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4篇
林业   35篇
基础科学   2篇
  4篇
综合类   34篇
农作物   10篇
畜牧兽医   6篇
园艺   3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3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氮磷营养对旱冬瓜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温室盆栽试验,以Hoagland营养液为母液,其中氮(全氮)和磷(全磷)质量浓度分别为210和62mg·L^-1,通过调节营养液中氮和磷的质量浓度,设置了9种氮和磷配比营养液,对旱冬瓜Alnus nepalensis幼苗进行砂培养试验,从而探讨氮和磷营养对旱冬瓜幼苗的苗高、地径生长和生物量的变化及幼苗吸收氮和磷的影响。结果表明:①不同氮磷营养供应水平对旱冬瓜幼苗的生物量累积、地径和苗高生长量有影响,其中氮的影响达显著水平,磷的影响达极显著水平,氮和磷之间的交互作用不明显。在氮和磷营养配合处理时,只要二者之一的供应水平低于母液中的质量浓度,旱冬瓜幼苗的地上部分生长和根系生长都不如对照。②氮营养水平低于210mg·L^-1时。增加营养液中磷的质量浓度。细根/叶生物量比和地下/地上生物量比降低;氮营养水平等于210mg·L^-1时,增加营养液中磷的质量浓度,这2种生物量比增加;磷营养水平低于62mg·L^-1时,低于或高于210mg·L^-1的氮营养水平导致2种生物量比增大。③在50和210mg·L^-1氮营养水平下,增加供磷质量浓度,根和茎中的氮质量分数逐渐降低,当磷水平增到62mg·L^-1时下降为最低,继续增加磷水平,则开始上升;在50mg·L^-1氮水平下,增加供磷水平,叶中的氮质量分数逐渐上升,磷供应达到62mg·L^-1时最有利叶片中氮的积累;在210mg·L^-1氮水平下,同样为磷在62mg·L。水平时最有利于叶片中氮的积累;不论在何种供氮水平下,在供给32mg·L^-1磷水平时,不利于幼苗对磷的吸收,根、茎、叶中的磷质量分数都最低。图4表3参9,  相似文献   
42.
高产脂思茅松半同胞子代测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选择高产脂的思茅松Pinus kesiya var.langbianensis优良家系,对4、5年生的25个思茅松高产脂优良家系的半同胞及1个对照的产脂力、树高、胸径等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所有家系的产脂力均大于对照,较对照产脂力平均提高达56.6%。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家系间产脂力存在极显著差异。产脂力的家系遗传力为0.62。初步选择出5个高产脂的优良家系,其产脂力的理论遗传增益为70.9%,现实遗传增益为114.3%。表4参13  相似文献   
43.
中缅木莲与大果木莲种子形态特征及萌发特性的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探讨大果木莲的濒危机制,以非濒危同属近缘种中缅木莲为对照,对二者的生境、种子特征及萌发特性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大果木莲聚合果大小约为中缅木莲的2 倍,蓇葖果数量约为其1/2,理论种子生产力(胚珠数)为其61,实际种子生产力(结实量)为其58.8,萌发时间较中缅木莲长10~15 d,二者萌发率都在60以上,但大果木莲的萌发率变异高达39.6.大果木莲生境多为石灰岩山地,岩石裸露较多,环境潮湿,萌发更新环境较中缅木莲恶劣.  相似文献   
44.
在宁洱县对高产脂思茅松进行采穗母株促萌及不同采穗母株年龄、不同扦插时间对穗条生根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不同采穗母株最佳促萌效果是修剪时在母株上留枝长度2 cm;根外施尿精30 g/株,采穗母株穗条产量最高;随着采穗母株年龄增加,穗条生根率下降,1年生母株穗条扦插成活率最高,可达73.04%,4年生母株穗条扦插成活率仅24.13%;每年最适宜的扦插时间为10、11、12月,穗条生根率高达71.5%以上.  相似文献   
45.
通过测定40个高产脂思茅松无性系松脂产量及松脂化学组分,对其无性系间的遗传力和变异情况以及各主要组分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思茅松松脂组分中除脱氢枞酸外其他各成分在无性系间皆差异极显著,且无性系遗传力为0.53~0.96。单萜及倍半萜中α-蒎烯含量最高,含量为19.14%;松脂中含量最高的二萜类组分为长叶松酸,含量为27.06%。α-蒎烯与β-蒎烯呈极显著的负相关关系,α-蒎烯与莰烯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产脂量与α-蒎烯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因此,这些化学组分受较强遗传因素控制,选择育种潜力大,可取得较好的育种效果。  相似文献   
46.
思茅松良种无性繁殖苗规模化培育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良种采穗圃建立、繁殖方法、设施建设等方面介绍了思茅松无性系良种苗木培育技术,为生产上提供了指导依据。  相似文献   
47.
40个高产脂思茅松无性系的松脂化学组成特征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采用气-质联用仪对5年生试验林中的40个高产脂思茅松无性系及1个普通思茅松(对照)林木松脂的组成成分进行了测试分析,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各高产脂思茅松无性系林木松脂化学组成中的异海松酸含量约为普通思茅松的6倍,其可作为高产脂思茅松选择的一项参考指标.高产脂思茅松无性系林木松脂中松节油的化学组成变异丰富,可将其分为高α-蒎烯、高β-蒎烯和高△3-蒈烯3类.据此初步评选出18个高α-蒎烯类型、10个高β-蒎烯和10个高Δ3-蒈烯类型的高产脂思茅松无性系.  相似文献   
48.
通过测定40个高产脂思茅松无性系松脂产量及松节油化学组分,分析其在无性系间的变异,结果表明:各成分在无性系皆差异极显著,且无性系遗传力为0.53~0.96,说明这些化学组分受较强遗传因素控制,选择育种潜力大,选择特定松节油化学组分无性系可取得较好的效果;产脂量与α-蒎烯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49.
5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