显差异,为燕麦产品选择及选育高营养品质的燕麦新品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2.
欧盟畜牧业和饲料业发达,畜产品产量和居民平均消费量位居世界前列。畜产品生产的强大需求是饲料工业发展的巨大动力。欧盟是全球饲料生产的重要地区,近年来饲料总产量基本保持稳定。根据欧洲饲料生产者联合会(FEFAC)的统计,2011年,欧盟27国饲料消耗量为4.7亿吨,其中工业化生产的配合饲料约为1.51亿吨,约占总消耗量的30%,产量与美国基本持平,约占全球饲料总产量7.36亿吨的20%。此外,直接饲喂的粗  相似文献   
103.
"大北农杯"《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知识竞赛活动圆满结束。新修订的《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将于今年5月1日起正式施行。为深入宣传《条例》的各项管理制度,在全行业营造学习贯彻《条例》的良好氛围,中国饲料工业协会组织开展了"大北农  相似文献   
104.
构建现代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是我国发展现代农业,实现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重点工作和紧迫任务。长期以来,国家农业和科技管理部门及全国各地农业科研部门围绕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应用,解决农业科技与农村经济有效结合的问题做了大量工作,采取了许多有效措施,取得了很好的成效。  相似文献   
105.
研究证明,旱作马铃薯双垄面全膜覆盖集雨沟播栽培和双垄全膜覆盖大垄膜侧栽培技术集覆膜抑蒸、垄面集流、雨水富集为一体,极显著地提高了农田土壤的降水保蓄率和降水生产率。与常规半膜栽培相比,0~60 cm土壤水分分别提高4.32、1.37个百分点,多贮水11.59 mm、10.29 mm,增幅分别达14.86%、13.19%,有效地解决了马铃薯因春旱无法播种和出苗的瓶颈问题,大幅度提高了降水生产率。与常规半膜栽培相比,双垄面全膜覆盖集雨沟播栽培降水生产率提高40.58%,双垄面全膜覆盖大垄膜侧栽培降水生产率提高39.39%。  相似文献   
106.
辽宁省凌源市是北方冬春茬黄瓜生产基地,温室栽培面积达6900hm^2。黄瓜生产给种植带来了稳定的经济效益,但多年来因管理不当而造成的经济损失也较大,因此,笔将冬春茬黄瓜温室生产技术总结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7.
自1992年开始,吉林省在引进细毛型美利奴羊品种资源的基础上,采用扩繁选育和级进杂交等育种技术措施,建立核心群、育种群和改良群,并在农业部的组织下与新疆联合育种,于2002年培育成功新吉细毛羊新品种,种群规模为核心群1 880只、育种群6 330只.新吉细毛羊主体细度66~70支,属细毛型品种,成年母羊净毛产量4.12 kg±2.02 kg,毛长8.77 cm±0.62 cm,剪毛后体重47.2 kg±5.60 kg,产羔率110%~125%.对遗传参数分析结果表明,原毛量、净毛量、细度等毛用性状遗传力均在0.3以上.对育种群不同级进代数生产性能与现场鉴定资料比较分析结果表明,育种群遗传性能稳定.  相似文献   
108.
1吉林省肉牛业现状1.1肉牛饲养规模逐步增大吉林省1978年黄牛存栏107万头,出栏44872头;至2001年末,全省黄牛存栏446.64万头,出栏281.28万头,分别为1978年的4.17倍和62.65倍。2003年末,吉林省牛饲养量已达822万头,肉牛存栏488.3万头,肉牛出栏168万头,生产牛肉46.2  相似文献   
109.
对杨小舟蛾卯、幼虫、蛹和成虫4个虫态进行室内人工饲养,探讨了成虫交配和幼虫饲养2个关键因子对饲养成活率的影响,系统总结了杨小舟蛾人工饲养技术。结果表明,将蛹进行单体饲养,成虫羽化后7~10h配对,交配率可提高到70%,与羽化不久即行配对的交配率存在极显著差异;采用三角烧瓶倒置饲养法饲养幼虫,其化蛹率可提高到85%,与常规饲养法的化蛹率也存在极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10.
为明确不同磷水平塿土的表面电化学性质特征,阐明电解质浓度调控下塿土表面性质的变化及其与土壤磷素流失特征的内在关联,利用物质表面性质联合测定分析技术,结合降雨模拟试验,研究了长期定位配施磷肥条件下不同磷水平塿土的表面电化学性质及其对土壤磷素流失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1)长期施磷处理下的塿土全磷含量为不施磷处理的2.46倍,但其表面电位、表面电荷密度、表面电场强度、比表面积以及表面电荷数量均低于不施磷处理塿土;(2)不同磷水平塿土均表现出土壤颗粒及磷素流失量随着土粒表面电位(绝对值)升高而加剧的趋势,颗粒态磷的累积流失量与土壤颗粒累积流失量间呈线性正相关;(3)由于低磷水平塿土表面电位(绝对值)相对较高,所受土壤颗粒间静电排斥力更大,导致土壤团聚体稳定性较差,土壤颗粒及其附着磷素累积流失量更多;(4)本实验条件下土壤中磷素流失以颗粒态磷为主,占流失总量的81%~99%,溶解态磷占比十分有限。本研究阐明了长期定位施磷处理对土壤表面电化学性质的影响,明确了表面性质变化与土壤颗粒及磷素流失特征的关系,为长期施磷土壤的环境风险防控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