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农学   20篇
基础科学   1篇
  5篇
综合类   35篇
农作物   20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0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研究了N素积累对高品质棉(科棉3号)干物质积累及分配、产量和纤维品质的效应,结果表明,提高盛铃期蕾铃干物重是高产的关键,盛蕾至盛花期营养器官和盛花至盛铃期各器官N素积累与盛铃期棉花蕾铃干物重呈显著正相关。伏桃产量随盛花期棉花各器官N素积累增加而显著提高,伏桃产量和早秋桃产量分别随盛铃期叶片和茎枝N素积累增加而提高,伏桃、早秋桃和晚秋桃产量随盛铃期蕾铃N素积累增加而提高。施N量对棉花纤维品质的影响主要是影响烂铃率和纤维N代谢。综合来看,施N量过高,主要是导致烂铃率大幅度提高,对纤维长度、强度和麦克隆值等影响都大,而在适宜施N量以内,施N量增加,棉纤维强度和麦克隆值表现为降低的趋势,而对棉纤维长度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72.
麦后直播棉是棉花生产发展的方向。以泗抗1号为对照,选用不同熟性的常规品种在长江下游棉区进行大田麦后直播试验;并与移栽方式进行比较,分析不同品种的生育进程、农艺性状、干物质累积与分配、产量和品质性状,筛选适宜长江下游麦后直播种植的品种。结果表明,与移栽方式相比,直播棉花生育进程推迟,果枝、果节和成铃减少,铃重降低,霜前花率低。泗抗1号直播条件下营养与生殖生长协调,产量稳定但高产难。中棉所60直播条件下营养与生殖生长不够协调,产量低。中ZM6302生育进程快于泗抗1号和中棉所60,霜前花率和子棉产量也与这两品种相当。中棉所50生育进程快,霜前花率大幅度高于其他品种。因此,中ZM6302和中棉所50是该区较适宜的麦后直播棉花品种。  相似文献   
73.
氮肥运筹对麦后直播棉产量与氮素利用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研究氮肥运筹对麦后直播棉产量和氮素利用效率的影响,以期制定适宜的氮肥运筹策略。以早熟棉品种‘中棉所50’为试验材料,采用裂区设计,研究施氮量[0 kg(N)·hm-2、75 kg(N)·hm-2、150 kg(N)·hm-2、225 kg(N)·hm-2和300 kg(N)·hm-2]和施用次数(1次和2次)对麦后直播棉生物量、产量及氮素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施氮量为0~150 kg(N)·hm-2时,皮棉产量随施氮量增加而显著增加;施氮量150 kg(N)·hm-2以上时,皮棉产量增加不显著;两次施肥皮棉产量显著高于一次施肥。施氮量与施用次数互作显著,施氮量150 kg(N)·hm-2、分两次施用时,皮棉产量达到较高水平。生物量、氮素累积量随施氮量、施用次数增加呈增加趋势,但生殖器官氮素分配系数呈相反变化。氮素表观利用率(NARE)、氮素农学利用率(NAE)及氮素生产效率(NPE)在施氮量75 kg(N)·hm-2以上时随施氮量增加而降低;NARE和NAE随施用次数增加而增加,NPE则反之。施氮量和施氮次数互作分析显示,NARE和NAE以氮肥2次施用而NPE以1次施用、施氮量为75~150 kg(N)·hm-2时较高。相关性分析表明,生物量、皮棉产量与氮素累积量呈显著正相关,与氮素分配系数相关性不显著;皮棉产量与氮素利用率相关性均不显著。综上,本试验条件下,麦后直播棉施氮量为150 kg(N)·hm-2且分两次施用,可以获得较高的产量并有利于提高氮素利用率。  相似文献   
74.
2013―2014年以早熟棉(中棉所50)为材料,采用裂区设计,在江苏省南京市研究了种植密度(7.50万、9.75万和12.00万株·hm~(-2))和缩节胺(DPC)调控(0,52.5和105.0 g·hm~(-2))对麦后直播棉产量和冠层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皮棉产量在不同种植密度下以12.00万株·hm~(-2)处理最低,在不同DPC用量水平下以0 g·hm~(-2)处理最低;种植密度与DPC调控存在互作效应,以种植密度9.75万株·hm~(-2)、DPC用量52.5~105 g·hm~(-2)处理产量较高,且产量构成中以铃数对产量的直接效应最大。对冠层特征影响表明,下部果枝夹角和长度随种植密度增加而降低,而中、上部果枝的夹角和长度、叶面积指数均以种植密度9.75万株·hm~(-2)处理较高;不同部位果枝夹角和长度、叶面积指数均随DPC用量增加而降低,而透光率则相反。相关分析表明,下部果枝夹角大、中部果枝较长及上部果枝夹角小且叶面积指数和透光率较高,有利于提高产量和霜前花率。综上,该棉区麦后直播棉种植密度9.75万株·hm~(-2)、DPC用量52.5~105 g·hm~(-2)(蕾期、开花期和打顶后用量比例为1∶2∶4),有利于改善棉花冠层特征,实现早熟高产。  相似文献   
75.
于2014年在江苏南京江苏省农业科学院人工气候室内进行水培试验,以中棉所50为材料,设置5个小麦秸秆浸提液和腐解液含量(质量分数1.0%,3.0%,5.0%,7.0%和10.0%),研究小麦秸秆浸提液和腐解液对棉花种子萌发和根系发育的影响,明确小麦秸秆对棉花生长的化感效应。结果表明:随秸秆浸提液和腐解液含量升高,浸提液和腐解液中氮、磷、钾和总酚酸含量持续升高;相同含量下,腐解液中氮和磷含量与浸提液差异不显著,而钾和总酚酸含量高于浸提液。≤7.0%的浸提液和≤5.0%的腐解液只延迟了棉花种子发芽时间,并未影响发芽率;高于此含量时,两者不仅延迟发芽时间,而且降低发芽率。浸提液和腐解液含量高达3.0%后显著抑制棉花主根伸长、缩短侧根发生区、减少侧根数量、降低根系总表面积和总体积,并随含量增加,抑制和降低作用显著增强。低含量的小麦秸秆浸提液与腐解液显著促进根系呼吸速率和根系活力,当浸提液与腐解液含量高于3.0%时,根呼吸速率与根活力显著降低,而MDA含量却随含量提高而显著增加。小麦秸秆浸提液和腐解液中总酚酸和养分含量与其化感效应有关,高含量的浸提液和腐解液抑制棉花种子萌发、根系形态指标建成和根系呼吸,同等浓度下,小麦秸秆腐解液对棉花的化感效应强于浸提液。  相似文献   
76.
影响我国棉花市场竞争力的主要问题及技术对策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较系统地分析了我国棉花生产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棉花品质和价格在国际市场竞争中的优势和劣势,目前生产中影响棉花市场竞争力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必须围绕“优质、高效和可持续发展”加强棉花创新研究。  相似文献   
77.
高产棉花整株铃重的提高与棉铃内源激素GA3及ZR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对高产棉花棉株不同部位棉铃发育的系统研究表明 :棉株中部铃发育期赤霉素 (GA3 )含量与棉铃体积的增大密切相关 ,上部铃在内部充实期GA3 含量则对棉铃增重具有重要的诱导作用 ;不同部位棉铃中玉米素 (ZR)含量的高低则与整个棉铃发育期铃重的增长量呈显著正相关。说明整株棉铃的增重受棉铃内源激素GA3 和ZR含量水平的调节。  相似文献   
78.
棉花无土育苗棉苗移栽后的生长表现初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从20世纪80年代起,棉花育苗移栽技术在我国逐步发展,并已在我国棉区被广泛应用,成为当前棉花的主要种植方式,目前,全国每年棉花育苗移栽面积达133.33万公顷以上。生产上主要应用营养钵育苗技术,该技术虽在解决粮棉矛盾和加快棉花生育进程等方面产生了多种效应,促进了棉花苗全苗壮,棉花早发,延长了有效开花结铃期,但存在成本高、费工费时、劳动强度大等问题。棉花无土育苗技术可以较好地解决一家一户育苗费时费工,移栽时劳动强度大等问题,目前,这一技术在不同生态区进行试验示范。科学分析棉花无土育苗技术的特点,深入研究棉花无土育苗的高产…  相似文献   
79.
本文对江苏省农业科学经济作物研究所研制的高品质棉JS系列品质的农艺性状、经济性状、产量性状和品质性状开展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高品质棉JS系列品系农艺性状和经济性状优良,皮棉产量中等偏上,纤维品质得到了明显的改良,显著的优于常规棉泗棉3号,在生产上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0.
江苏省滨海盐碱地植棉适宜品种筛选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不同地域来源的棉花品种在江苏省滨海盐碱地种植,研究其在滨海盐碱地的生长发育特点,筛选和评价适宜盐碱地种植的品种.结果表明,苏杂6号、中棉所79和中棉所49出苗率最高,鲁棉研37号、中棉所75和美棉33B出苗率偏低;苏棉22号、苏棉25号、鲁棉研35号、中棉所49和中棉所75苗期叶片分化较快;鲁棉研37号、苏杂6号和中棉所79花铃期净光合速率和水分利用率较高;皮棉产量以鲁棉研37号、中棉所49和苏杂6号较高,中棉所75、美棉33B、和鲁棉研35号较低;纤维品质以苏棉22号、苏杂6号和中棉所75较优,中棉所49较差.运用模糊熵权综合评价法对滨海盐碱地棉花品种进行综合评价的结果表明,出苗率、皮棉产量和铃重的权重较大,纤维上半部长度、整齐度和马克隆值的权重较小,中棉所49、苏杂6号和中棉所79综合表现较优,较宜在江苏滨海盐碱棉区种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