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篇
  免费   1篇
林业   2篇
  3篇
综合类   13篇
农作物   3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1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1.
<正>2013年1月25日下午,大北农集团创业二十周年纪念活动全面启动会暨大北农猪圆环病毒疫苗技术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新闻发布会在北京大北农集团总部会议室召开。会议主要就大北农集团参与的《重要动物病毒病防控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荣获2012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等有关情况和大北农集团庆祝创业二十周年活动计划向各媒体进行了通报。  相似文献   
12.
为了提高贵州何首乌的产量、质量和效益,通过对耕作技术、种植方式、栽培密度、水肥管理和采收加工等方面的调查研究和试验示范,探讨了何首乌对土壤水分、养分、有机肥料、微生物及酶活性等方面的适应性,提出何首乌丰产提质增效的耕种技术措施,包括选地整地、种苗选择、合理密植、科学施肥、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加工等关键技术的集成应用,对贵州何首乌的丰产优质高效栽培管理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3.
有机肥添加对反季番茄地上生物量分配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金沙江干热河谷地区反季番茄对水肥的需求状况,本研究开展2个灌水模式下不同有机肥施用量对番茄产量和地上生物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W1(实际土壤含水量的70%为下限,90%为上限)灌水模式下,有机肥的施用量为15 t/hm~2时,可显著提高番茄的单株产量和单位面积产量,而有机肥施用量最高的小区(W1M3)番茄产量最低:在W2(5 d灌水1次,每次2 h)灌水模式下,番茄产量和地上生物量随施肥量的增加而增加,W2M3处理的番茄产量比对照增产45.71%。  相似文献   
14.
通过实地调查呼和浩特市居住小区的植物景观,对呼和浩特市居住小区植物的选用和配置方法提出建议。根据呼和浩特市的具体情况,提出了高标准居住小区植物种类、配置各具特色的景观群落等发展对策,使呼和浩特市居住小区的生态效益与景观效益得到最佳结合。  相似文献   
15.
以祁连山南麓高寒草甸为研究对象,设置自然放牧(3.5羊单位/hm2)、封育4 a、封育11 a样地,分析不同禁牧年限下研究区植被群落结构和土壤水分特征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植被高度、盖度、地上生物量随禁牧年限延长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地下生物量及总生物量呈先降低后升高趋势。封育4 a与自然放牧(对照)相比,植被高度、盖度显著升高(P<0.05),地上生物量增加45.95%,地下生物量及总生物量分别降低4.71%、9.00%(P<0.05)。封育11 a时,植被高度、盖度及地上生物量较封育4 a呈下降趋势,地下生物量及总生物量分别增加13.88%、18.50%(P<0.05)。随禁牧封育年限的增加,植被群落物种数无明显变化,群落结构变化明显。与自然放牧(对照)相比,封育11 a样地植物多样性指数显著降低11.01%(P<0.05),均匀度指数降低4.20%,优势度指数增加40.28%。短期禁牧封育(封育4 a)对土壤最大持水量、毛管持水量、饱和导水率的影响主要集中在0~30 cm土层。随着封育年限的增加,0~30 cm土层土壤毛管孔隙度和总孔隙...  相似文献   
16.
长期保存的土壤样品是国家科技基础支撑条件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土壤及环境长期变化研究和科学数据开放共享等具有重要价值。近年来,随着我国对农业和生态环境科技投入的不断增长,土壤调查强度逐步增大,土壤样品积累速度明显加快,因此,亟需相关的标准规范来指导土壤样品的长期保存。在国家标准《土壤质量 土壤样品长期和短期保存指南》(GB/T32722-2016)的基础上,结合“十三五”期间CERN分布式土壤样品长期保存系统建设经验,本文对土壤样品保存管理策略、土壤样品保存条件要求和土壤样品信息管理系统进行了介绍,以期为我国土壤样品长期标准化保存,以及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样品库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饲用纤维素酶的研究进展及应用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纤维素是高等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地球上分布最广、含量最丰富的可再生性碳源化合物,占全球植物总干重的30%-50%。据不完全统计,每年光合作用可产生100亿余吨的植物干物质,其中一半以上是纤维素和半纤维素,其中有89%的植物干物质尚未被利用或未被合理利用(如直接焚烧),全世界每年因农林废弃物焚烧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数十亿元,从而造成资源及能源的巨大浪费。有效地开发和利用纤维素作为饲料来源,对解决我国饲料资源紧张、人畜争粮这一突出矛盾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 PRRS)于1987年在美国北卡罗纳州首先发现,随后在加拿大(1988年)、德国(1990年)、英国(1991年)相继发生此病。当时由于病原不清,曾被命名为“猪神秘病”、“猪蓝耳病“,1992年国际兽疫局(OIE)将此病命名为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Wensvoot等于1991年分离并鉴定了该病病原,病毒是单链RNA病毒,属于动脉炎病毒科(Arteriviridae)动脉炎病毒属。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发生过此病的流行,已引起国际上的广泛关注。我国大陆由郭宝清等于1996年首次报道暴发该病,并分离到PRRS病毒。近年来,全国已有10多个省市报道过该病的流行,给养猪业造成了重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9.
贵州不同生境下种植钩藤土壤养分与酶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采集贵州不同生态环境下种植钩藤的土壤样品,分析了土壤养分与酶活性的差异,结果表明:不同生态环境下种植钩藤的土壤pH在4.85 ~ 5.38之间,呈强酸性;钩藤土壤氮磷钾含量为:林地>耕地>荒地;土壤脲酶活性:林地>耕地≈荒地;土壤磷酸酶活性:荒地≈林地≥耕地;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耕地≈林地≈荒地.种植钩藤的土壤pH值与速效磷、有机质与全氮、全氮与碱解氮、速效钾之间存在极显著正相关性,土壤pH值与磷酸酶活性、过氧化氢酶活性呈极显著正相关性,土壤有机质、全氮、碱解氮与脲酶活性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结果为掌握贵州三种钩藤种植模式下土壤状况提供了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20.
由于干热河谷地区生态环境相当脆弱,为了解元素添加对干热河谷植被群落结构的影响,试验选取了元谋干热河谷地段来研究元素添加对植物群落结构及物种多样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添加不同元素后对植物群落结构参数产生了不同影响。不同元素添加后降低了双子叶植物群落多样性,而添加不同元素增加了单子叶植物的多样性,尤其是添加了K元素对单子叶植物群落的Simpson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Pielou均匀度、McIntosh指数起到了促进作用,与CK相比分别提高了2.28%、2.41%、2.37%、3.7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