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3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3篇
农学   15篇
  11篇
综合类   96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不同施氮量对云烟85烤烟品种生长及产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寻求云南省主栽烤烟品种云烟85的最佳施纯氮量。[方法]在玉溪地区选择肥力较高的田块,设置3种施氮量(施纯N 60、120和180 kg/hm2),研究不同土壤氮水平对烤烟品种云烟85生长、烟叶产质量及工业可用性的影响。[结果]随着施氮量的增加,烟株的长势越好,烟叶产量也呈上升趋势;其产值、上等烟比例,中上等烟比例以施纯氮量为120 kg/hm2的烟叶最好,分别比施纯氮量60和180kg/hm2的处理高出57.0%、41.4%、15.4%和12.9%、20.1%、7.9%;从烟叶的内在化学成分和单体烟叶评吸结果来看,也以该处理的相对最协调。[结论]综合考虑烟叶的经济效益和工业可用性,在该试验条件下,云烟85的最佳施纯氮量为120 kg/hm2。  相似文献   
52.
为探讨钾肥对高硼毒害的缓解效应,以烤烟品种K326为材料,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了不同施钾量对高硼植烟土壤烤烟干物质量、经济效益及烟株内硼、氮、磷和钾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高硼土壤会显著增加烟株各部位硼含量,显著降低烟株内氮、磷、钾含量,干物质量以及经济效益;在高硼土壤下,施钾肥能够显著提高烟株干物质量和经济效益,抑制烟株对硼的吸收,促进氮、磷和钾的吸收。烟株内硼、氮、磷、钾之间存在显著的相互关系,其中钾与硼呈显著负相关,与氮、磷呈显著正相关。本试验条件下,高硼植烟土壤最佳施钾量为420 kg/hm2。  相似文献   
53.
不同锌肥水平对烤烟光合特性和产量及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探究不同锌肥水平对烤烟光合特性和产量及质量的影响,以烤烟K326为研究对象,采用双曲线修正模型对光响应曲线进行拟合,得出了烟株成熟期中部叶的光响应特征参数。通过分析拟合出的光和特征参数和产量及质量的对比,选出适宜当地的锌肥施用水平。结果表明,随着锌肥适量的增施,光合特征参数有所上升,烤烟叶片的光合能力和产量及质量均有明显的提高,但当锌肥过量时光合特征参数反而下降,产量及质量反而降低。因此,本试验条件下,锌肥施用量为15 kg/hm~2处理能较为显著地提高烤烟的光合特征参数和产量及质量。  相似文献   
54.
烤烟新品种PVH19的种植密度产质量效应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以烤烟品种PVH19为试验材料,研究23500株/ hm2、20250株/ hm2、18000株/ hm2及16500株/ hm2 4种不同种植密度对其生育期、农艺性状、质量、产量等方面的影响。结果表明:种植密度对烤烟生育期影响不大,在16500~23500株/hm2范围内,随着密度的增加,烤烟株高、有效叶数、叶面积系数、节距增加,茎围、叶片长宽、单叶重减小;总糖、还原糖含量增加,烟碱、总氮、蛋白质含量下降。当种植密度为16500株/hm2时,PVH19达到优质适产,上等烟比例及产值最高,分别为47.43%和38680.95元/ hm2,且内在化学成分的协调性较好。  相似文献   
55.
为探究烤烟根系分泌氨基酸的差异,以对烟草黑胫病不同抗性的4个烤烟品种[云烟87(Ⅰ)、K326(Ⅱ)、NC102(Ⅲ)、红花大金元(Ⅳ)]为材料,采用盆栽试验,通过高效毛细管区带电泳法测定各品种根际土、非根际土、植物根系及叶片中的氨基酸组分及质量分数。结果表明,各品种共检出组氨酸、赖氨酸、色氨酸、苯丙氨酸、缬氨酸、苏氨酸、脯氨酸、丝氨酸、丙氨酸和甘氨酸10种氨基酸。其中,叶片和根系氨基酸质量分数均较高,根际土和非根际土较低;在根际土和非根际土中,赖氨酸、苯丙氨酸、苏氨酸、脯氨酸和甘氨酸质量分数在感病品种(Ⅲ、Ⅳ)中较高,而在抗病品种(Ⅰ、Ⅱ)中较低;在根际土中,氨基酸总量顺序为:ⅣⅢⅠⅡ,在非根际土中,氨基酸总量顺序为:ⅢⅣⅠⅡ,均表现为感病品种高于抗病品种,在根系中,品种Ⅳ氨基酸总量最高,达6 359.195μg/g,在叶片中,品种Ⅰ、Ⅱ氨基酸总量较高,品种Ⅲ、Ⅳ中较低。表明烤烟在生长过程中,部分氨基酸可通过根系分泌至根际环境,分泌的氨基酸种类及质量分数因烤烟品种不同而不同,其中,感病品种的分泌总量高于抗病品种。  相似文献   
56.
烟叶烘烤中淀粉酶和淀粉磷酸化酶的活性测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探讨烘烤过程中烟叶淀粉降解酶活性的测定方法,将烘烤过程中的烟叶样品研磨、离心得到酶粗提液,然后采用3,5-二硝基水杨酸比色法测定淀粉酶活性;采用无机磷比色法可测定淀粉磷酸化酶活性。用考马斯亮兰G-250法可测定2种酶蛋白含量。结果表明,2种测定方法测定结果较准确,较客观地反映了烘烤过程中2种酶的实际活性,且简便易行,一般实验室即可完成。  相似文献   
57.
烤烟大田生长期烟叶中淀粉合成的酶活性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K326、红花大金元(HD)2个烤烟品种在云南常规施肥情况下烟叶中ADPG焦磷酸化酶、淀粉合成酶、Q酶活性的变化及可溶性总糖、还原糖和淀粉含量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K326,HD的ADPG焦磷酸化酶、淀粉合成酶活性在移栽后第40d开始升高,都在生理成熟期第90d达到高峰,以后迅速下降。2个品种的Q酶活性高峰在移栽后80d出现,但2个品种的Q酶活性变化规律不一致。K326的Q酶活性移栽后第60d开始先下降,65d以后迅速上升,移栽后80d达到高峰后又下降IHD的Q酶活性移栽后第柏d开始一直上升,移栽后第80d达到高峰后缓慢下降。2个品种可溶性总糖、还原糖含量都在移栽后第40d迅速升高,持续稳定20d以后下降,移栽后90d又迅速上升。2个品种淀粉含量都在移栽后60d上升,在生理成熟期达到最高(HD在移栽后90d,K326在移栽后110d)。  相似文献   
58.
烤烟淀粉代谢及对烟叶香吃味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综述了烤烟叶片淀粉和蔗糖合成的场所、途径以及二者之间的相互转化以及调控;影响烤烟淀粉含量的主要因素;淀粉及代谢产物对烤烟香吃味的影响。  相似文献   
59.
用堆捂腐熟的药渣和玉米秸秆完全替代烤烟漂浮育苗基质中的草炭,形成9个基质配方。通过与成品商用基质进行对比育苗试验,开展了用腐熟药渣和玉米秸替代草炭作烟草漂浮育苗基质的可行性研究。结果表明:用药渣和腐熟玉米秸来代替草炭作烤烟漂浮育苗基质是完全可行的;粗药渣60% 细药渣20% 珍珠岩20%和细药渣60% 腐熟玉米秸20% 珍珠岩20%的二个替代处理的综合育苗性能与对照最为接近,基本具备了作为烤烟漂浮育苗基质的条件,所育烟苗均能达到壮苗标准要求,但烟苗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的协调程度还不及对照,这一点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加以改进。  相似文献   
60.
以红花大金元烤烟品种为材料,采用盆栽接种法研究了供氮水平(分别为N 71、142、213和284 mg /kg)对烟株感染黑胫病前、后体内多酚氧化酶(PPO)、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和总酚、类黄酮、可溶性糖、游离氨基酸、总氮等生理物质含量及黑胫病发病情况的影响。结果表明: 1)烟株接种后5和15d时体内多酚氧化酶(PPO)和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以及总酚、类黄酮、可溶性糖、游离氨基酸、总氮等生理物质含量均有高于同期未接种烟株的趋势,且不同供氮水平下趋势一致。2)接种当天及接种后5、15d,接种和未接种烟株体内总氮和游离氨基酸的含量均以高氮处理大于低氮处理,而CAT活性和总酚、类黄酮、可溶性糖含量则相反;高氮和低氮处理间差异显著;而PPO活性则以施N 142和213 mg/kg 处理显著高于施N 71和284 mg/kg处理。3)高施氮量下,烟株接种黑胫病后的发病率和病情指数呈现出较高的现象。上述表明,氮营养不仅影响着烟株初期(即接种病原前)的抗性,而且影响着诱发抗性(即接种病原后诱发的抗性)的强弱;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不同施氮量烟株黑胫病病害发生的差异。说明调控施氮量可以有助于增强烟株抗性,减少黑胫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