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6篇
林业   11篇
农学   3篇
基础科学   1篇
  8篇
综合类   27篇
农作物   13篇
水产渔业   3篇
畜牧兽医   9篇
园艺   3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11.
热解油水相酸洗-烘焙二级预处理改善玉米秸秆热解特性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烘焙和酸洗都是可提升生物质品质的预处理方法。烘焙可以脱除生物质中的氧,酸洗则可有效脱除碱金属及碱土金属,而氧和AAEMs对热解油的品质和产率均具有影响。该文研究了酸洗-烘焙两级耦合预处理对玉米秸秆热解特性的影响。试验用酸液取自热解联产联供示范项目热解油的水相部分,烘焙温度选取230、260、290℃。研究发现,酸洗预处理能够有效脱除AAEMs,对K、Na、Mg脱除率分别达到97.53%、81.38%、84.86%。两级预处理能明显降低O/C;酸洗-290℃烘焙半焦相比玉米秸秆原样,O/C降低了25.32%。两级预处理能明显削弱烘焙对热解油产率的不利影响,酸洗-290℃烘焙半焦相比290℃烘焙半焦,其热解油产率提高127.66%;两级预处理显著提高了热解油中糖类的含量,同时降低了酚类和酸类的含量;对酸洗-290℃烘焙半焦,其热解油中糖类含量高达45.89%,酚类和酸类则低至9.76%和6.31%。其他化学组成如酮类和呋喃类的含量存在一定程度的下降,醛类含量则有小幅度的提升。该文提出的利用热解联产联供示范项目热解油的水相部分对秸秆进行酸洗,并结合烘焙的两级预处理方法可为对生物质热解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比较了5个夏玉米品种在冀东地区适应性。结果表明:先锋32T24产量最高,但易倒伏;高优1号和郑单958综合性状较好,适宜本地区种植;登海3707和燕202产量较低,不适宜本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13.
为了研究既能减轻杏树花期低温伤害而又无毒无害的化学防寒手段,就巴巴安在杏树花期的抗寒作用进行了室内试验,并就巴巴安对杏树坐果率的影响情况进行了田间试验。室内试验以凯特杏半开花朵为试材,以室温下无巴巴安处理为对照,设巴巴安的浓度分别为0、10、50、100、150、200 mg.L-1,试材处理后置于0℃恒温箱中培养4 h;田间试验以7年生张公园、骆驼黄、凯特品种为试材,以喷清水为对照,设巴巴安的浓度分别为2、10、50、100 mg.L-1,于初花期喷施。室内试验结果表明:0℃低温对杏花有严重的伤害,但一定浓度巴巴安的处理可使其雌蕊形态的伤害程度明显减轻,且有降低其呼吸强度,稳定膜结构,提高雌蕊SOD、POD活性,降低MDA含量的作用。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喷施一定浓度的巴巴安可以极显著地提高供试品种的坐果率,但不同品种的适宜浓度有别。综合试验结果表明:巴巴安可以用作减轻杏树花期低温伤害、提高杏花产量的化学手段。  相似文献   
14.
燕山板栗营养品质的模糊综合评价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为了给华北地区选育优良板栗品种提供理论依据,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对燕山和山东板栗的营养品质进行了测评,结果表明:被测评的各品种板栗的单粒质量、蛋白质含量、维生素C含量、可溶性糖含量、淀粉含量、糊化温度的差异极显著;其支链淀粉含量、直链淀粉含量和还原性糖含量的差异不显著。通过建立各指标的线性隶属函数,根据最大隶属原则进行品质排序,确定出燕山短枝、短雄、垂枝栗1号、燕昌、遵达栗等品种为优质品种;同时发现,糊化温度和板栗品质的排名呈现极显著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5.
16.
农业类高校的教育发展过程中,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无法满足当前的时代发展需求,教师应 该遵循时代性、创新性的教学原则,积极采用网络教学形式,从根本上提升农业类高校的教育工作质 量。  相似文献   
17.
考试是教学工作的重要环节,是考核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评价教师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但原有考试模式存在很多弊端,尤其对于作物栽培学这种专业课程来说,传统的考试模式对督促学生的学习和检测教师的教学效果极为不利。在当今素质教育蓬勃发展的时期,作物栽培学课程考试也应该不断的进行改革,调动教学双方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能够掌握基本知识,能够理论联系实际,达到培养高级知识型人才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自2018年8月3日非洲猪瘟病毒(ASFV)在中国被发现并确诊以来,已在全国范围内传播并持续流行,成为地方性流行疾病。这种疫病的影响巨大,它持续挑战着兽医专业人员,同时也增大了养猪业的风险。文章叙述了如何在一个猪场使用检测和清除方法,清除ASFV感染阳性猪群和实施局部清群,并最终成功地控制了ASF的暴发。  相似文献   
19.
2019年4-5月在重庆市长寿区桃花河开展了人工鱼巢试验,探讨了人工鱼巢的增殖效果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显示,监测期间6个投放点人工鱼巢共采集到鱼卵11批次,出现3次产卵高峰。1、2、3、4、5、6号投放点人工鱼巢粘附鱼卵总数分别为12074粒、74207粒、360563粒、187472粒、131026粒和210854粒,其中,鲤占28.69%、鲫占31.96%、红鳍原鲌占39.35%。按照鱼苗的野外成活率5%估算,人工鱼巢可增殖10843尾鲤、12079尾鲫、14873尾红鳍原鲌。单因素方差分析表明,人工鱼巢的附卵均数在不同投放点间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在不同产卵批次间则存在显著性差异。Pearson 相关性分析表明不同投放点人工鱼巢粘附的鱼卵数与水温、溶解氧相关。研究结果可为保护渔业资源多样性和制定重要生境的修复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神农溪作为“引江补汉”工程的比选调水源头之一,维持其良好水质状况具有重要意义。而作为反映水环境质量重要指标的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则又受到三峡季节性蓄水倒灌的影响,辨识神农溪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时空变动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有利于对浮游植物采取有针对性的防治措施。本研究于2016年5月(低水位运行期)和10月(高水位运行期)沿神农溪上游至下游江段开展了调查,采用数量生态学方法研究了神农溪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时空变动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显示:浮游植物种类数5月比10月略低,但均以绿藻门、硅藻门和蓝藻门种类为主;浮游植物密度5月在各个采样站点间呈波动分布特征,而10月从河口区到上游回水变动区呈纵向梯度分布特征;两次采样的优势种均以富营养型水体指示藻类为主;两次采样的群落结构空间分布特征存在较大差异,但均不显示明显的沿河流纵向梯度分布特征;影响浮游植物空间分布的最重要环境因子5月为高锰酸盐指数,而10月则为浊度;浮游植物主要种类的空间差异性与所处采样点环境因子的浓度梯度差异以及藻类自身生物学特征明显相关。该研究结果可为神农溪水环境保护提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