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4篇
  7篇
综合类   52篇
畜牧兽医   1篇
植物保护   1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93 毫秒
21.
农用抗生素具有选择性强、高效低毒的特点,使用抗生索代替化学农药防治植物病害是今后的发展方向之一。本文就防治植物病害的抗生索的研究应用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22.
马铃薯软腐病是影响马铃薯生产安全的重要病害之一,分析广东省马铃薯细菌性软腐病的发生及其症状,通过分离病原菌,采用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的方法对该致病菌进行鉴定,确定该致病菌为肠杆菌科的Pectobacterium carotovorum subsp.Carotovorum.  相似文献   
23.
【目的】筛选烟草杀虫剂和除草剂药害的修复剂。【方法】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修复剂对烟草药害 的修复效果。【结果】微量元素肥对灭多威和辛硫磷药害的修复效果较好,药后 9 d, 修复率分别达 47.28% 和 54.43%;芸台素内酯和氨基酸肥对吡虫啉的修复效果较好,药后 9 d,药害修复率分别达 60.32% 和 56.77%。 活性炭和生石灰对二氯喹啉酸修复效果较好,活性炭施用量 80 mg/kg,药后 30 d 对烟草株高、叶长和叶宽修复 率分别为 81.44%、76.81% 和 89.59%,且修复效果随着施用量的增加而增加。生石灰施用量为 150 mg/kg 时, 对二氯喹啉酸修复效果最好,但随着施用量的增加修复效果下降。活性炭和吡唑解草酯对苄嘧磺隆药害修复效 果较好,吡唑解草酯施用量为 4 mg/kg 时,对苄嘧磺隆药害修复效果最好,随着施用量的增加修复效果下降。 活性炭对苄嘧磺隆修复效果随着施用量的增加而增加。【结论】可用微量元素肥修复灭多威和辛硫磷药害,芸 台素内酯和氨基酸肥修复吡虫啉药害,活性炭和生石灰修复二氯喹啉酸药害,活性炭和吡唑解草酯修复苄嘧磺 隆药害。  相似文献   
24.
心腐病是对菠萝造成严重危害的病害之一,是由烟草疫霉Phytophthora nicotianae引起的土传病害,较 难防治.为筛选出可在生产或育种中利用的抗病材料,采用离体叶片法鉴定了117 份菠萝材料对心腐病的抗性.结 果显示:不同菠萝材料之间的抗性差异较大袁鉴定出高抗材料38 份尧抗病材料24 份尧中抗材料17 份尧感病材料38 份,分别占供试材料的32.48%尧20.51%尧14.53%和32.48%袁这表明现有菠萝材料中有丰富的抗心腐病资源,可供菠萝 育种应用.  相似文献   
25.
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9 种化学药剂对辣椒疫病菌的毒力,其中烯酰吗啉(EC50=0.48 滋g/mL)和氟 吡菌胺(EC50=0.32 滋g/mL)的毒力最强。共毒系数测定结果表明,百菌清颐氟吡菌胺为1颐9 和烯酰吗啉颐氟吡菌胺为2颐8 时,表现出增效作用,分别配制成20%百窑氟悬浮剂和20%烯窑氟悬浮剂。盆栽试验结果表明,处理后10 d,20%烯窑氟 悬浮剂2 000 倍对辣椒疫病的防治效果在96%以上;20%百窑氟悬浮剂1 000 倍对辣椒疫病的防治效果为75%左右。 20%烯窑氟悬浮剂2 000 倍对辣椒疫病的防治效果与对照药剂50%烯酰吗啉可溶性粉剂1 000 倍液的防治效果相 当,显著高于68.75%银法利悬浮剂1 000 倍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26.
【目的】叶斑病是制约广东省台山市剑兰产业的重要因素,对病原菌进行分类鉴定、生物学特性和杀菌剂敏感性研究,旨在为病害防控提供参考。【方法】基于病菌致病性、形态特征和 rDNA-ITS 序列分析确定病菌分类地位,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和镜检孢子量测定温度、pH、光照、碳源、氮源和杀菌剂对病菌生长的影响。【结果】分离纯化获得性状一致的 4 株菌株,致病性测定表明人工接种发病症状与田间症状表现一致。病菌分生孢子梗褐色,多单生,具隔膜,顶端屈膝状,大小为 51.0~80.0 m×4.0~7.6 m。分生孢子褐色、弓形、中间宽两端窄,向一侧弯曲,4 个细胞,大小为 23.5~32.0 m×11.5~16.0 m。基于病菌 rDNA-ITS 序列进行系统进化分析,病菌与唐菖蒲弯孢霉(Curvularia gladioli)聚类到一起,形成明显分支。给合病菌形态特征和 rDNAITS 序列分析确定病原菌为唐菖蒲弯孢霉(Curvularia gladioli Boerema & Hamers)。适宜病菌菌丝生长和产孢的温度范围为 26~30 ℃,pH 范围为 5.0~7.0;光照促进菌丝生长,黑暗利于产孢;碳源木糖、葡萄糖和有机氮源牛肉膏适宜菌丝生长和孢子产生。咪鲜胺和代森锰锌对菌丝生长抑制作用最强,EC50 分别为 1.23、2.81 g/mL。【结论】广东省台山市剑兰叶斑病病原菌为菌唐菖蒲弯孢霉,适宜生长温度为 26~30 ℃,pH 为 5.0~7.0,对咪鲜胺和代森锰锌敏感。  相似文献   
27.
广东省烟区主要虫害化学防治现状与控制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调查广东省9个县市烟区虫害(小地老虎、烟青虫、斜纹夜蛾、蝽象、烟粉虱和烟蚜)化学防治情况发现:烟区销售使用的农药品种较旧;部分农资店随意销售禁用或限制高毒农药品种,如乙酰甲胺磷、水胺硫磷和灭多威;部分烟农盲目滥用化学农药,从而造成烟叶部分农药残留超标现象发生。以烟区采集的害虫为供试虫源,毒力测定结果表明:氯虫苯甲酰胺和甲维盐对斜纹夜蛾幼虫具有较强杀虫活性,药后48 h LC50分别为2.76、0.85 μg/m L;啶虫脒对烟粉虱和烟蚜毒力较强,LC50分别为7.43 μg/m L(药后6 h)、2.76 μg/m L(药后48 h)。结合生产实际,提出了烟叶虫害化学药剂防治科学控制技术,并建议烟叶主管部门加强化学农药使用的监管和技术服务力度。  相似文献   
28.
杀虫抗生素是一种生物源杀虫剂,具有高效、低毒、对环境无公害等特点,在病虫害综合防治中占据重要的地位.介绍了目前杀虫抗生素的应用及研究现状,列举了几种研究成功的杀虫抗生素,并对杀虫抗生素的研究前景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29.
蒲小明  林壁润  沈会芳 《广东农业科学》2010,37(11):163-164,170
星形孢菌素存在于菌株H41-38的菌体中,采用二次回归旋转组合设计法对菌体浸提获得星形孢菌素的4个因素(乙醇浓度、料液比、提取时间、提取温度)进行了优化,优化后的浸提参数为:乙醇浓度80%、料液比1∶6、提取时间5 h和提取温度50℃,浸提效果达到2 879.53μg/g。  相似文献   
30.
两种稻田除草剂引起的烟草药害及替代除草剂筛选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筛选目前已引起药害的二氯喹啉酸和磺隆类除草剂替代品种。【方法】通过盆栽试验研 究二氯喹啉酸和苄嘧磺隆对后茬作物烟草生长的影响。【结果】两种稻田除草剂均可对后茬烟草的株高、叶长 和叶宽产生影响。其中,二氯喹啉酸对叶宽抑制最明显,严重时造成叶片狭长呈线型,失去商业价值,当土壤 中二氯喹啉酸为 2×10-4 mg/kg 时,烟草叶宽抑制率达 10% 以上;苄嘧磺隆主要造成植株矮小,单株叶片数量减少, 降低烟叶产量,土壤中苄嘧磺隆为 2×10-3 mg/kg 时,烟草株高抑制率在 10% 以上。【结论】乳氧禾草灵可替 代磺隆类除草剂防治阔叶类杂草,对后茬作物烟草安全;丁草胺可替代二氯喹啉酸防治禾本科杂草;乙羧氟草 醚对禾本科和阔叶类杂草防效较好,对水稻和后茬作物烟草安全,可替代磺隆类除草剂和二氯喹啉酸在水稻田 中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