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6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9篇
林业   112篇
农学   13篇
基础科学   4篇
  20篇
综合类   148篇
农作物   14篇
水产渔业   7篇
畜牧兽医   19篇
园艺   29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5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1篇
  196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31.
3S技术在贵州省森林资源清查及其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针对目前我国森林资源清查存在的调查周期长,数据现势性差;统计总体内难以同步,数据可比性差;主观影响大,数据可靠性低等问题,在开展贵州省森林资源清查及评价工作中引进了3S技术。结果表明:林业用地的综合判读精度为93.5%,易判读地区的判对率达97%,不易判别读地区的判对率也在90%以上。本次森林资源清查共涉及林业用地面积8749639hm2,总投资约200万元,平均0.23元/hm2,外业工作历时1年,同传统的森林资源清查方法相比,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32.
33.
通过叶龄移栽试验结果分析表明,水稻在3~8叶之间移栽,以4叶处理产量最高,达10374kg/hm2,比8叶期移栽增产11.0%,方差分析结果,3~6叶之间处理产量差异不显著,但均比8叶期移栽显著增产;根据稻米检验结果,垩白率、垩白度受移栽叶龄影响较大,适宜叶龄移栽能显著降低垩白率和垩白度.采取中苗移栽能使糙米率、精米率,整精米率及蛋白质的含量提高,直链淀粉降低,有利于产量的提高和稻米品质的改善.  相似文献   
34.
加速溶剂萃取-气相色谱法测定土壤中有机氯农药残留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高芸  朱晓兰  林辉  杨艳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8):1625-1626
研究了加速溶剂萃取仪提取土壤中有机氯农药残留的最佳条件。研究表明,采用正己烷和丙酮(1:1V/V)的混合溶剂为提取剂,萃取温度40℃,压力为10.3MPa;该方法无需对样品净化,样品经提取、浓缩后,以大口径毛细管柱为分离柱,GC-ECD检测,内标法定量;方法简单、快捷、经济,平均加标回收率为79.4%~102.1%,RSD为2.34%~5.72%,检测限为0.041~0.133ng/g。  相似文献   
35.
我国是世界蛋鸭饲养大国,年产鸭蛋约350万吨。我国鸭蛋通常是:以再制蛋形式进入消费领域,其中皮蛋加工约占鲜鸭蛋总量的55%,盐蛋加工约占45%,全国年加上盐蛋需要鲜鸭蛋120万-130万吨。优质鸭蛋是目前国内冉制蛋加工中制作盐蛋的首选原料蛋。为什么盐蛋加工多选用优质鸭蛋?主要是盐蛋在加工中只增加了咸味,较多地保留丁鲜鸭蛋的原有风味、色泽,因此,盐蛋的品质与原料蛋有着密切关系。盐蛋加工对鸭蛋的品质要求较高。  相似文献   
36.
采用遥感数据辅助分层可解决分层抽样在大范围森林资源调查中分层面积不准确的缺点.以ALOS数据为基础,将平南县的森林资源分为A层(有林地、疏林地层)和B层(其它地类层).在各层内机械预布设样地,比较预布样地缓冲区(角规控制检尺所能绕测到的最大范围)的SAVI值、DNN IR值及对明显地物的目视解译,确定各样地缓冲区的地类,A层样地数有578个,B层有978个.根据分层抽样各层所需样本数,在确定好地类的样地中,随机抽取各层所需样本数并调查其蓄积量.结果表明,抽样的估计精度为91.5%,全县森林蓄积量为5 900 186.7 m3.  相似文献   
37.
在试验密度范围内(18~31.3万丛/hm2),蔺草经济产量随着移栽密度的提高而递增。处理20cm×16cm产量最高,达11039.0kg/hm2,其次为处理20cm×20cm,产量10141.7kg/hm2;成草率和长蔺率与移栽密度呈倒抛物线状分布,成草率和长蔺率以处理20cm×20cm最高,分别达39.1%、30.9%。从经济产量和加工品质需要综合考虑,移栽密度以20cm×20cm为宜。  相似文献   
38.
水稻强化栽培适宜密度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进行水稻强化栽培不同栽植密度试验,结果表明:稀植有利于水稻个体生长优势的发挥。随着栽植密度的减少,单株分蘖数、成穗率提高,单穗总粒数增加,纹枯病减轻。不同栽植密度对强化栽培水稻的单产有明显的影响,密度过低或过高,均不利于实现高产。单产以每公顷栽植12万丛(穴)为最高,达10050kg/hm^2,分别比7.5万丛/11m^2、21万丛/hm^2.25.5万丛/hm^2增产11%、11%和19.4%,达到极显著差异水平。  相似文献   
39.
为巨菌草的种质鉴定、遗传育种和亲缘关系提供一定的细胞学基础,采用传统压片法,对象草(Pennisetum purpureum schumach)和巨菌草〔Pennisetum giganteum z.x.lin(暂定名)〕的染色体数目及核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象草和巨菌草的染色体形态较为一致,大部分由中部(m)和近中部(sm)着丝粒的染色体组成,象草和巨菌草的核型公式分别为2n=4x=28=20m+8sm和2n=4x=28=16m+8sm+4st;染色体相对长度组成分别为2n=4x=28=6L+6M2+10M1+6S和2n=4x=28=4L+8M2+10 M1+6S,染色体基数和总数目一致,核型分类均为2A型,不对称系数为58%~60%,均属于较原始的类型。结论:象草和巨菌草的的染色体无明显差异性,从细胞染色体水平上认为两者亲缘关系较近。  相似文献   
40.
地物波谱是指地物反射电磁波能力的大小 ,不同地物具有不同的反射波谱值 .将株洲地区的地类粗略地划分为水、裸露地、居民点和植被 4大类 ,利用遥感图像处理软件 ERMAPPER6.1,在对航空和航天遥感信息源进行处理的基础上 ,对各地类的波谱值和波谱特性进行了详细研究 .结果表明 :相似地类具有相近的波谱分布 ,不同地类具有不同的波谱分布 ;同一地类因信息源、地理位置和时相不同而具有不同的波谱值 ,其分布表现为一个域 ,不同地类的域值差异较大 ;不同地类的波谱值严重交叉 .这说明地物同波谱特征值之间不是简单的一一对应关系 ,而是一种复杂的映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