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篇
  免费   2篇
林业   27篇
农学   2篇
  1篇
综合类   2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以淡竹(Phyllostachys glauca McClure)花期内佛焰苞为研究对象,选取开花植株正常叶和未开花植株正常叶作对照,根据花序发育形态分为前、中、后期,分析3种类型的叶片不同时期的激素含量(GA3、ABA、ZR、IAA)和其他生理指标含量(叶绿素、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淀粉酶、SOD、POD、MDA等)的变化。结果表明:(1)佛焰苞、开花植株正常叶与未开花植株正常叶的GA3含量均呈现出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佛焰苞中ZR含量持续上升,开花植株正常叶与未开花植株正常叶中则不断下降;3种类型叶片ABA含量均不断增加;佛焰苞和开花植株正常叶中IAA含量开花植株正常叶中先增加而后下降,未开花植株正常叶中则是不断上升。(2)佛焰苞、开花植株正常叶与未开花植株正常叶的叶绿素含量均不断降低,且佛焰苞中降幅最大;佛焰苞与开花植株正常叶中SOD与POD的活性先上升后下降,未开花植株正常叶的SOD活性的变化与佛焰苞和开花植株正常叶中相一致,POD活性则持续升高;3种类型叶片中MDA的含量不断升高;可溶性糖含量与淀粉酶活性在开花过程中不断下降;可溶性蛋白含量在3种类型叶片中的含量均先增加后减少,且佛焰苞与开花竹正常叶中的含量始终高于未开花竹正常叶。因此,淡竹开花期间,佛焰苞中激素与各生理指标的含量变化显示开花植株处于逐渐加剧的衰老状态。  相似文献   
12.
以蛭石为基质,在无土栽培条件下,初步研究了不同鞭龄、鞭长、埋鞭方式和生长调节剂处理对紫竹发笋率、生长情况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鞭龄的繁殖效果不一样,4a生竹鞭出笋率、退笋率、繁殖系数都是最高的.竹鞭斜插优于竹鞭平放.20 cm的竹鞭出笋为90%,退笋率为14.1%,效果最好.用50 mg/L的lBA浸泡6 h后效果明显,出笋率为100%.繁殖系数为140%.  相似文献   
13.
淡竹实生苗构件生物量模型拟合与分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淡竹(Phyllostachys glauca)是中国优良的中型经济和绿化竹种,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为揭示淡竹幼苗的生长发育规律,测量了淡竹1年生实生苗的多个形态学指标,采用Logistic模型和多项式函数对其生物量进行数学模型拟合,分析了多个构件在不同发育阶段的生物量变化、生物量因子之间的相互关系及生物量分配。结果表明:淡竹1年生实生苗多个构件生长量随时间的关系服从Logistic模型,株高与干质量之间线性相关显著,地上和地下生物量分配在不同生长时期具有明显差异。本研究揭示了淡竹1年生实生苗的生长发育规律,不仅为中型经济竹种的快速培育和集中经营提供理论依据,对其商业化的生产开发也具有较大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慈竹组织培养消毒方法筛选及丛芽诱导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慈竹当年生生长健壮半木质化尚未萌芽的枝条作为外植体,对慈竹组织培养中的消毒方法进行筛选和激素处理及培养基对其丛芽诱导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将外植体首先用自来水冲洗2 h,然后用70%酒精擦拭1遍,最后用0.1%的升汞消毒2次,每次12 min消毒效果最好,污染率较低,褐化率也较低。不同浓度激素组合下6-BA浓度为3.0 mg/L时,丛芽诱导率最高,达73.11±3.42%。MS培养基丛芽诱导率显著高于3/4 MS培养基和1/2 MS培养基。  相似文献   
15.
5种竹子花粉萌发率及开花特性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竹类植物属禾本科竹亚科,由于其开花周期长,常常是几十年甚至在百年以上,因此竹类植物开花十分少见(周芳纯,1998),且开花后多数死亡,使得有关竹子开花结实、花粉萌发及贮藏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迟缓.目前对竹子开花现象已有报导(张文燕等,1992;程有龙等,1995;杜凡等,2000;赖广辉,2001;何其江,2003),但有关竹类花粉形态观察和萌发等方面的研究仍很少,前人仅对13个竹种的花粉萌发做过研究(张文燕等,1989).  相似文献   
16.
研究毛竹实生苗不同代分蘖苗不同部位茎秆的解剖结构,试图更全面地了解竹类植物茎秆解剖结构的变化规律,丰富竹类植物茎秆解剖结构。结果表明,各代分蘖苗的表皮微形态并无明显差别;秆中、下部组织比量以及秆基本形态指标(秆壁厚、直径、筒腔径、筒壁腔比)的变化随分蘖代数有明显规律性,且在同一分蘖苗不同部位秆中,也有明显规律性;秆内层和外层维管束差异较大,秆内层维管束有明显变化规律,秆外层变化规律不明显。表明竹类植物幼态和成熟态中维管束形态不完全一致;髓环细胞功能可能与贮藏有关,且其石化程度可能与竹类植物年龄有关;另外某些分蘖苗秆上部结构与节部解剖结构相近。  相似文献   
17.
有关毛竹实生苗的研究多以造林抚育和生物学特性研究为主,而对实生苗生长发育规律的研究较少。为了进一步了解毛竹实生苗的生长发育习性,将其运用于生产生活实践,提高毛竹实生苗的利用率,以南京林业大学白马基地苗圃的毛竹实生苗为材料,详细探究一年生毛竹实生苗地上和地下部分生长发育规律,自出苗后每隔1周在苗圃里随机选取30个样,观察记录原生苗及各分蘖阶段的苗高、地径、节数及分蘖数量。毛竹实生苗的苗高生长于其萌发后2个月左右停止;1年分蘖4~5次,分蘖苗均壮于母株;毛竹实生苗的发育呈现出从丛生经由混生过渡最终回归散生特征的规律。另外,运用统计学方法进行了相关分析,对指导实生苗培育及造林工作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翠竹(Pleioblastus pygmaeus)花期生物学特性、花粉形态等,完善竹子开花生物学相关研究及其理论体系。[方法]在开花翠竹林中选取样方进行连续观察记录,结合形态观察及扫描电镜等方法,探究翠竹花序生长规律,对花粉进行解剖观察,综合评估翠竹开花不同时期的群体与个体变化。[结果]翠竹属于成片开花类型,开花后部分竹秆死亡,在开花翠竹中,从笋芽到老竹均有可能开花,花芽在10月下旬开始分化,盛花期为次年3月下旬至4月初,一天之中上午时间段开花最多,开花顺序为一个小穗内由基向顶依次开花;小花为颖花,雌雄同熟,内、外稃各1,雄蕊3,浆片3,雌蕊1,果实为颖果;翠竹花粉粒外形近球形,外壁纹饰大多为细颗粒状,单个萌发孔。[结论]翠竹作为混生地被竹种,具有明显的成片开花特性,成花转变前期发育速度较慢,次年温度回暖后开花过程加快,成片开花后竹林趋于衰败,可结实且种子可育,具有一定的自然复壮能力。  相似文献   
19.
主要从我国竹子开花现象、开花竹株形态、花期、花器构造、结实、竹子实生苗等方面对竹子有性生殖的多样性进行了评述,并探讨竹类资源有性生殖多样性利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为我国竹类资源多样性开发利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秋旱对地被竹生理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铺地竹、黄条金刚竹、菲白竹、鹅毛竹4种地被观赏竹为试验材料,通过人为控水干旱胁迫及自然失水胁迫处理,测定了秋季干旱胁迫下4种地被观赏竹的质膜透性、叶绿素含量、光合作用等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分析了4种地被竹对干旱胁迫的响应情况。结果表明:随着干旱胁迫时间的延长,叶片的细胞质膜透性呈上升趋势,但竹种间上升幅度不同,其中鹅毛竹的上升幅度最小。各竹种叶片中叶绿素含量随着干旱胁迫时间的延长逐渐下降,其中铺地竹下降幅度最大,为68.9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