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农学   5篇
基础科学   1篇
  3篇
综合类   32篇
园艺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为确定产高温乳糖酶的黑曲霉菌株DL116的最佳发酵培养条件,研究了突变菌株产乳糖酶的发酵培养基成分及培养条件。结果表明:DL116产乳糖酶的最佳培养基成分为:果胶2.5%,豆粕粉6%,玉米浆9%,(NH4)2SO40.1%,K2HPO41%,Tween-80 0.3%;最佳培养条件:温度30℃,初始pH 5.0,装液量30 mL/250 mL,接种量104个/mL。在此条件下培养,β-半乳糖苷酶酶活力达83.89 U/mL,是初始发酵条件下酶活力的1.89倍。  相似文献   
22.
辽宁朝阳市龙城区近年来以目光温室为主的保护地栽培面积迅速扩大,现有日光温室近4000亩,其中番茄的生产面积占到50%。日光温室番茄的茬口安排主要是1年2茬(春茬和秋茬)和1年1茬两种形式。1年2茬栽培的缺点是产品上市时间有限,需进行2次育苗移栽,劳动用工量较大,成本较高;而1年1茬栽培主要是越冬茬,未能充分利用日光温室的夏秋季,品种也以有限生长型(美国大红)和半无限生长型番茄品种为主。为进一步提高日光温室利用率,更新品种与技术势在必行。因此2005年引进以色列番茄品种示范和推广,并开展了相应的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相似文献   
23.
为了验证朝阳县养分丰缺指标体系和施肥参数,在朝阳县台子乡三岔口村进行玉米最佳施肥量和施肥方法研究,结果表明:推荐施肥肥料配比比习惯施肥肥料配比好,推荐施肥区比习惯施肥区增产577.35 kg/hm2,增收750.15元/hm2。  相似文献   
24.
油菜素类固醇参与了植物节间的发育过程,类固醇5α-还原酶基因(GhDET2)是调控该物质生物合成的一个关键基因。为了明确棉花不同株型种质GhDET2在基因组中的异同,本研究依据GenBank中该基因的mRNA序列设计引物,对11份适宜机采紧凑型和1份松散的棉花材料基因组DNA扩增及PCR产物测序,采用Geneious Pro软件对编码区序列进行分析比较。结果显示DET2基因在参试材料间一致性为98.9%,在编码区发现18个碱基易突变位点,其中涉及到编码氨基酸变化的碱基位点6个,其中松散型材料特异位点1个。依据氨基酸序列相似度的聚类结果与果节长度数据符合程度很好,可以推测GhDET2基因碱基序列变化引起的氨基酸的改变,可能影响油菜素类固醇的合成代谢,进而调节棉花果枝上果节的伸长。  相似文献   
25.
基因编辑技术是研究基因功能的一个有效工具。CRISPR/Cas9系统是基于细菌Ⅱ型免疫系统改造而成的一种全新的基因编辑系统。因其相对于ZFNs、TALENs更加简单高效,适用于普通分子生物学实验室。各种植物特异的CRISPR/Cas9载体被构建并快速应用于多种植物中。本实验以棉花GhSBP基因为编辑对象,构建了CRISPR/Cas9系统敲除GhSBP基因的表达载体,并利用农杆菌介导法转化棉花,以期获得敲除GhSBP基因的棉花转基因株系。  相似文献   
26.
为筛选出适宜粮棉轮作的棉花品种,以6个生产上应用较广的棉花品种为研究对象,在粮棉轮作模式下种植,调查棉花株高、果枝、三桃比例、单铃质量、衣分、籽棉产量等性状指标。结果表明,生育期偏长的棉花品种由于后期部分棉铃不能正常吐絮而产量相对较低,不宜在粮棉轮作模式下种植;中棉所89和冀228生育期偏短,籽棉产量分别达到4 923 kg·hm~(-2)和4 850kg·hm~(-2),显著高于其他品种,是粮棉轮作模式下的适宜棉花品种。  相似文献   
27.
[目的]探明棉花吐絮后延迟采收时间对纤维品质的影响。[方法]选用中棉所50、石早3号和327品系共3个品种(系),于2014年和2015年9月1日挂牌吐絮棉铃600个,分别于9月1日、9月15日、9月30日、10月15日采收50朵,重复3次,测定棉花纤维品质。[结果]延迟采收时间对棉花纤维比强度、反射率与纺纱均匀性指数均有显著影响,10月15日采收与9月1日采收相比,纤维比强度下降幅度在0.3~1.4 cN·tex~(-1)之间,反射率下降幅度在2.7%~8.2%,纺纱均匀性指数下降10~16,而纤维长度、马克隆值、长度整齐度、伸长率则无明显差异,3个品种(系)间变化规律基本一致。[结论]吐絮后推迟采收时间显著降低了棉花纤维的比强度、反射率与纺纱均匀性指数,但对马克隆值、纤维长度、长度整齐度与伸长率无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28.
气候变暖使得棉花生长期间的热量资源增加,导致河北省棉花熟区范围发生变化。为了明确河北省棉花熟区的具体变化情况,根据2000~2008年河北省≥10℃积温的气象资料,对河北省的棉花熟区重新进行了划分。结果表明:河北省不同熟区界限均北移,中熟棉区范围明显增大,中早熟区面积减小,早熟区面积变化不大。该研究结果可为不同棉区选择合适熟性的品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9.
棉花烂铃的防治措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棉花烂铃是棉花结铃期到吐絮阶段的主要灾害之一,在我国主要棉区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生。减少棉花烂铃对提高棉花产量和纤维品质以及降低棉农的用工成本具有重要意义。以冀优01为试材,比较了在棉花烂铃发病初期喷施9种杀菌剂(20%乙酸铜WP 500倍液、75%百菌清WP 800倍液、20%噻森铜WP 400倍液、12.5%烯唑醇WP 1 000倍液、80%代森锰锌WP 500倍液、40%甲硫.30%福美双WP 500倍液、20%松脂酸铜EC 500倍液、25%腈菌唑EC 400倍液、50%多菌灵WP 600倍液)以及在棉花管理中运用5种常用农艺措施(化控、推株并拢、整枝、浅锄松土、去除苞叶)对棉花烂铃的防治效果,以筛选出防治或降低棉花烂铃的杀菌剂种类和农艺措施。结果表明:试验的9种杀菌剂中,80%代森锰锌WP 500倍液对棉花烂铃防治效果最好,有机铜类杀菌剂也表现出了较好的防治效果;试验的5种常用农艺措施中,推株并拢对棉花烂铃防治效果最好,浅锄松土和去除苞叶对减少烂铃也有一定效果。今后对棉花烂铃防治的研究重点应在高效杀菌剂的开发和筛选,以及抗烂铃棉花品种的选育上。  相似文献   
30.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快速发展,该市农业生产水平与农业耕作技术有了质的飞跃。在推广农技的实际操作与研究中能够看到,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为农业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为了提高我市农业生产力和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必须加强对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建设与完善。为此,该文首先分析了当前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问题,然后提出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完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