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4篇
农学   3篇
基础科学   1篇
  29篇
综合类   27篇
农作物   8篇
畜牧兽医   9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7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硒钴配施对番茄产量、番茄红素及硒、钴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硒钴配施对番茄产量、番茄红素、番茄果实中硒、钴含量以及土壤中有效硒、钴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单施硒对番茄产量无明显影响;单一施钴处理时,番茄产量随施钴量的增加而增加;Co2(16 mg/kg)与Se2(0.6 mg/kg)或Se3(3 mg/kg)配施可显著提高番茄的产量,与对照相比,分别提高了14.1%和15.9%。单一施硒和单一施钴以及硒钴配施条件下均可提高番茄中番茄红素的含量。单一施硒和硒钴配施均可明显地提高番茄中硒和土壤中有效硒的含量。单一施钴以及硒钴配施可明显提高番茄中和土壤中有效钴的含量。  相似文献   
12.
2006年6月10日,正值棉花盛蕾期,彭泽县龙城镇等部分乡镇遭受了严重的冰雹灾害,冰雹持续时间达30多分钟,时间长、密度高、直径大,并伴有大风大雨,对棉花造成极大的伤害。全县受冰雹灾害棉田面积达7.73 khm2,并造成棉株枝、叶、花大量脱落,不少棉株主茎被打断、生长点损伤,严重的  相似文献   
13.
探究在石灰性土壤中施加不同磷肥对镉胁迫下茄子苗期光合作用及抗氧化酶系统的影响,为选出合理有效的磷肥、缓解镉毒害作用提供依据。采用盆栽试验,使用黄土状石灰性褐土种植茄子,通过双因素分析法研究了4种磷肥[磷酸一铵(MAP)、过磷酸钙(SSP)、磷酸二铵(DAP)、磷酸氢钙(DCP)]和4个施磷水平[0、0.15、0.25、0.35g·kg-1(以每千克土中P含量计),分别用P0、P1、P2、P3表示]在土壤镉(5mg·kg-1Cd)环境下,对茄子苗期叶片中叶绿素、光合作用、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和谷胱甘肽还原酶(GR)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Cd胁迫下茄子叶片中叶绿素受损,通过施加不同磷肥,叶绿素含量均呈增长趋势,在SSP施磷类型P3水平下,叶绿素a、叶绿素b、类胡萝卜素和总叶绿素含量分别增加57%、120%、53%和76%。不同磷肥均显著提高光合作用的强度,降低Cd的胁迫。具体来看,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均表现为MAP≥DAP≥SSP>DCP,MAP施磷类型P3水平下,Pn为17.4μmol·m-2·s-1,Gs为0.2mmol·m-2·s-1,蒸腾速率(Tr)在DCP施磷类型P3水平下,较P0增加了165%,胞间CO2浓度(Ci)在DAP施磷类型P3水平下提高幅度最为明显,较P0提高了28%。施用磷肥可以显著增加抗氧化酶系统的活性,但不同磷肥对抗氧化酶系统活性的提升效果不同,其中磷酸二铵对MDA含量的降低幅度最为明显,为41%;磷酸一铵对SOD、POD和CAT活性的增加最显著,分别增加了43%、106%和66%;过磷酸钙对APX和GR的活性增幅最大,分别为54%和93%。因此,施加不同磷肥可以缓解Cd胁迫下对茄子叶片的毒害,增强光合作用,提高抗氧化酶活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黄土区大型露天煤矿煤矸石自燃对复垦土壤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为了研究煤矸石自燃对复垦土壤质量的影响,以复垦13 a的平朔安太堡露天矿区南排土场1420平台正常复垦土壤与自燃退化土壤为研究对象,分析研究了煤矸石自燃对复垦土壤的理化性质、重金属含量、土壤微生物区系和土壤酶活性的影响,并选取原地貌土壤为参照。研究结果表明, 煤矸石自燃对复垦土壤的物理性状影响很大。土壤体积质量、总孔隙度、毛管孔隙度与非毛管孔隙度、田间持水率发生突变。南排1420煤矸石自燃复垦土壤的体积质量显著比正常平台和原地貌土壤的要小,总孔隙度要大,而且主要是非毛管孔隙度,表层土壤和20~40 cm的土壤的非毛管孔隙度高达42.08%和39.49%,远高于正常平台和原地貌土壤,而毛管孔隙度仅有16.41%和15.60%,远低于正常平台和原地貌土壤,田间持水率仅为14.92%和13.11%,为正常平台复垦土壤的47.76%和39.95%。煤矸石自燃可以降低复垦土壤的有机质、速效磷质量分数以及pH值,而提高复垦土壤表层速效钾的质量分数。煤矸石自燃可增加复垦土壤0~20 cm中Pb、Cr、Hg的质量分数,特别是Cr和Hg的质量分数略高出土壤环境质量一级标准。煤矸石自燃对土壤微生物数量影响甚大,煤矸石自燃复垦土壤微生物数量极少,仅为正常平台复垦土壤的0.82%,其中细菌为正常平台复垦土壤的0.80%,放线菌为1.64%,真菌为1.24%。煤矸石自燃可大大降低复垦土壤的过氧化氢酶和蔗糖水解酶活性,特别是蔗糖水解酶活性,而表层复垦土壤的脲酶活性略有提高。总之,煤矸石自燃造成复垦土壤极度退化,大大降低了复垦土壤的质量。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五台山草地自然保护区植物中钠元素的分析,揭示了五台山草地自然保护区植物中钠元素的含量特征及钠元素在不同植被垂直带、植物不同科间和不同植物类型中的分布特征.  相似文献   
16.
五台山土壤环境背景值及其垂直分异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了五台山区土壤中Fe、Mn、Cu、Zn、Co、Ni、Cr、Pb、As等9种重金属元素的背景值及其垂直分异规律,结果表明:1、五台山区土壤中9种化学元素的含量均在中国和世界土壤含量范围之内,就平均含量而言:Cr、Pb低于中国、世界土壤的平均含量及地壳丰度;Fe低于世界土壤的平均含量而与中国土壤相近;Cu、Zn、Mn低于中国土壤而与世界土壤下限接近;Co、Ni高于中国及世界土壤而低于地壳丰度;AS高于世界土壤而低于中国土壤。整体属清洁理想水平,达到了自然保护区的标准。2、五台山土壤中9种化学元素背景值的变异系数为14.62~44.67%。元素含量顺序为Fe>Mn>Zn>Ni>Cr>Cu>Co>Pb>As,这与中国及世界土壤中含量顺序不完全一致。3、在垂直分并规律上,总趋势是随海拔的升高,化学元素含量增高,但各元素的分异特征是不一致的;在土体内除Cu、Zn、Mn、Ni外,其它元素的垂直分异并不明显。  相似文献   
17.
硅对镉胁迫下黄瓜苗期生长及光合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津绿21-10”黄瓜为试材,采用盆栽试验方法,研究了石灰性褐土在不同硅浓度介入对不同镉浓度胁迫下黄瓜苗期生长、光合色素含量、叶绿素荧光参数及光合参数的影响,以期探究硅对镉毒害的缓解作用.结果 表明:镉胁迫均影响黄瓜苗期生长,功能叶片光合色素含量,叶绿素荧光参数和光合参数.硅的介入提高了黄瓜苗期生长量、光合色素含量、PSⅡ实际光合量子产量(Y(Ⅱ))、光化学淬灭系数(qP)、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降低了初始荧光(Fo)、胞间二氧化碳浓度(Ci);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在较高浓度硅(Si≥300 mg· kg-1)介入后,各浓度镉胁迫下对Fv/Fm无显著影响,并且趋于稳定;黄瓜功能叶片类胡萝卜素在硅浓度100~300 mg·kg-1介入下,体现出其保护机制;高浓度镉(5 mg·kg-1)胁迫下,需施加足量硅浓度(Si≥200 mg·kg-1)才能体现对黄瓜苗期生理指标的缓解作用.说明硅介入可以缓解镉胁迫对黄瓜苗期生理特性的毒害,改善镉胁迫下黄瓜苗期叶片的光系统Ⅱ以及光合作用,施用适量的硅可以抑制和缓解镉污染土壤中植物的镉毒害.  相似文献   
18.
生物燃料的生产和利用可减少人类对化石能源的依赖。秸秆富含木质纤维素,是生产生物燃料的重要原料之一,但其结构致密、复杂,生物降解难度大,需要预处理以提高能源转化效率。本研究利用复合菌系MC1预处理高粱秸秆,分析了不同处理时间秸秆的降解特性,比较了秸秆单产甲烷发酵与乙醇-甲烷联产发酵的生物转化效率。结果表明:复合菌系MC1能有效降解高粱秸秆,预处理5 d秸秆的质量损失率达到39.64%,其水解液中可溶性化学需氧量(sCOD)及挥发性有机酸(VFAs)浓度达到最高,分别为8.10 g·L-1和2.92 g·L-1。预处理后秸秆单产甲烷发酵时,5 d-预处理体系的甲烷产量(以挥发性固体计)最大,达到180.68mL·g-1,比未处理秸秆提高了60.56%。预处理后秸秆乙醇-甲烷联产发酵时,5 d-预处理体系乙醇(以挥发性固体计)和甲烷产量最高,分别为79.18 g·kg-1和239.50 mL·g-1,比未处理秸秆分别提高了173.78%和138.74%,且总产能达到11 947.04 kJ·kg-1,是未处理秸秆总产能的2.45倍。高粱秸秆预处理后进行乙醇-甲烷联产比其单产甲烷总产能高出8.21%~65.06%,表明微生物菌群MC1预处理与乙醇-甲烷联合转化是提高高粱秸秆能源转化效率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9.
山西小麦主产区土壤中钴含量状况及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试验分析研究了山西省小麦主产区之一——运城市土壤中钴的含量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运城市4县区土壤全钴含量为1.65~17.85mg/kg,平均6.00mg/kg,略高于缺钴临界值5.0mg/kg,而低于全国平均值11.2mg/kg;土壤有效钴含量为0.060~2.235mg/kg,平均0.694mg/kg。在34个土样中,大约有60%的样品有效钴含量低于均值.而含量高于均值的土样仅占总样品数的40%。试验区主要土类褐土和潮土全钴含量分别为6.17mg/kg和4.73mg/kg,有效钴含量分别为0.708mg/kg和0.589mg/kg。影响土壤中全钴含量的因素主要是成土母质、成土过程和铁锰含量,影响有效钴含量的因素主要是成土母质、成土过程和有机质。  相似文献   
20.
复垦土壤重金属污染潜在生态风险评价   总被引:27,自引:4,他引:2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揭示矿区复垦土壤中重金属元素潜在的污染特征,采用Hakanson 潜在生态风险指数(The Potential Ecological Risk Index),对安太堡露天煤矿复垦土壤中Cd,Cr,Cu,Pb,Hg,As等6种污染元素进行了分析,研究了露天煤矿复垦土壤重金属污染程度及潜在的生态危害性。结果表明:安太堡露天煤矿不同复垦时间和复垦模式下不同层次的复垦土壤的综合污染程度范围为8.29~16.90,平均值为10.72,处于中等的污染程度。重金属潜在风险指数在131.43~331.03之间,平均191.68,生态风险达到了中等程度,特别是复垦13年的南排1?420退化平台,综合潜在生态风险指数为331.03,达到了较高程度。0~40 cm土层的潜在生态风险综合评价属于中度的潜在生态风险。Hg是主要的污染因子,其对潜在的生态风险指数所贡献的比例达到了72.5%~84.62%。其余重金属的生态风险较低。因此,在安太堡露天煤矿复垦土壤中,Hg是最主要的潜在污染因子,应采取一定的措施,防止Hg的污染。应用该体系对复垦土壤重金属污染生态风险评价所得的结论同其它研究结果互为补充和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