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60篇
  免费   116篇
  国内免费   203篇
林业   496篇
农学   883篇
基础科学   277篇
  338篇
综合类   2099篇
农作物   271篇
水产渔业   331篇
畜牧兽医   1090篇
园艺   430篇
植物保护   164篇
  2024年   34篇
  2023年   89篇
  2022年   102篇
  2021年   91篇
  2020年   107篇
  2019年   200篇
  2018年   172篇
  2017年   108篇
  2016年   119篇
  2015年   115篇
  2014年   297篇
  2013年   199篇
  2012年   267篇
  2011年   243篇
  2010年   252篇
  2009年   254篇
  2008年   244篇
  2007年   265篇
  2006年   275篇
  2005年   273篇
  2004年   379篇
  2003年   375篇
  2002年   303篇
  2001年   171篇
  2000年   151篇
  1999年   181篇
  1998年   140篇
  1997年   154篇
  1996年   128篇
  1995年   105篇
  1994年   127篇
  1993年   67篇
  1992年   76篇
  1991年   68篇
  1990年   51篇
  1989年   42篇
  1988年   22篇
  1987年   21篇
  1986年   18篇
  1985年   19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17篇
  1982年   18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4篇
  1965年   5篇
  1963年   2篇
  1959年   3篇
  195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41.
为了分析在聚块大小不同时天敌对假眼小绿叶蝉Empoasca vitis Gothe空间上跟随关系的密切程度、聚集原因和聚集范围,为评价假眼小绿叶蝉的天敌优势种提供科学依据,用聚块样方方差分析法、灰色关联度法、空间聚集强度指数、种群聚集均数法和ρ指数法对安徽省合肥市‘乌牛早’和‘白毫早’茶园不同大小聚块条件下的假眼小绿叶蝉及其7种蜘蛛类的天敌空间关系进行分析。假眼小绿叶蝉与其7种蜘蛛类天敌均方差峰值时的聚块样方数的关联度分析结果表明:‘乌牛早’茶园中与假眼小绿叶蝉空间上跟随关系密切的前四种天敌依次是茶色新圆蛛Neoscona theisi(0.753 5)、八斑球腹蛛Theridion octomaculatum(0.720 1)、锥腹肖蛸Tetragnatha maxillosa(0.681 3)和草间小黑蛛Erigonidium graminicolum(0.644 2)。‘白毫早’茶园中与假眼小绿叶蝉空间上跟随关系密切的前四种天敌依次是粽管巢蛛Clubiona japonicola(0.823 5)、鳞纹肖蛸Tetragnatha squamata(0.800 9)、锥腹肖蛸(0.794 2)和茶色新圆蛛(0.794 2)。两种茶园前四种天敌中相同的天敌是茶色新圆蛛和锥腹肖蛸。假眼小绿叶蝉在聚块内基本样方数k为1、2、4、8时,随着聚块内基本样方数的增多,聚集分布格局时的扩散系数C不断增大,均匀和随机格局时扩散系数不断减小。聚块内基本样方数k为2、4、8时与k为1时的假眼小绿叶蝉的空间分布聚集程度差异均不显著。假眼小绿叶蝉的种群聚集均数λ多数情况均大于2,其聚集是该虫本身原因引起的,假眼小绿叶蝉在种群聚集均数λ为正值时,随着聚块内基本样方数的增加,则种群聚集均数λ不断增大。用假眼小绿叶蝉不同大小聚块的ρ指数判断个体群聚集时的最小范围是聚块中有1个基本样方,即本文的4 m~2。该研究为该虫抽样时确定样方大小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2.
为实现在工业生产中对板材或筒状等物体的厚度测量,提出了一种基于激光反射测距的厚度测量技术,实现对不同厚度竹板或竹筒的测量,同时也可应用于其他工业生产中钢材等物体的厚度测量。基于卡尔曼滤波算法解决手持过程中造成数据抖动的问题。同时使用无线通信功能,将测量的数据上传到靠近的服务站存储,利于装置下一步整合开发。试验表明,该系统测量最大误差1.5%,平均误差<1.0%,能够以低成本、高效率、高精度和无接触的方式实现对竹筒厚度的测量。   相似文献   
143.
萧氏松茎象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表明:萧氏松茎象在湖南东安2年发生1代,以大龄幼虫在蛀道、成虫在蛹室或土中越冬。成虫主要靠爬行活动,飞翔能力弱,具假死性。成虫具夜出昼伏活动规律,即傍晚上树行取食和扩散等活动,早晨回到树干基部或土缝中。成虫需取食松枝作为补充营养。成虫不趋光,不趋糖、醋、啤酒、潲水气味。成虫个体比其它地方的要大。地被物为蕨类植物和灌木且覆盖度较大的林分危害严重。2年生以上松树均可受害,15年生以下松树林木死亡率较高。  相似文献   
144.
樟树炭疽病防治措施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樟树炭疽病在苗木和幼树上常有发生,危害较重。该病不但危害叶片,也危害枝干和果实。幼苗和幼树多从顶梢逐渐干枯至树干基部。严重的整株死亡。作者于2004~2006年对此病进行了调查和防治试验,筛选出了2-3种有效杀菌剂,防治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45.
2006年5~9月,通过浮游拖网调查对胶州湾移植底播菲律宾蛤仔面盘幼虫(D形幼虫)生物学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移植底播菲律宾蛤仔面盘幼虫壳长、壳高呈线性相关,与其它蛤仔种群面盘幼虫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146.
我国水产品加工科技现存的问题与发展方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中国渔业产量的不断增加,水产品加工业也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已形成冷冻冷藏、腌制、烟熏、干制、罐藏、调味休闲食品、鱼糜制品、鱼粉、鱼油、海藻食品、海藻化工、海洋保健食品、海洋药物、鱼皮制革及化妆品和工艺品等几十个产业门类,成为推动渔业生产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力。2003年中国水产加工量912.1万吨,位居世界首位。1我国水产品加工科技存在的问题改革开放20年来,我国水产加工业取得了快速的发展和巨大的成绩,但由于长期以来,水产加工业一直被认为是企业自身的发展行为,因而政府对水产加工业的科技投入极少,从而导致目前加工业…  相似文献   
147.
为推进农药减量化行动,探索高防效、低用量农药使用组合,实现农业增产与农民增收,在黄梅县黄梅镇进行水稻病虫草全程减量化防控试验。结果表明,采用60%苄嘧磺隆+30%丙草胺进行封闭,10 d后用13%氯氟吡啶酯+30%氰氟草酯茎叶处理,两次除草组合除稗效果较好;分蘖末期采用20%四唑虫酰胺+30%肟菌·戊唑醇+25%吡蚜酮施药一次,破口前期用20%四唑虫酰胺+30%肟菌·戊唑醇+10%三氟苯嘧啶组合施药,两次防治可实现水稻全程主要病虫防控,且达到增产增收与农药减量效果,具有较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8.
正凡纳滨对虾(Penaeus vannamei),又名南美白对虾,自20世纪90年代末引入浙江省开始养殖,由于其具有生长速度快、抗病力强、适合高密度养殖等优势,现已成为浙江省水产四大主导品种之一。当前,池塘高密度养殖是浙江省最主要的养殖方式,特别是南美白对虾(海水)高密度温室大棚养殖  相似文献   
149.
耿玉玲  张崇良  栾静  徐宾铎  薛莹  任一平 《水产学报》2020,44(10):1663-1675
个体大小是渔业资源种群的重要结构特征,一般研究中采用平均个体体长或平均体质量等分析指标,难以充分反应具有多年龄结构和个体生长速度差异的种群组成差异。为研究口虾蛄个体大小组成的时空变化,实验根据山东海域2016年10月和2017年1、5、8月的底拖网调查数据,应用有限混合模型分析了不同性别、不同时间、不同水深口虾蛄个体大小的频率分布特征。结果发现,除秋季外,山东海域口虾蛄均可区分为高、低两个年龄组,同时雌雄体长分布具有一定的差异。从冬季到夏季,雌性口虾蛄中低龄组个体比例先下降后上升,雄性口虾蛄低龄比例则逐渐下降。就不同水深而言,口虾蛄低龄组个体主要集中在近海海域,其比例由近海向远海逐渐减小。各年龄组的近远海分布表现出季节性差异,春季高龄口虾蛄在近海比例最大,由近海向远海比例逐渐减小;夏季高龄组口虾蛄在20~30 m水深比例最大;冬季高龄组口虾蛄比例则由近海向远海逐渐增加。有限混合模型能够较好地对口虾蛄的体长结构进行分析,解析口虾蛄不同年龄组在山东海域的时空分布,对于深入了解口虾蛄种群分布动态和科学的渔业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0.
TDZ诱导中间锦鸡儿植株再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中间锦鸡儿种子无菌萌发得茎段为外植体,不同激素组合诱导丛生芽,得出最佳丛生芽诱导培养基为MS+TDZ 0.1 mg/L+NAA 0.02 mg/L+糖30.0 g/L+琼脂9 g/L,芽诱导率达220%。诱导得到的丛生芽直接生根困难,需过渡培养。在培养基MS+BA 0.2 mg/L+NAA 0.4 mg/L+糖30.0 g/L+琼脂9 g/L上过渡培养三代以上后转入生根培养基1/2MS+IAA 0.5 mg/L+糖30.0 g/L+琼脂9 g/L生根,长出的根粗壮,且须根数多,生根率在85%以上。生根培养后在草炭土∶珍珠岩=4∶1的基质上移栽成活率达到8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