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7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3篇
林业   36篇
农学   16篇
基础科学   2篇
  45篇
综合类   24篇
园艺   4篇
植物保护   6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以白蜡为供试植物,利用容器育苗研究保水剂对白蜡生长和养分吸收的影响,并通过方差分析、多重比较及回归分析探讨白蜡干物质和养分的动态积累特征。结果表明:同单施速效肥料相比,添加保水剂对白蜡前期生长影响不大,但促进中后期苗高及地径的生长。白蜡干物质和养分动态积累均符合Logistic生长回归模型,但不同处理方程的特征值差异很大。同单施速效肥料处理相比,加入保水剂推迟白蜡干物质积累的盛末期,干物质快速积累的总时间延长7天,积累的最大速率提高6.62%。同时,延长白蜡氮和钾的快速积累时间,并使其最大积累速率分别提高16.61%和7.52%,对磷的快速积累时间影响较小。在不加入速效养分的情况下,基质中直接加入保水剂对白蜡苗高和地径的生长、干物质和营养元素的积累影响较小。同单施速效肥料处理相比,加入保水剂使白蜡根、茎和叶的生物量分别增加15.71%,7.13%和3.46%,氮和钾的含量分别增加8.33%和4.24%,氮、磷和钾的总养分吸收量分别增加16.56%,8.25%和12.75%。在没有养分加入的情况下,加入保水剂对白蜡养分含量及养分吸收量影响不大。由此可见,容器育苗基质中保水剂同速效肥料混合施用,可促进白蜡中后期的...  相似文献   
72.
采用绿色荧光蛋白基因标记技术,研究了假单胞茵(Pseudomonassp.)YT3的标记茵YT3-gfP在土壤中的定殖能力。结果表明,gfP基因可以在YT3中稳定表达,且质粒在无选择压力的情况下可以随YT3稳定遗传。YT3主要定殖于樱桃根际土壤中,根际土壤中YT3的数量是非根际土壤中的8.75~28.77倍。YT3在樱桃根际土壤中经历一个快速下降的过程后(0~20d),在第20~40d数量有所上升,第40~80d数量保持平稳,第80~120d缓慢下降。以上分析认为,YT3能够成功进行绿色荧光蛋白标记,主要是定殖在樱桃的根际土壤中,且能长期稳定的定殖。  相似文献   
73.
秧龄和密度对水稻的产量影响及其数学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采用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用较少次数试验实现对较多水平的考察,主要研究水稻秧苗移栽时期和移栽密度对水稻产量的影响及其构成因素对产量的影响程度。分析了产量构成因子对产量影响的差异,建立了水稻品种98-122产量与秧龄和密度的二次回归模型。根据回归模型求出了获得最高产量时,秧龄和密度的取值。  相似文献   
74.
黄河三角洲盐碱地长期人工林生态服务价值评估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了量化比较黄河三角洲盐碱地区不同树种人工林的生态效应,深入了解人工林的生态价值差异,以该地区林龄27年的长期人工林为对象,采用林业行业标准《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规范》(Y/T 1721—2008)标准化计算公式与服务价格,揭示了黄河三角洲不同人工林的生态服务价值。结果表明:在7个供试人工林中,白蜡林的价值总量最大,其次刺槐林,分别为55717.76元/(hm2?a)和49865.21元/(hm2?a),不同树种人工林的生态服务价值从大到小依次为:白蜡林>刺槐林>白榆林>臭椿林;刺槐×白蜡、刺槐×白榆和刺槐×臭椿混交林的生态服务价值相近,但均低于刺槐纯林;在5项生态服务价值中,价值最大的为林分的涵养水源,其次为固碳释氧价值,而净化大气环境和生物多样性保护这2项功能价值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75.
为探讨混交造林在黄河三角洲滨海盐碱地上的长期应用效果,调查了3个不同混交林和4个树种纯林的生长现况,对比研究了混交林中各树种与相应纯林之间在生长状况、叶片营养和生理生化特性上的差异。结果表明,土壤盐渍化的长期影响造成该地区人工混交林的总体生长状况较差,27 a后的保存率处于43.3%~70.4%之间。与刺槐纯林相比,刺槐与白蜡、白榆和臭椿混交后其胸径、树高和保存率均显著降低,叶片中的氮、磷、钾、叶绿素含量和相对含水量减少,抗逆性能明显下降。与刺槐混交后,白蜡的生长状况和叶片特性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然而白榆和臭椿的胸径、树高、叶片营养元素和叶绿素含量均明显高于各自纯林;白榆和臭椿在与刺槐混交后其抗逆性能较纯林得到明显改善,主要表现为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和脯氨酸含量显著升高,而叶片中的束缚水/自由水比值和丙二醛(MDA)含量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76.
为探讨味精废浆有机肥对林木土壤的生物学效应及确定味精废浆与化肥适宜的搭配比例,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CK(对照,不施肥)、N100(尿素提供100%的氮)、M10N90(味精废浆和尿素分别提供10%与90%的氮)、M30N70(味精废浆和尿素分别提供30%与70%的氮)与M50N50(味精废浆和尿素各提供50%的氮)等处理对杨树幼苗土壤活性有机碳、碳库管理指数(CPMI)与微生物呼吸、代谢熵及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与N100处理相比,配施味精废浆处理的土壤活性、中活性和高活性有机碳含量均明显升高。M30N70处理的活性有机碳含量与CPMI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分别较N100处理高出34.78%和42.96;其微生物量碳、氮含量也明显高于其他处理。同时,M30N70处理还能显著增强土壤微生物呼吸作用,但降低了代谢熵,其中土壤微生物呼吸分别较CK、N100、M10N90和M50N50处理提高81.13%,35.21%,17.07%和5.49%,而代谢熵分别下降9.16%,10.37%,6.98%和5.80%。此外,M30N70处理的地径、苗高亦达最高值,并与其他处理差异达显著水平。同M30N70处理相比,M10N90与M50N50处理对杨树幼苗土壤及生长的影响效果较小。相关性分析表明,地径、苗高生长与土壤不同程度的活性有机碳、碳库管理指数及微生物活性有显著或极显著的相关性,各指标之间具有紧密的内在关联。综合分析认为,味精废浆与化肥以3∶7比例配施能显著提高杨树幼苗土壤的活性有机碳含量,明显增强土壤微生物活性,并促进其生长。  相似文献   
77.
微晶化磷矿粉对杨树幼苗根际土壤微环境特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CK(不施磷肥)、SP(过磷酸钙)、普通磷矿粉(MP0)、平均粒径为7.26 μm的微晶化磷矿粉(MP1)和平均粒径为4.04 μm微晶化磷矿粉(MP2)等处理对鲁林1号杨树幼苗根际土壤微生态环境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 MP2处理的有机酸总量与SP处理无显著性差异,但明显高出CK、MP0和 MP1处理43.55%、21.89%和10.15%;MP1、MP2和SP处理的总糖含量差异不显著,但均显著高于CK和MP0处理;而各处理的氨基酸总量均未达差异显著水平。MP2处理的pH值分别较CK、MP0和MP1处理降低0.31、0.17和0.12个单位;SP与MP2处理的EC值差异不显著,但明显高于其他处理;同时,SP和3个磷矿粉处理的CEC值均显著高于CK,而SP与MP0、MP1、MP2处理间差异未达显著水平。此外,MP2处理的速效磷含量分别比CK、MP0和MP1处理显著提高35.19%、14.45%和7.85%,而3个磷矿粉处理对速效钾、交换性Ca和Mg含量并未表现出明显的影响作用。以上分析认为,两个微晶化磷矿粉处理相比对照和普通磷矿粉处理均能明显提高杨树苗根系分泌物中有机酸总量,显著提高根际土壤中速效磷含量,且粒径越小,其提高幅度越大。说明微晶化磷矿粉的粒径变小能提高土壤的供磷能力。  相似文献   
78.
钾对冬枣品质与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探讨钾肥对冬枣产量与品质的改善效果,采过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施钾肥量(K2O 0、0.05、0.10、0.15和0.20 kg/株)对冬枣产量、单果重、果皮花青素和果实可滴定酸、可溶性糖、可溶性固形物、Vc及总黄酮、总三萜酸、环磷酸腺苷(cAMP)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施钾量的增加,冬枣的产量、单果重和果皮花青素含量呈现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均在施钾量为0.10 kg/株时达最高值,并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同时,0.10 kg/株时冬枣的可溶性糖、可溶性固形物和糖酸比也显著高于其他处理,而可滴定酸达最低值,其中可溶性糖含量分别较0、0.05、0.15和0.20 kg/株施钾量显著提高13.81%、5.30%、6.11%和7.32%;同对照相比,各施钾处理均显著提高了冬枣的Vc含量,并在施钾量为0.15 kg/株时取得最高值。此外,冬枣的总黄酮、总三帖酸和cAMP含量亦在0.10 kg/株施钾量时达最高值,其中总黄酮和cAMP含量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综合以上分析认为,随着施钾肥量的增加,冬枣的产量和品质表现出先升后降的趋势,这表明适宜的钾肥施用量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79.
为探讨不同盐胁迫生境中接种根际促生细菌(PGPR)对碱蓬根际土壤微环境特征的作用效果,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不同盐胁迫(轻度、中度、重度)及其接种蜡样芽孢杆菌(PGPR)对碱蓬根际土壤中根系分泌物含量、微生物数量、微生物多样性及根系吸收面积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轻度盐胁迫下碱蓬根系分泌物中的有机酸总量、氨基酸总量、微生物量碳和氮含量及根系总吸收面积变化较小,微生物数量和根体积、根系活跃吸收面积显著下降,而中度、重度盐胁迫使上述指标均明显下降,且降幅随着盐胁迫梯度的增加而增大;当接种PGPR后,碱蓬根系分泌物中的有机酸总量、氨基酸总量、微生物数量和微生物量碳、氮含量以及根系总吸收面积、活跃吸收面积均呈上升趋势,其中轻度盐胁迫接种PGPR处理的上述指标均最高,并显著高于其他处理,且有机酸总量、细菌数、根系总吸收面积和活跃吸收面积分别显著高于CK 14.57%、12.80%、8.33%和28.24%。此外,轻度盐胁迫接种PGPR处理的微生物多样性指数最高,依次为对照、轻度、中度和重度盐胁迫处理,这与微生物总量的变化规律一致;而中度或重度盐胁迫接种PGPR处理的微生物多样性指数与微生物总量的变化趋势不一致。综上,轻度盐胁迫(盐分含量10.0 g/kg)下接种蜡样芽孢杆菌能显著改善碱蓬根际土壤的微环境特征,其影响效果显著优于中度或重度盐胁迫下接种蜡样芽孢杆菌。  相似文献   
80.
[目的]探讨不同盐胁迫生境中接种根际促生细菌(PGPR)对白蜡树根际的作用效果,为明确PGPR对白蜡树耐盐性的改善效果以及盐胁迫环境下PGPR的推广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不同盐胁迫(轻度、中度、重度)及其接种阴沟肠杆菌(PGPR)对白蜡树根际生物学特征与生长的影响。[结果]盐胁迫显著降低了白蜡树根际微生物数量、微生物量碳、氮含量和脲酶、多酚氧化酶、过氧化氢酶、蔗糖酶活性,且其降幅随盐胁迫梯度的增加而增大;当接种PGPR后,白蜡树根际微生物数量、微生物量碳、氮含量和脲酶、多酚氧化酶、过氧化氢酶、蔗糖酶活性均呈上升趋势,其中轻度盐胁迫接种PGPR处理的细菌数、放线菌数和微生物总量达最高,分别较对照显著提高14.64%,24.01%和17.04%,而脲酶、多酚氧化酶、蔗糖酶活性与对照差异不显著,但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同时,白蜡树的根体积、根系总吸收面积与活跃吸收面积随着盐胁迫程度的加剧呈递减趋势,但接种PGPR后,对应的根系指标均有增加,其中轻度盐胁迫接种PGPR处理的活跃吸收面积显著高于对照15.97%。此外,同对照相比,不同程度盐胁迫均显著降低了白蜡树的地径、株高,而接种PGPR却显著提高了地径、株高,其中轻度盐胁迫接种PGPR处理的地径、株高与对照差异不显著,但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结论]轻度盐胁迫下(盐分含量0.2%)接种阴沟肠杆菌能显著改善白蜡树根际生物学特征,并促进白蜡树生长,其作用效果显著优于中度、重度盐胁迫下接种阴沟肠杆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