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篇
  免费   6篇
林业   36篇
  1篇
综合类   13篇
畜牧兽医   1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2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松材线虫病是一种具有高度传染性和毁灭性的重大森林病害,是我国检疫性有害生物和松林头号杀手,苍梧县是松材线虫病重型疫区,总结该县疫情防控实践及防控技术对各地疫情防控工作十分必要。本文概述松材线虫病疫情的侵染循环,汇总分析该县疫情发生情况和主要防控措施,指出松材线虫病是由松材线虫引起的病原主导型森林病害,应从疫源控制、传媒昆虫防治和康健松树保护3个方面进行防控,疫情监测和疫点封锁隔离是关键,及时全面清理枯死疫木是核心,传媒昆虫防治是辅助措施。建议加强疫情监测防控工作,严格检疫控制人为传播疫情,开展松树抗性育种,培育和保护健康松林。  相似文献   
32.
松毛虫工程治理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广西22个县(林场)106.41万hm^2松林中松毛虫灾害实施的工程治理,以封山育林、林分改造、抚育间伐等营林措施为基础,以白僵菌、苏云金杆菌、病毒、灭幼脲-Ⅲ、米螨等生物和仿生技术防治措施为主导,逐步改变松毛虫发生条件,实现持续控灾的目标。  相似文献   
33.
利用系统聚类分析方法,研究广西14个市2005年森林病虫害应施监测状况,依据应施监测状况对14个市进行聚类分析。聚类分析结果基本与广西气候与地理分区相似,与各市的森林病虫害分布与发生状况相一致,证明广西制订的森林病虫害监测任务是科学合理的。  相似文献   
34.
35.
  目的  基于感器形态、类型、数量、分布特征,探究桉蝙蛾幼虫触角及体表感器与其蛀道生活的适应性。  方法  利用扫描电镜观察桉蝙蛾4龄幼虫触角、胸部及腹部体表感器的形态特征并分类,结合测量、统计分析和等比例绘图,分析感器数量和分布特征。  结果  桉蝙蛾幼虫触角感器主要分布在鞭节末端,共有8对感器,分别是3对刺形感器、4对锥形感器和1对栓锥形感器,推测其感器类型能满足幼虫感受化学及机械刺激的需求。胸腹部体表的感器类型是Bohm’s鬃毛及刺形感器;其中刺形感器分3个亚型,基部至中部均为螺旋状;刺形感器Ⅱ型最独特,外壁具有刺状突起,推测其在幼虫的机械伸缩及防御上起作用。  结论  桉蝙蛾幼虫触角及体表感器类型与其蛀道生活相适应,该结果为桉蝙蛾幼虫寄主选择与适应研究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36.
为了校正林业有害生物GIS信息系统中的林业小班定位误差,使用配准到西安-80投影坐标中的栅格地形图,量取转换区域内均匀分布的地形地物点的西安-80坐标,实地采集这些点的WGS-84坐标,利用三维4参数模型求解从WGS-84坐标到西安-80坐标的转换参数,得到较为精准的定位坐标,在林业有害生物信息管理系统中实现比较准确的林业有害生物灾害小班定位。  相似文献   
37.
桉树蛀干新害虫--桉蝙蛾形态与生物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桉蝙蛾是近年来在广西、广东新发现严重危害桉树的蛀干害虫,本文记述了该害虫的形态特征和生物学特性,该虫在广西分布于12个市49个县,10个自治区直属国有林场,232个乡镇,危害桉树面积达2 894.42 hm2,多数个体1年完成1代,以幼虫于12月中下旬开始在受害树干中越冬,次年2-3月化蛹,4月羽化,5月上旬初孵幼虫出现,6-8月幼虫上树转移危害,1年只有1次羽化;该虫主要分布在丘陵山地,以沟谷和坡底危害较严重,主要危害1~2年生巨尾桉和尾巨桉无性系.1年生和2年生受害桉树单株材积生长量下降率分别为16.70%和24.78%.沟谷和坡底1~2年生速生桉无性系是防治的主要对象.  相似文献   
38.
由真菌类病原菌可可毛色二孢(Lasiodiplodia theobromae)感染桑树根部引起的桑树根腐病是广西蚕区桑园新发现的一种桑树根部病害。调查该病害发生与桑树树龄、桑品种及根部受根结线虫危害的关系,结果表明:桑树树龄越大,病害发生越严重;桑树对该病害的抵抗能力在品种间存在差异,桑品种抗青283和强桑1号的抗病能力较强;感染该病的桑树根部都受到根结线虫危害,但部分受根结线虫危害的桑树未见根腐病症状。研究光照对病原菌菌丝生长、分生孢子器与分生孢子形成及分生孢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光照与黑暗条件下的L.theobromae菌丝生长和分生孢子萌发无显著差异,但持续光照有利于分生孢子器形成和分生孢子产生。加强田间管理、防治根结线虫及栽培对病害抵抗能力强的桑品种,可以有效减轻这种新的病原菌引发桑根腐病的危害。  相似文献   
39.
利用2010年在南宁市林木种苗示范园、来宾市维都林场雅江分场广林九号桉树伞抖和粘板监测到的桉树枝瘿姬小蜂种群密度和温度资料研究发现:22~29.79℃是桉树枝瘿姬小蜂种群的温度危害阈限,低于10℃和高于50℃为桉树枝瘿姬小蜂的安全温度阎限,可以通过温度的上升对桉树枝瘿姬小蜂种群发生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40.
从2008年应用伞抖、粘板监测技术,2009-2011年广西雅长林场已经有6个分场的广林9号、3229桉和马尾松林发现桉树枝瘿姬小蜂成虫,尚未发现虫瘿,平均发生率47.4%,蜂害指数15.6,未达到经济阈限。提出未来雅长林场桉树枝瘿姬小蜂监测布点技术配置,指出对毗邻云、贵、川地区农户大面积种植的玉米、细叶云南松、马尾松、兰花等植物也应进行监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