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18篇
  2篇
综合类   26篇
农作物   4篇
畜牧兽医   6篇
园艺   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开展省域尺度粮食贸易碳转移空间格局及其责任分担研究,对于合理划分碳减排责任、探索面向粮食安全的省际协同碳减排策略具有重要现实意义。该研究采用2020年中国31个省级行政区截面数据,基于粮食贸易线性规划方法和粮食贸易碳排放量计算模型对省际粮食贸易及其碳排放进行了核算,并揭示了其空间转移格局;采用粮食贸易碳排放量责任分担计算方法探讨了各省份粮食贸易碳排放责任分布特征。结果表明:1)在省际粮食贸易与粮食贸易碳排放格局中,输出区主要为东北、华北、西北和华中地区,输入区主要为西南、华南和华东地区。2020年全国粮食贸易总量为1.53 亿t,输出区中东北地区累计向外输送7 126.54万t,占贸易总量的46.7%,华北地区累计向外输送2 617.38万t,占贸易总量的17.1%,西北地区累计向外输送455.51万t,占贸易总量的3.0%,华中地区累计向外输送5 069.71万t,占贸易总量的33.2%;2)粮食贸易碳排放在空间上呈现出"北碳南输、中碳西输"的流向格局,粮食贸易碳排放呈现"南-北"大、"东-西"小的流量特征。河北、山西、内蒙古、吉林、黑龙江、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甘肃、宁夏、新疆是全国粮食碳排放输出区,南北方向粮食贸易碳排放流量共计9 119.82万t,东西方向粮食贸易碳排放流量共计2 229.49万t;3)粮食贸易碳排放转移过程中输入区较输出区而言应承担的碳减排责任更大,经济发达的省份的责任占比较大,而经济规模较小的省份责任也相对较小。输出区分担碳减排比例平均为29.5%,输入区分担比例平均为70.5%;4)共担原则下输出区中安徽、黑龙江、吉林、江西、内蒙古、山西和新疆的分担比例较低,甘肃、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和宁夏的分担比例较高,受帮扶效应影响,经济发达省份对经济欠发达省份的帮扶较多,会承担较多减排责任。总体而言,基于共同责任分担原则,不仅有利于控制输出区、输入区的碳排放,而且对于稳固粮食主产区产量有积极作用,为此该研究针对性地提出保障区域粮食安全、公平合理分配区域间碳减排责任优化策略,以实现农业领域"双碳"战略与粮食安全双赢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