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2篇
基础科学   55篇
  10篇
综合类   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面向精准农业的农田土壤成分实时测定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6,他引:1  
为了开发土壤成分田间实时测定仪,在分析土壤养分实时测定需求的基础上,归纳了土壤主要成分测试项目及常规化学分析法、基于光电分色和电化学传感器测定法、土壤电导率间接测定法,重点对近红外光谱分析法测定土壤成分的基本原理、实验室研究、仪器原型开发和田间试验结果等进行论述。所阐述的方法、仪器原型和提出尚需解决的几个科学问题,对研究、开发土壤成分实时测定仪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2.
我国植保机械常用喷头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植保机械常用喷头的研究与生产跟不上农药的研究发展,是造成我国植保机械性能落后的主要原因之一。开展常用植保喷头的分析研究将为今后植保喷头的研制提供有力依据,对提高喷头的制造质量和研发新产品、尽快实现我国农业机械化等都具有重要意义。为此,详细阐述了植保机械常用喷头的研究现状,重点分析了当前喷头研究与生产中存在的问题,指出了科研条件落后和基础研究不足是我国植保行业面临的共同问题;植保用喷头品种少,规格单一,同型号喷头间性能差异性大,没有标准化、系列化、成套化,故而加工质量得不到保证,这是制约我国植保机械进一步发展的最大障碍;最后,给出了改进我国植保常用喷头的几点建议,同时对未来植保机械常用喷头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43.
基于小波变换的农业图像增强方法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国内外有关果品、植物、昆虫等农业图像处理大都采用常规的方法,这些方法要么仅在时域要么仅在频域,而不能同时在时域和频域分析图像,且不具有多分辨率特性。该研究应用小波变换这一新理论、新方法,深入开展农业图像增强方面的研究工作。将小波变换应用于低对比度的仙客来图像、橙子剖面图的增强,设计了加强低频弱化高频、增强低频合并原图像两种算法,解决了传统的直方图均值化、对数变换以及LoG Filter等方法不能较好地使图像增强的问题;又将小波变换应用于含有皱褶及裂纹的红枣图像的增强,通过加强高频弱化低频,很方便地使得红枣的裂纹和皱褶更加明显,便于分级与检测。结果表明基于小波变换的农业图像增强算法方便简捷、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44.
基于杂交小波变换的农产品图像去噪算法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针对现有图像去噪方法去噪效果不明显、易丢失细节特征等缺陷,提出了一种基于杂交小波变换的农产品图像去噪算法。该方法综合了小波去噪能较好保留图像细节特征和Wiener滤波器可得到最优解的优势,分别以经小波变换、Wiener滤波处理后的图像作为杂交小波变换初始种群的父本和母本,并以最大类间方差作为适应度函数来评价个体的优劣,通过杂交和变异操作实现基因重组,提取出小波变换与Wiener滤波在图像去噪中的优势基因;经过有限次的杂交代数最终得到兼有父本和母本优势的子代图像。试验中用红枣和小麦图像对算法进行测试,去噪后红枣和小麦的图像峰值信噪比(PSNR)分别为178.44和183.24,好于邻域平均法(176.76和175.16)、中值滤波法(174.79和173.13)、维纳滤波(172.75和173.48)和高斯滤波(167.50和165.60)等常规去噪方法,并且在视觉效果上同时兼有噪声低和边缘清晰等优点,表明该方法用于农产品图像去噪是有效的、可行的。  相似文献   
45.
为探索丘陵山地无人车振动特性,以丘陵山地无人车为研究对象,进行了振动特性试验。在无人车车体选择11个测试点,设计6组试验方案,综合分析测点位置、发动机油门大小和路面不平度对无人车振动特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测点3(车架左前部)是无人车整车最合适安装传感器位置,在无人车正常行走、油门1/2位置、挂1档工况下,加速度最大值为47.4 m/s2,加速度最小值为-50.36 m/s2,加速度平均幅值为5.092 m/s2,加速度有效值仅为6.864 m/s2,说明该测点振动表现稳定;其他合适的测点为测点4和测点9。发动机油门大小对于加速度最大值、加速度最小值、加速度平均幅值、加速度方根幅值、加速度有效值均有显著影响,同一测点下,油门1/2和油门3/4相比较初始油门,加速度平均幅值增大297.1%和322.8%。路面不平度对于无人车振动有显著影响:在水泥路面上,无人车底盘加速度值最小,而在沙壤土、黏土和干沙土三种路况下,底盘加速度值分别增加81.23%,77.91%和1.31%。同时提出降低发动机高频振动、增加阻尼、传感器工作时降低行驶速度等减振措施。  相似文献   
46.
综合模式分量能量及时频域特征的柴油机故障诊断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柴油机缸盖振动信号中包含着丰富的柴油机工作状态信息,利用缸盖振动信号诊断柴油机工作状态是一种有效方法。鉴于缸盖振动信号非平稳性的特点,该文提出用经验模式分解方法对获取的信号进行分解,选取前三阶的模式分量近似代替原信号,用模式分量的能量百分比、重心频率和重心幅值、偏度、峭度、方差等构成柴油机工作状态特征向量,基于支持向量机对实测的柴油机故障进行诊断分类,诊断的正确率达到92%以上,验证了方法的可行性。该研究也可为其他机械设备的故障诊断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7.
基于改进YOLOv5m的采摘机器人苹果采摘方式实时识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准确识别果树上的不同苹果目标,并区分不同枝干遮挡情形下的果实,从而为机械手主动调整位姿以避开枝干对苹果的遮挡进行果实采摘提供视觉引导,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YOLOv5m面向采摘机器人的苹果采摘方式实时识别方法。首先,改进设计了BottleneckCSP-B特征提取模块并替换原YOLOv5m骨干网络中的BottleneckCSP模块,实现了原模块对图像深层特征提取能力的增强与骨干网络的轻量化改进;然后,将SE模块嵌入到所改进设计的骨干网络中,以更好地提取不同苹果目标的特征;进而改进了原YOLOv5m架构中输入中等尺寸目标检测层的特征图的跨接融合方式,提升了果实的识别精度;最后,改进了网络的初始锚框尺寸,避免了对图像里较远种植行苹果的识别。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改进模型可实现对图像中可直接采摘、迂回采摘(苹果上、下、左、右侧采摘)和不可采摘果实的识别,识别召回率、准确率、mAP和F1值分别为85.9%、81.0%、80.7%和83.4%。单幅图像的平均识别时间为0.025s。对比了所提出的改进算法与原YOLOv5m、YOLOv3和EfficientDet-D0算法在测试集上对6类苹果采摘方式的识别效果,结果表明,所提出的算法比其他3种算法识别的mAP分别高出了5.4、22、20.6个百分点。改进模型的体积为原始YOLOv5m模型体积的89.59%。该方法可为机器人的采摘手主动避开枝干对果实的遮挡,以不同位姿采摘苹果提供技术支撑,可降低苹果的采摘损失。  相似文献   
48.
论《农业机械运行安全技术条件》等标准存在的问题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从解决生产实际中暴露的问题出发,利用手工计算和计算机编程计算,发现按国家标准《农业机械运行安全技术条件(谷物联合收割机)(GB16151.12—1996)》和机械行业标准《谷物联合收割机产品质量分等(JB/T51190—1997)》的要求拧紧螺纹紧固件时,会发生螺栓强度不足的问题,表明这两个标准规定的扭紧力矩偏大。作者提出,螺纹紧固件扭紧力矩的大小不应与螺栓的公称直径和螺栓材料的性能等级有关,其大小应根据能保证工作零部件正常、安全、可靠地工作来决定,并建议有关部门尽快修订。  相似文献   
49.
马铃薯是世界第四大粮食作物,我国陕甘宁地区是马铃薯主产区之一,但该地区干旱少雨.为了保持土壤水分,农学专家结合当地实际研究出一种"早覆膜—膜上穴播"的马铃薯种植模式,解决了播种期土壤水分不足的"卡脖子旱"问题.为此,基于农机与农艺相结合,在分析该种植模式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种膜上马铃薯开穴、播种、对穴覆土一体机,并进行了...  相似文献   
50.
基于小波变换的红枣裂沟的多尺度边缘检测   总被引:9,自引:6,他引:3  
红枣裂沟的检测是红枣外观品质实现自动评判的难点。为有效检测红枣裂沟,采用了基于小波变换的多尺度边缘检测和数学形态学相结合的方法,该方法具有良好的检测红枣图像局部突变的能力,还可以结合多尺度信息进行红枣裂沟的检测。该方法首先利用多尺度小波函数,对红枣图像进行处理得到灰度梯度局部极大值点,然后利用概率密度法或局部自适应法确定出低高阈值;并分别用低高阈值对局部极大值点进行分割,得到相应边缘点;最后通过数学形态学的连通方法和腐蚀运算得到检测结果。试验结果表明,采用基于小波变换的多尺度边缘检测和数学形态学相结合的方法检测红枣裂沟,可以得到更加连续、光滑(完整)、单像素宽的边缘链图像,提高了检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