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9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2篇
林业   27篇
农学   6篇
基础科学   7篇
  26篇
综合类   74篇
农作物   2篇
畜牧兽医   23篇
园艺   4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6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71.
收集了93批甘肃不同产地的枸杞样品,对48种农药的残留量进行测定,用%ADI和%ARf D对检出农药进行慢性和急性膳食摄入风险评估,以危害指数法(HI)评估其累积暴露风险情况。结果显示, 93批枸杞中检出农药18种, 8种农药的检出率30%,其他农药的检出率为2.2%~18.3%; 18种检出农药的慢性和急性膳食摄入风险平均值为0.013%和0.026%,均远低于100%,其中啶虫脒的风险最高,其慢性和急性膳食摄入风险值为0.069%和0.19%;慢性和急性累积风险的危害指数分别为0.000 5和0.158 3,均远远小于1。结果表明,甘肃枸杞中的农药残留对人体健康不会造成危害,其安全性可被接受,但仍需加强监管,并考虑制定啶虫脒的最大残留限量值。  相似文献   
72.
【目的】明确党参采后青霉病病原,为党参青霉病的防控提供理论支持。【方法】通过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的方法对新鲜党参采后青霉病病原进行鉴定,并分析其生物学特性。【结果】本试验中将党参青霉病病原鉴定为扩展青霉(Penicillium expansum)。该病原菌菌丝生长的最佳条件为25℃、pH 7和24 h光照,碳源为葡萄糖,氮源为蛋白胨;产孢的最适条件为25℃,pH 6及24 h光照,碳源为β-环糊精,氮源为酵母粉;65℃处理10 min可致死。【结论】新鲜党参青霉病病原为扩展青霉,且可代谢产生棒曲霉素。  相似文献   
73.
枯草芽孢杆菌B-FS01鞭毛蛋白FCD基因克隆与拮抗活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从油菜菌核病菌感染的油菜茎秆上分离得到的广谱性拮抗菌枯草芽孢杆菌为研究对象,克隆了该菌B-FS01鞭毛蛋白FCD基因片段,其序列长为952 bp (GenBank登录号为EF362756).根据FCD序列同源性分析, B-FS01属于以DB9011菌株为代表的亚组,而该亚组菌株普遍具有抗真菌活性.平板抑菌活性试验表明, B-FS01对小麦赤霉病菌具有较好的拮抗活性,高分辨率质谱分析发现其可能产生一些脂肽类抗菌物质.  相似文献   
74.
通过黄原酸化反应将二硫代氨基甲酸(DTC)基团引入至壳聚糖, 制备DTC类重金属捕集剂, 用以去除猪场废水Cu、Zn。结果表明, DTC类重金属捕集剂对Cu、Zn的捕集性能受废水初始pH值和捕集剂投加量的影响, pH值有一个适宜范围, 即pH 3.0~5.0;随着捕集剂投加量的增加, 去除效果逐渐增加, 但增加速率逐渐减缓。捕集剂性能受进水Cu、Zn浓度以及废水温度的干扰不很明显。在废水pH值5.0, 捕集剂投加量2.0 g·L-1(废水), 初始Cu、Zn浓度25~200 mg·L-1时, 捕集剂对Cu、Zn的去除率可达到99%以上, 且处理后Cu、Zn浓度低于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一级标准限值规定。DTC类重金属捕集剂对Cu、Zn的等温吸附特征可用Langmuir方程进行拟合, 其吸附平衡时间约为20 min左右。  相似文献   
75.
农业院校生物化学双语教学的尝试与思考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双语教学不仅是我国高等农业院校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而且也对我国21世纪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首先剖析了农业院校开展生物化学双语教学的必要性,并结合我们的教学实践及其教学效果调查,对农业院校开展生物化学双语教学提出了一些可行的建议。  相似文献   
76.
钙对黄瓜幼苗吸收和同化铵态氮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杨志敏  周燮 《园艺学报》1989,16(3):205-210
本文用水培法探讨介质中不同钙浓度(1、10mM)对铵盐(7.5mMNH4^ )培养黄瓜幼苗对HN4^ 的吸收和同化的影响。试验表明,与1mMCa^ 处理比较,10mMCa^ 培养的植株生长比较旺盛,根系较为发达,干重积累较多。高钙培养显著促进黄瓜对NH4的吸收。高钙区植株伤流液中游离铵、酰胺和氨基酸的含量较高,但叶片的根系中三者含量较低。高钙处理能显著促进黄瓜叶片的根系中GS、GOGAT的活力,加速体内NH4^ 的同化以及蛋白质的合成,但GDH活力以低钙区植株为高。  相似文献   
77.
以典型有机肥(牛粪、沼液、油枯、有机-无机复混肥)、化肥(磷酸氢二铵)为供试肥料,通过原位径流对比试验分析有机肥、化肥中的氮素在紫色土中的流失特征,以期为合理施用有机肥提供理论依据。试验结果显示,在紫色土中施用有机肥仍然会造成氮素流失,且有机肥氮素流失总量还可能超过化肥。在紫色土径流中,不同形态氮素流失量之间存在较大差异。在径流试验前期,化肥和有机肥均以可溶态氮流失为主,试验后期颗粒态氮流失量显著增加,可溶态氮中又以铵态氮为主。  相似文献   
78.
79.
重庆市农业面源污染负荷的空间分布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重庆市39个区县为实例,按照"一圈两翼"发展战略,采用清单分析方法,在区县级尺度上,研究了化肥施用、有机肥施用、秸秆遗弃、畜禽养殖、水产养殖、生活污水、生活垃圾、地表径流中COD,BOD5,TN,TP的污染负荷及其在空间上的分布差异,结果表明,重庆市2006年度农业面源污染排放COD,BODs,TN,TP的实物总量分别为60.13,29.62,16.22,3.29万t/a,相应的排放浓度为20.72,10.64,5.58,1.27mg/L,畜禽养殖、化肥与有机肥施用是主要来源.一小时经济圈的铜梁县、永川区、沙坪坝区、荣昌县、合川区、大足县、大渡口,潼南县、壁山县、江北区的污染最为严重.根据等标排放量和水质指数可将重庆39个区县划分为严重污染、中度污染和轻度污染等3种类型,用以标本兼治、分类指导.  相似文献   
8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