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1篇
农学   9篇
  5篇
综合类   25篇
农作物   4篇
畜牧兽医   2篇
园艺   4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农业生产中保水剂经济有效用量及其影响因子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探讨保水剂在农业生产中的经济有效用量,进而揭示出农用保水剂的潜在需求量及其影响因子,分析了冬小麦、棉花和烤烟应用保水剂的施用量与作物产量之间的关系。用最小二乘法对这些数据资料进行了非线性回归分析,得到了不同作物的生产函数模型参数,并进行了边际分析及弹性分析。再将农产品价格考虑在内,得出不同作物经济有效的保水剂用量,即保水剂的潜在需求。分析了不同作物对保水剂需求的影响因子及其作用。结果表明,农产品和保水剂价格对冬小麦保水剂潜在需求影响较大,对棉花影响较小,而对烤烟几乎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32.
河南省主要土类供钾能力与固钾特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浊室盆载耗竭试验方法和室内模拟田间条件,对河南5类8种土壤供笔固钾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砂姜黑土土壤钾素耗竭程度严重是植株吸钾总量和首茬作物吸钾量最低。砂姜黑土、红粘土和粘质潮土对外源供给钾素的固钾率明显同于其他土类。褐土与黄褐土的固相似,砂质潮土最低。  相似文献   
33.
采用田间大区对比试验方法,研究常规施肥、水溶肥施肥等不同施肥模式对阳光玫瑰葡萄园土壤、叶片、果实矿质养分含量及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常规施肥模式比较,水溶肥施肥模式可明显提高土壤速效磷、速效钾含量;第一膨大期初期分别提高1.0~6.0、9.1~61.4 mg/kg,采收结束后分别提高3.8~14.8、11.5~162.5 mg/kg;对叶片养分含量的影响因试验地点表现为水溶肥施肥模式提高了新蔡(砂姜黑土)、偃师(褐土)叶片的全钾含量和原阳(潮土)叶片的全钙含量,提高幅度分别为10.5%、12.7%、16.0%;提高了果实中全氮、全钙的含量,全氮、全钙含量的增幅分别为1.9%~12.7%、16.7%~44.4%;果实中可溶性固形物的含量提高3.8%~6.2%。  相似文献   
34.
为满足葡萄生产绿色可持续发展的需求,以阳光玫瑰葡萄为材料,采用田间试验,设置CF(农民习惯施肥,分3次施入)、RF(CF减量30%,分3次施入)、SF(CF减氮磷增钾,分2次施入)、RSF(SF减量30%,分2次施入)4个施肥模式,研究减量及简化施肥对葡萄产量、养分吸收及土壤养分残留的影响。结果表明,与CF相比,RF、SF、RSF处理均能提高葡萄果实鲜质量,降低含水率,提高叶片对氮、磷、钾的吸收量,降低0~100 cm土体硝态氮的残留量;SF、RSF处理明显增加0~60 cm土体速效钾残留量。其中,RF处理葡萄果实鲜质量增加3.1%,含水率降低1.0个百分点,叶片氮、磷、钾吸收量提高13.9%、22.7%、14.0%,果实钾吸收量提高2.5%,0~100 cm土体硝态氮残留量降低16.4%,0~60 cm土体速效磷及速效钾残留量分别降低16.6%和12.7%,RF处理为最优施肥模式。表明合理的减量施肥,不仅能减少肥料投入,降低生产成本,而且能增加葡萄产量及养分吸收量,减少土壤养分残留,可在生产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5.
为探索海藻酸钠寡糖(AOS)作为新型植物生长调节剂开发的可能性,以豫花9326为材料,开展土培盆栽试验,以清水喷施为对照,对比喷施4种叶面肥(磷酸二氢钾、尿素、AOS、复合生物制剂)对花生光合特性、产量及氮吸收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4种叶面肥处理均可提高花生的净光合速率(Pn),增幅为11.1%~22.0%;AOS和复合生物制剂(CBP,由AOS、水杨酸等配制而成)处理施用效果较优,侧枝长和分枝数分别较清水对照增加13.1%、11.4%和15.9%、50.9%,干物质总质量分别增加18.1%和52.5%,产量分别增加30.5%和60.9%,主要归因于单株结果数和百果质量的增加;喷施CBP处理可促进花生对氮的吸收,提高其在叶片和花生仁中所占的比例。综上,本试验条件下,用AOS或CBP作叶面肥可促进花生增产,其中以CBP处理的施用效果更优,具有市场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36.
限量灌溉对冬小麦产量和水分利用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在河南省丘陵旱作区,采用限量灌溉的方法,研究了灌水对冬小麦子实产量和水分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同生育期灌水0.90mm范围内,灌水平均增产13.0%-39.6%,水分利用效率提高7.0%-18.0%,且能改善冬小麦的生育性状和产量构成。在雨水偏丰的年份,满足最高作物水分利用效率的补充灌水量为45mm,满足灌溉水利用率最高时的补充灌水量为30.45mm。冬小麦拔节孕穗期灌水能增加成穗数,提高灌溉水利用率,灌浆期灌水能增加粒重,提高水分利用效率。拔节孕穗期是限量灌溉的最佳生育期。  相似文献   
37.
在设施栽培中,气体交换受到限制,外界空气中的CO2不能及时补充到温室内,造成室内CO2含量不足,使蔬菜作物的光合作用缓慢,严重影响其产量及品质。补充CO2比较传统的方法是燃烧法。但近年来用化学反应法补充温室大棚CO2成为一种趋势,即吊袋式二氧化碳施肥技术。  相似文献   
38.
为了开拓粉煤灰综合利用的新领域,以减轻环境污染,根据当前国内外粉煤灰开发利用现状和发展趋势,结合我省实际,针对粉煤灰的特性,本着先易后难,工艺研制与肥效生产试验并举的原则,采用室内模拟和车间试制相结合的形式,进行该项研究.  相似文献   
39.
砂质潮土农田土壤水分定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土壤物理性质测定和水分定位观测结果,结合当地气候、作物生育特点。将黄泛平原青砂潮土土壤水分垂直性分布划分为:速变层(0cm~10cm),活跃层(10cm~30cm)和稳定层(30cm以下),将土壤水分季节性动态划分成:强烈腾发期(4月1日~7月10日),补充下淋期(7月11日~9月20日),缓慢消耗期(9月21日~11月10日)和相对稳定期(11月11日~翌年3月31日)。  相似文献   
40.
砂质潮土水分特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黄泛平原砂质潮土水分特征曲线、比水容量、水分常数、渗透系数、孔隙状况及部分物理性质的测定,发现经验方程θ=AS-B在低、中吸力段(0.02×105Pa~15.0×105Pa)对土壤水分特征曲线有良好的模拟性.研究表明,砂质潮土有效水上限(田间持水量)为0.1×105Pa吸力所对应的土壤湿度;易效水与难效水的吸力界点(毛管断裂湿度)以0.5×105Pa为宜.研究发现并总结出砂质潮土水分特性为:持水量低,有效水少;渗透性强,释水量大;供水力小,耐旱性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