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1篇
农学   1篇
基础科学   6篇
  6篇
综合类   18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16篇
园艺   3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0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5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4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正> 文水县是我省目前最大的金针菇栽培基地,栽培者有1200多户,年产鲜金针菇60多万 kg;有40多户加工金针菇罐头,年产10万多箱。1991年10月底,我们对该县金针菇的栽培和加工状况进行了4天考察。现就发现的问题,提几点改进意见。1 严防杂菌污染考察中明显看出,越是栽培年限长的户,杂菌污染越严重。其原因主要是防杂菌观念淡薄,对污染物清除不彻底。这个问题非常严峻,如此下去,几年以后就难能再种菇了,为此,提供10条措施:  相似文献   
62.
<正> 管涔山位于吕梁山脉北端,海拔1289~2787m。植被垂直分布依次为亚高山草甸带、针叶林带、针阔叶混交林带和农田水域带。主要树种为云杉,落叶松及少量-油松、杨、桦,栎与灌木等60余种,草本植物  相似文献   
63.
凤尾菇是近年来国外广泛栽培的一种食用菌,因其形状象凤尾而得名。它学名是Pleurotus sajor-caju。其营养丰富,蛋白质含量高于糙皮侧耳、双孢蘑菇、香菇和草菇,含有人体必需的八种氨基酸。它的生活力很强,在稻草、棉籽壳、茶渣等多种培养料上都能生长,栽  相似文献   
64.
朝鲜栽培双孢蘑菇开始于1963年初。蘑菇栽培面积迅速增加,1967年菇床面积比1965年增加了十倍。随着栽培面积的增加,由于缺少混合肥料、技术条件,以及采用劣质菌种和菇房不足等,致使蘑菇栽培屡遭失败。通过实践和改进制种技术,  相似文献   
65.
金针菇,其营养价值及市场需求,已上升为主要栽培菇种.为了提高产量和品质,有必要研究其栽培方法.栽培金针菇一般是采用瓶栽,瓶栽虽然有用料经济、生物学效率高的优点,但是装料、搬运、套简管理等都较费工,在手工操作下不便于大规模栽培.为此,我们进行了改进栽培方式的研究.  相似文献   
66.
【目的】昆虫气味受体(odorant receptors, Ors)在其发挥嗅觉识别过程中采用的是配体门控离子通道信号传导机制,这一离子通道是由一个特定的共受体与一个普通气味受体结合为异源二聚体而形成的。其中,气味共受体(odorant receptor coreceptor, Orco)是一个十分独特的家族,在不同种类昆虫中高度保守,并在调控昆虫的嗅觉行为方面发挥关键作用。论文在对中华蜜蜂(Apis cerana cerana,简称中蜂)工蜂Orco研究基础之上,进一步探讨雄蜂Orco的表达特性。【方法】采集中蜂1日龄雄蜂的触角、头(去除触角)、胸、腹、足5部分组织,以及不同发育阶段的幼虫、蛹及成蜂触角。提取各样本的总RNA,利用real-time quantitative PCR(qPCR)技术鉴定Orco在雄蜂不同组织及不同发育时期的表达谱;采集1日龄雄蜂触角制备冰冻切片,合成地高辛标记的寡核苷酸探针,利用原位杂交技术对Orco在雄蜂触角中的表达进行细胞定位分析。【结果】qPCR分析结果表明,Orco转录本在不同组织中的表达量表现为触角>头>足>腹>胸,其中触角表达量约为头部的100倍;Orco在雄蜂不同发育阶段均有表达,其中幼虫期和蛹期表达量较低,羽化后开始逐渐升高,性成熟后维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此外,结合前期工蜂荧光定量试验数据,分析得到Orco在雄蜂触角中的表达量极显著高于工蜂触角表达量(P<0.01)。原位杂交结果显示,Orco阳性杂交信号大量表达于雄蜂触角的板型感器和毛型感器的神经元细胞中。【结论】气味受体基因Orco在中蜂雄蜂的触角中大量表达,且在性成熟后表达量达到高峰。结合前期研究结果,推测Orco在中蜂中是偏雄性表达的。  相似文献   
67.
68.
为了研究ZD制剂的作用机制,试验选择20匹健康蒙古马,将15匹造模后随机分为三组,即试验药物组、阳性药物组和阴性对照组,每组5匹,另5匹设为空白对照组。试验药物组给予ZD制剂进行治疗,阳性药物组给予按摩乳,阴性对照组给予空白膏,药物用法用量同试验药物组,每天1次,连续用药15 d;空白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治疗期间分别检测各组马匹血清中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和乳酸(LA)含量。结果表明:与空白对照组相比,试验药物组马匹血清中SAA含量在试验第1,3天极显著升高(P0.01);与阴性对照组相比,试验药物组马匹血清中SAA含量在试验第1,3天极显著降低(P0.01),在试验第5天显著降低(P0.05);与阳性药物组相比,试验药物组马匹血清中SAA含量在试验第3天显著降低(P0.05)。与空白对照组相比,试验药物组马匹血清中LA含量在试验第1,3天极显著升高(P0.01),在试验第5天显著升高(P0.05);与阴性对照组相比,试验药物组马匹血清中LA含量在试验第1,5,7天显著降低(P0.05),在试验第3天极显著降低(P0.01);与阳性药物组相比,试验药物组马匹血清中LA含量在试验第3,5,7天显著降低(P0.05)。说明ZD制剂可降低模型马炎症急性期血清SAA和LA的含量,减缓损伤部位的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69.
为研究上皮钙粘蛋白(E-cadherin)在不同繁殖周期牦牛输卵管不同部位中的表达差异,本研究采集卵泡期、黄体期和妊娠期无临床病理表现的母牦牛(3~6岁)输卵管伞部、壶腹部和峡部的样品,将不同繁殖周期输卵管分别按照伞部、壶腹部和峡部分为9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和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bl...  相似文献   
70.
正红外热成像仪自20世纪60年被代引入临床医学,近年发展迅速,并应用于疼痛评估等多个领域。在过去的20年内,红外热成像作为超声和骨扫描的补充手段,应用于诊断跛行、背疼、骨关节炎、肌腱炎、舟骨疾病等炎症导致的温度变化的工具~([1])。无论是单独使用,还是配合跛行诊断中的神经封闭、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