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4篇
林业   1篇
农学   1篇
  3篇
综合类   14篇
畜牧兽医   2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自2002年起连续5年对关中地区7个高产紫花苜蓿品种的产量指标进行研究.结果表明,7个高产品种在关中地区生长良好,5年平均干草产量显著高于当地对照品种,其中"放牧者"最高,达27 243 kg/hm2,比CK高65.15%.各品种年际间产量差异显著(P<0.05),最高产量出现在第3年,最佳利用年限为4年.累积株高与产量呈现极显著正相关(P<0.01),可以用来估产.7个品种再生性比"关中"好,应加强后茬管理,以获得更高牧草产量.  相似文献   
12.
为探讨我国北方草地净初级生产力(Net primary productivity,NPP)的变化及其影响因子,本研究利用光能利用率模型(Carnegie-ames-stanford approach,CASA)和遥感数据,模拟了2000—2015年我国北方地区的草地NPP时空动态格局,并对其动态变化的稳定性、持续性及其与气象因子的相关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000—2015年间我国北方草地NPP呈显著增长趋势,空间上表现为由东北向西北逐渐降低;草地NPP高值区主要集中在青藏高原东部、新疆北部,低值集中在青海省西南部及内蒙古中部等地;青海东部、甘肃南部和陕北地区的草地NPP呈显著增加,而新疆北部草地NPP显著减少;不同类型草地NPP在研究期限内均呈波动增加的趋势,其中坡面草地增长率最高;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草地NPP处于中等波动状态,青藏高原东北部的草地NPP较为稳定;未来青海省南部及东部,黄土高原中部和新疆北部地区的草地NPP将持续显著增加。总体而言,我国北方草地NPP与气温呈负相关关系,与降水呈显著正相关性关系。  相似文献   
13.
略论中国草业科技的发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分析了国内外草业的发展现状及趋势,提出我国目前草业领域中有关草原治理、水土保持、牧草育种、草业产业化及草坪等对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贡献以及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15.
回顾了建国以来国内苜蓿的育种发展状况,进行了苜蓿的种质评价与筛选,地方品种的系统化,育成了抗寒新品种草原1号、草原2号,抗病品种中兰一号,耐盐品种中苜一号,耐牧根蘖品种公农3号、中图3号、中图4号,高产的公农1号等.提出了在我国苜蓿育种方法上,杂交育种与基本育种方法在当代育种中将继续存在,生物技术在育种中的应用将加快育种进程;指出了我国苜蓿育种存在的问题是育种体系不健全,育种手段方法落后,抗性育种缓慢,对引入品种缺少理论与实践的鉴定、评价,国内育成品种少,高层知识力量薄弱等.  相似文献   
16.
几种药物对实验大鼠卡氏肺孢子虫肺炎的疗效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给Wistor大鼠经肺内接种野鼠卡氏肺孢子虫包囊,再皮下注射醋 松诱发瞳氏肺孢子虫 复方新有等药物对试验大鼠卡孢子肺炎的治疗效果。结果表明,复方新诺明治疗组,氨苯砚+联磺甲氧苯啶治疗组对病鼠有较好疗效;乙胺嘧啶、磺胺嘧啶和叶酸组合用药对病鼠有一定疗效;磷酸伯氨喹+盐酸林可组合用药疗效不明显。  相似文献   
17.
不同苜蓿品种耐盐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0.3%、0.7%、1.0%的Nacl溶液分别对15个苜蓿品种的种子进行处理,通过发芽势、发芽率、幼根生长对各品种种子萌发期耐盐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用0.7%或1.0%的Nacl的溶液进行苜蓿种子的萌发期耐盐鉴定较为可靠;0.7%Nacl溶液处理苜蓿种子,其幼根长可作为苜蓿品种种子耐盐性鉴定的指标;在0.7%、1.0%N acl溶液处理下,通过第4天和第6天各品种种子的发芽势,可以判断苜蓿品种间耐盐力的大小;所测定的15个品种中中苜一号和巨人201的耐盐性最强,其次是苜蓿王、金皇后和皇后2000;而德宝、三得利、WL-414的耐盐性都较弱。  相似文献   
18.
【目的】南方草山草坡分布区气候湿润、温度适宜、适合牧草生长,具有很高的生产和生态价值。土地利用方式的改变会造成土壤肥力的差异,因此探究南方草山草坡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的土壤养分特征,对南方草山草坡合理开发利用具有深远意义。【方法】湖北省长阳县的天然草山草坡、人工草地、农田在中国南方的分布具有代表性。本研究在该县的火烧坪地区采集3种土地利用类型0—10、10—20和20—30 cm土层深度样品,测定其土壤物理和化学性质。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方法,探究了土地利用方式及其不同土层之间养分的差异,并利用主成分分析评价了各土地利用类型的土壤质量水平。【结果】1)草山草坡3个土层的土壤有机碳(SOC)、全氮(TN)含量显著高于人工草地和农田(P<0.05),而土壤全钾(TK)、碱解氮(AN)含量则显著低于农田和人工草地,pH没有显著区别。天然草山草坡土壤养分含量随土层的加深而降低,人工草地和农田的养分含量在0—30 cm土层无显著变化。2)天然草山草坡土壤过氧化氢酶(CAT)活性高于农田和人工草地,且CAT活性随土层深度的增加逐渐递减。农田脲酶(URE)活性高于人工草地和天然草山草坡,...  相似文献   
19.
杨培志 《安徽农业科学》2013,(29):11916-11917
为实现草地培育学课程理论教学的灵活化、实践教学的多元化,理论与实践教学一体化,实践教学活动的国际化,从革新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加强国际合作交流3个方面阐述了理论教学的改革,从加强实验教学、设置野外实习调查2个方面探讨了多元化的实践教学模式,最后介绍了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创新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