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1篇
基础科学   1篇
  14篇
综合类   51篇
农作物   3篇
畜牧兽医   6篇
园艺   6篇
植物保护   9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介绍美国农业部(USDA)农产品的检测体系及其职能工作,着重介绍食品安全检验(FSIS)局和农业市场局(AMS)的实验室体系。分析其实验室体系设置和工作特点,结合中国农业部农产品质检体系的现状,提出我国农产品质检体系应该从体系建设和信息通报机制等方面进行优化的建议。  相似文献   
82.
施肥对土壤及黄瓜中稳定性氮同位素丰度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研究不同肥料配施对土壤、黄瓜及其叶片中稳定性氮同位素丰度(1δ5N‰)及硝酸盐和硝酸还原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配施有机肥比例的降低,黄瓜中1δ5N呈现先低后高再低的趋势;各处理单施化肥初期时黄瓜中1δ5N与有机肥60%和40%配施处理间差异显著(P0.05),中期时与有机肥60%、40%配施处理及对照间的差异显著(P0.05),末期时与有机肥60%配施处理间有差异(P0.05),与其他不同配施时差异不显著(P0.05);相同处理的不同采摘时期黄瓜中1δ5N差异不显著(P0.05)。不同处理时叶片与黄瓜间的1δ5N呈正相关(r=0.9836),其1δ5N主要受不同肥料配施处理的影响。随着有机肥比例的降低,黄瓜中硝酸盐含量逐渐降低,与黄瓜中1δ5N间的线性相关性差(r=0.6568);而叶片中硝酸还原酶活性逐渐提高,其中对照处理、100%、80%和60%有机肥处理时与叶片中δ15N丰度呈正相关(r=0.9187);60%、40%、20%有机肥和100%化肥处理时与叶片中1δ5N呈负相关(r=-0.9773)。总体来看,可以初步利用1δ5N作为标记来区分有机肥和化肥种植的黄瓜,但需要进一步研究1δ5N在作物中的分馏和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83.
杨梅农药使用与监管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了杨梅生产中病虫害、生产与登记用药不符、限量标准不足、违规使用农药等问题,提出防止杨梅落果、烂果、果蝇的用药建议,杨梅中推荐登记的农药清单,提出杨梅限量标准制定建议,以及杨梅中农药监测清单,以期从生产和监管两个方面提升杨梅质量安全。  相似文献   
84.
总结特色农产品全产业链安全风险管控(“一品一策”)行动的研究内容、进展、成效,明确特色农产品质量安全潜在的风险隐患,开展农药多残留联合风险评估、绿色防控、新农药及技术、投入品快速检测、贮藏及“一品一策”技术,研制发布了特色农产品团体标准,建立了“风险评估、技术研究、管控对策”相结合的“一品一策”管控机制,建立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精准管控、科学管控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85.
为全面了解浙江省葡萄产业现状与质量安全现状,从影响葡萄质量安全的主要危害因子着手,分析了近年来浙江省葡萄现状和葡萄质量安全风险隐患及来源,虽然总体膳食风险可控,但浙江省葡萄存在农药使用品种多、农药残留检出合规性差、植物生长调节剂使用不合理等问题,最后提出了进一步继续完善浙江省葡萄质量安全建设的建议及措施,为葡萄质量安全分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6.
通过对槽料和湖羊组织样品中农药残留的分析,发现槽料中存在农药残留的污染,且含有中药渣的槽料中农药残留水平高于不含中药渣的槽料。对应的湖羊羊肉和羊肝中农药残留分析结果显示,在饲喂中药渣中的羊肉和羊肝中检测出部分农药,且氯氟氰菊酯和三唑酮在羊肝样品中存在超标现象。因此,针对中药渣育肥湖羊,需关注药渣中的农药对湖羊组织产品的安全影响。  相似文献   
87.
应用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技术,是发展绿色有机蔬菜生产的一项主要技术措施,从适用范围、原料选择、高温发酵、基质处理、基质配制、质量控制、栽培槽制作、基质装填、供水系统、养分调剂等方面介绍了适宜农户小规模生产的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的基质配制及田间应用技术。  相似文献   
88.
为探明蔬菜中残留的三唑类杀菌剂可能存在的累积性膳食摄入风险,本研究基于蔬菜样品检测获得的三唑类杀菌剂残留数据,分析了来自江苏省、浙江省、上海市、安徽省及福建省 5 个地区的 1612 批次蔬菜样本中 8 种三唑类杀菌剂的残留分布,并采用相对效能因子法以及概率评估方法的蒙特卡罗 (Monte Carlo) 模拟技术和 Bootstrap 抽样技术,对目标人群通过蔬菜摄入三唑类杀菌剂的累积急性及慢性暴露风险进行了评估。结果显示:检出较多的农药及产品组合为芹菜和西红柿中的苯醚甲环唑,检出率分别达到 23.1% 和 20.4%,其他检出率较高的农药还有三唑酮、戊唑醇、氟硅唑、烯唑醇、丙环唑、抑霉唑及腈菌唑。各类蔬菜中,黄瓜中三唑类杀菌剂残留对不同人群累积暴露量的贡献率最大,为 50%~70%。在第 97.5 百分位点处,蔬菜中残留的三唑类杀菌剂对各年龄段人群的累积慢性暴露量均低于慢性参考剂量 (ADI),其中 0~35 个月婴幼儿的累积慢性膳食摄入风险商 (%ADI) 值最高,平均为 34.6%,但仍低于100%;在第 99.9 百分位点处,蔬菜中残留的三唑类杀菌剂对各年龄段人群的累积急性暴露量均低于急性参考剂量 (ARfD),0~35 个月婴幼儿的累积急性膳食摄入风险商 (%ARfD) 值最高,平均为 51.7%,但也低于100%。研究表明,江苏、浙江、上海、安徽及福建 5 个地区蔬菜中三唑类杀菌剂残留的累积急性及慢性膳食摄入风险皆在可接受范围内。  相似文献   
89.
为探明葡萄中常用的几种防治绿盲蝽农药的残留规律和膳食风险,开展3种常用农药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甲维盐)、噻虫嗪和啶虫脒在葡萄中的残留动态及膳食风险研究。结果表明,甲维盐、噻虫嗪、啶虫脒在葡萄中的降解均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且使用14 d后均可降解至农药最高残留限量(MRL)值以下。3种农药在降解14 d的残留量的膳食风险评估结果表明,3种农药的慢性风险、急性风险和全膳食风险均小于100%,说明按照推荐的使用方法所选3种试验农药使用14 d后膳食风险较低,可以推荐用于绿盲蝽的防治,推荐安全间隔期为14 d。  相似文献   
90.
芦笋是一种高档而名贵的蔬菜,定植后第3年才进入盛产期;种植前期产量低收益少。利用芦笋定植前期根系较小、行距较宽和娃娃菜株型小、根系浅的特性,在芦笋定植当年进行“芦笋+娃娃菜”间作生产,可提高土地利用率和早期收益。我们基于临泽县当地种植专业合作社的生产实践,从茬口安排、品种选择、育苗、整地覆膜、灌溉系统配备、定植(移栽)及田间管理等方面总结了河西走廊灌区芦笋+娃娃菜间作栽培技术,为河西灌区芦笋-娃娃菜间作栽培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