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5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19篇
林业   40篇
农学   52篇
基础科学   37篇
  30篇
综合类   295篇
农作物   27篇
水产渔业   7篇
畜牧兽医   239篇
园艺   65篇
植物保护   14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32篇
  2019年   52篇
  2018年   39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54篇
  2013年   52篇
  2012年   45篇
  2011年   59篇
  2010年   54篇
  2009年   49篇
  2008年   42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33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5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31.
从1982年松材线虫传入我国以来,截至2022年底,在19个省(区、市)的701个县级行政区发现疫情,疫情发生面积151.15万hm2,病死、枯死与濒死松树数量1 040.48万株,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数千亿元,生态服务价值损失不计其数,松材线虫已成为我国林业头号检疫性有害生物。本文以松材线虫为研究对象,介绍了松材线虫形态特征、生活史、传播途径,概述了虫害发生规律及林木受害症状,并结合本地实际针对松材线虫防控策略,旨在为科学防控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32.
为探讨加拿大蓬化感作用及化感物质的释放途径,采用盆栽法研究加拿大蓬在土壤腐解过程中对两种供试植物(小白菜和番茄)的化感作用。结果表明,随土壤中加拿大蓬植株残体腐解物含量的增加,它对小白菜和番茄幼苗的植株生长、生物量的积累及叶片生长的抑制作用增大,且达到显著水平;腐解物含量增加能显著增大小白菜和番茄的细胞质膜渗透性,但对小白菜和番茄叶绿素的合成抑制作用不显著。可见,植株残体腐解是加拿大蓬产生化感作用的一种重要方式。  相似文献   
733.
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技术诊断仔猪水肿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贵州在自然地理气候、农村养蚕基础、桑树、家蚕种质资源、人力资源以及蚕茧品质等方面具有栽桑养蚕的优势条件,东桑西移在贵州的实施,对贵州蚕茧产业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动力.分析了贵州发展蚕业的优势,探讨了贵州蚕业发展的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734.
水稻抽穗扬花期耐热性的QTL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培育高产稳产、对环境钝感的优质杂交稻新组合已成为当前水稻育种的重要目标;近年高温造成水稻结实率显著下降而导致产量的严重损失,水稻耐热性的改良也日益迫切。本研究用一个籼粳交重组自交系群体构建遗传连锁图谱,图谱拟合157个SSR标记位点,覆盖水稻基因组2352.62cM,标记间平均遗传距离14.89cM。以常温和高温结实率的差值作为耐热指数,采用复合区间作图法,对水稻抽穗扬花期的耐热性进行了QTL分析,在第2、3、5连锁群上检测到3个新的耐热QTL。贡献率为:6.59%、10.72%和10.7%,联合贡献率为28.01%。  相似文献   
735.
杨莉 《农村科技》2008,(1):29-29
一、发病原因 辣椒疫病病原菌为辣椒疫霉菌,属鞭毛菌亚门霜霉目疫霉属真菌。菌呈丝状,无隔膜,生于寄生细胞间或细胞内,孢囊梗无色、丝状,孢子囊顶生,单胞,卵圆形,厚垣孢子球形,单胞,黄色,壁厚平滑,卵孢子球形。辣椒疫病病原菌在土壤中可存活2~3年,疫霉菌寄生性和致病性较强,植株受害发病快,5~7天可造成大片死亡,病菌寄生范围广,除危害辣椒外,还可侵染番茄、黄瓜、茄子等多种蔬菜。  相似文献   
736.
用单性结实基因defH9-iaaM转化糖橙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建立糖橙的高效遗传转化体系,把无融合生殖基因DefH9-iaaM导入到糖橙中,以获得定向改良目的性状的糖橙新种质.以实生态糖橙节间茎段为材料,建立了糖橙的高效再生体系.结果显示,30 d左右苗龄的实生态糖橙茎段不定芽再生率较高;暗培养3~6 d有利于节间茎段不定芽的分化;不定芽再生的最佳培养基配方为MS附加6-BA 5.0 mg/L,平均每根茎段可以再生3.3个小芽;MS 6-BA 1.0 mg/L NAA 0.1 mg/L有利于不定芽的增殖;MS附加NAA 0.5 mg/L有利于再生芽的生根.用农杆菌介导法进行转化后,经PCR鉴定已获得6 株转基因株系.  相似文献   
737.
为了建立椪柑成年态离体高效再生体系,比较了7种消毒方法的灭菌效果和4种培养基配方,结果表明:改良消毒法能有效降低成年态桠柑节间茎段的污染率(约12.2%)和死亡率(约27.2%),增加外植体的萌芽率(约12.8%)和成功率(约30.6%);MS BA 1 mg/L NAA 0.5 mg/L最适合椪柑成年态节间茎段生长,萌芽率达12%;另外,1 cm左右的成年态接穗茎尖嫁接的成活率仅约10%,选用5 mm以下的茎尖可明显提高嫁接成活率,使用1 mm左右茎尖进行微芽嫁接成活率最高,这可能与柑橘接穗越大携带的内生菌越多有关.  相似文献   
738.
应用灰色关联分析法综合评价草莓种质资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应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石家庄果树研究所保存的120份草莓种质资源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综合性状较好的10份种质排序依次为石莓5号、石莓3号、石莓4号、杜克拉、红实美、星都2号、丰香、红丰、童子1号、红露。  相似文献   
739.
腈菌唑(myclobutanil)被认为是防治三七黑斑病和圆斑病等病害应用前景较好的杀菌剂,但其在三七中残留检测和残留消解动态研究尚未见报道。为建立三七中腈菌唑残留检测和残留消解动态的检测方法,利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HPLC-MS)研究40%腈菌唑可湿性粉剂在三七(Panax notoginseng)根、茎、叶和土壤中的消解动态及喷施前后的皂苷含量变化,并对其可能产生的膳食安全风险进行评估。三七样品经丙酮提取,SPE固相萃取柱净化后,再由BEH-C18色谱柱(2.1 mm×50 mm,1.7μm)分离,以体积比为70∶30的乙腈水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洗脱,利用正离子扫描,多反应监测进行定量分析,外标法定量;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三七块根中主要皂苷成分的含量。结果表明,建立的三七中腈菌唑残留量检测方法在0.1~5.0 mg/kg水平的平均添加回收率为80.9%~91.9%,相对标准偏差为5.05%~9.3%,腈菌唑检测极限为0.1μg/kg。在大棚内喷施135 g/hm2的腈菌唑时,在三七及土壤中的降解过程均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腈菌唑在三七根、茎、叶和土壤中的降解半衰期分别为6.77 d、6.70 d、6.63 d和6.03 d,其风险商值为9.5×10-5,远小于1,风险较低,处于安全水平;随着生育期的增加,三七根中人参皂苷Rg1、人参皂苷Rb1的含量不断增加。因此,建议我国腈菌唑在三七中的最大残留量值可暂定为0.2 mg/kg,安全间隔期为35 d。研究结果表明腈菌唑对三七使用安全,为腈菌唑在三七上的安全合理使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40.
以南京市新街口、夫子庙及湖南路三大商圈内部餐饮业为研究对象,通过抽样问卷调查获取碳排放测算基础数据,构建了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对南京市三大商圈餐饮业月碳排放量进行了测算,结果显示:夫子庙商圈排放总量最多,新街口商圈排放总量最少。在此基础上,进行了餐饮业碳排放平面分布特征分析。从能源使用、增加绿化面积等方面提出了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