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1篇
农学   6篇
基础科学   1篇
  1篇
综合类   27篇
农作物   27篇
畜牧兽医   2篇
园艺   1篇
  2024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31 毫秒
51.
菌根真菌对华石斛幼苗生长及光合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探索菌根真菌在华石斛栽培和保育中的应用,将从野生华石斛分离获得的5株内生真菌接种华石斛组培苗和盆苗.结果表明:真菌能够成功侵入华石斛根内形成菌根;供试菌株能不同程度地提高华石斛幼苗成活率,生物量及促进华石斛幼苗根系生长;并能提高华石斛幼苗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Pn)和气孔导度(Gs),进而提高其光合性能.综合来看,对组培苗生长和光合性能促进作用较为突出的菌株为S7、S9、S12,对盆苗作用效果较为明显的是S3、S9、S10菌株.因此,这几株菌根真菌对华石斛的人工繁殖、栽培和保育具有实际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2.
低磷胁迫对不同水稻品种根系形态和养分吸收的影响   总被引:35,自引:3,他引:35  
以耐低磷品种大粒稻、莲塘早3号和低磷敏感品种沪占七、新三百粒为材料,采用砂培,测定常磷(10 mg/L)和低磷(0.5 mg/L)两个磷水平下,根系形态、同化物分配、矿质元素吸收、离子吸收耗能的品种差异。实验结果表明,低磷胁迫下,耐低磷品种的总根数、总根长、总根表面积、侧根长、侧根数及侧根密度均明显增加,而低磷敏感  相似文献   
53.
研究海南西部冬季大棚番茄的生长及产量形成规律,结果表明:大棚内因光照不足。番茄易徒长;且叶面积及叶绿素含量降低,开花数减少,座果率及产量下降,果形变异增大。并初步证明此种大棚不宜在海南西部冬季种植喜光性番茄作物。  相似文献   
54.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槟榔各生育期座果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海南槟榔为材料,采用不同浓度水平配比于槟榔花期、花果期、果期分别喷施的方法,研究IBA、GA、云大-120三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槟榔座果率的影响。结果表明:IBA250mg/L、GA30mg/L、云大-1201000mg/L这3种处理水平在提高槟榔座果率上都达到显著或极显著影响。其中,IBA250mg/L处理较对照相比,达到极显著水平,GA30mg/L、云大-1201000mg/L较对照相比,达到显著水平。而其余6种处理水平,在提高槟榔座果率上效果不太明显。  相似文献   
55.
不同中微量元素对槟榔结果与产量特征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提高槟榔产量与品质,探究中微量元素对槟榔产果的影响。采用7种中微量元素在槟榔花、果期进行喷施,测定坐果、果型及果实品质等指标。结果表明:(1)中微量元素显著促进了槟榔坐果率提高,镁在小果期及青果收获期均显著提高其坐果率;促进了槟榔单株产量提高,锌、铜对单果重量、单梭果产量的提高均有显著影响;铜使单株产量提高41.23%,达显著水平。(2)中微量元素肥改善了槟榔果品品质,铁、锰使果型比为0.8951、0.8139,更趋于饱满圆形;钙使槟榔果中纤维素含量提高,高达47.28%,铁促进槟榔果的维生素C含量提高,镁显著增加槟榔果中可溶性糖含量。(3)主成分分析得到影响产量与品质的共5个主要指标得分,锌肥对产量和品质影响极显著,综合评价得分分别为1.8299、2.4893,其次是镁肥;铜肥只提高产量,锰肥只提高品质。表明中微量元素处理可提高槟榔果产量与品质,但是不同元素作用不同,且存在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56.
为提高槟榔座果率,并研究果实内含物的变化,本试验以IBA、GA3、云大-120 3种激素对开花期的槟榔进行喷施处理,研究其结果性状与果实内含物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1)激素处理明显提高了槟榔结果数及座果率,增大了果型指数,但各激素不同浓度对不同梭上槟榔的结果数、座果率及果型指数作用效果存在明显差异;以GA3 50 mg/L对结果数,IBA 100 mg/L对座果率,IBA 400 mg/L对果型指数提高效果显著。(2)激素处理提高了果实中可溶性糖、蛋白质及纤维素含量,但对淀粉含量作用效果不明显;3种激素以云大-120对果实蛋白质、GA3对可溶性糖、IBA果实中纤维素含量作用效果显著。表明促进生长类激素处理可提高槟榔座果率并改变其内含物的积累量,但不同激素间存在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57.
为了探究白木香( Aquilaria sinensis )人工结香初期营养代谢变化规律,明确结香期白木香合理的施肥技术。以4年生白木香为研究对象,以未结香白木香植株为对照,进行人工打洞结香处理,分析结香初期白木香植株叶片、结香部位树皮以及木质部营养元素含量变化,同时测定叶片叶绿素含量变化。结果表明:1. 白木香结香初期叶片中大量元素氮、磷、钾和微量元素铁、锌养分含量呈现减少趋势,钙、镁、铜、锰元素含量上升,但只有锌、锰元素的变化达到差异显著水平;结香部位树皮氮、磷、钙、铁、锌、锰元素含量呈增加趋势,钾、镁、铜元素呈下降趋势,其中铜、铁、锌、锰元素含量变化显著;结香部位木质部氮、磷、钾、钙、镁、铜、铁、锌、锰全部呈现上升趋势,且钙、镁、铜、锰含量变化达到差异显著水平;说明结香初期植株营养元素含量变化与土壤养分相关性不显著。2. 与未结香白木香相比,结香后植株叶片营养元素含量/结香部位木质部营养元素含量比值中,氮、磷、钾、镁、铜、铁、锌元素比值显著下降,而钙、锰比值变化不显著,表明营养元素向结香部位迁移趋势明显。3. 白木香结香后叶片叶绿素含量呈上升趋势,但没有达到差异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58.
土壤水分胁迫对槟榔幼苗叶绿素荧光动力学参数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海南长蒂种槟榔幼苗为供试材料,通过控制土壤相对含水量,设置5个土壤水分胁迫水平的单因子盆栽试验,研究土壤水分胁迫程度对槟榔幼苗叶绿素荧光动力学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长期、持续处于土壤水分胁迫会抑制槟榔幼苗的PSⅡ原初光能转化效率,光合电子传递能力、PSⅡ的光化学活性,PSⅡ潜在活性和PSⅡ潜在光合作用活力。土壤相对含水量≤30%,槟榔幼苗不能持续进行有效的热耗散,但具有较高的热耗散能力。其PSⅡ反应中心会出现不易逆转的破坏。其伤害部位可能位于PSⅡ氧化传递链或PSⅡ反应中心或PSⅡ原初电子受体。  相似文献   
59.
将所有农业技术推广服务都视为具有完全相同属性的一个"黑匣子",不对其进行更为细致地分类,会降低相关研究结论的指导性。不同类型农技服务的商品属性不同,不同地域农技服务的特点也有一定差异,类型与推广主体的匹配度对推广效率有重要影响。当前农技推广的主体和受体都很多,看似很"乱",实则不然。文章认为农技服务体系正在逐步走向多元化的有序发展阶段,基于农技服务不同属性的分类,构建类型与主体相匹配的多元化农技推广服务体系,既符合当前我国农业发展需求,也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60.
兰科植物种子共生萌发需要共生真菌的参与。真菌受生境的影响,原地与异地种子萌发状况是否一致对于兰科植物保护十分重要。以华石斛Dendrobium sinense为材料,比较华石斛种子原地与实验室内播种于不同附生宿主树皮上其种子萌发情况。结果表明:(1)两者均在播种75 d后华石斛种子开始萌发,播种后135 d后附生宿主树上华石斛萌发原球茎数达到高峰,在185 d后华石斛种子萌发的原球茎数基本趋于稳定;(2)异地条件下150 d后, 部分绿色原球茎开始逐渐白化消亡;(3)碎叶蒲桃上华石斛在2种环境中均有少量种子萌发,雅加松、马蹄荷上华石斛在原地与异地条件下均无种子萌发,大叶布拉栎上的华石斛只在异地萌发,竹叶松上的华石斛种子只在原地萌发。可见,原地与异地对于华石斛萌发原球茎存在一定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