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8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5篇
林业   7篇
农学   18篇
基础科学   2篇
  14篇
综合类   28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62篇
园艺   15篇
植物保护   1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田间小区试验表明:森草净1.0g/亩在30天内可有效控制梨园内杂草的危害,防效在89%以上,药后60天,防效下降到55.3%~61.4%,90天时完全失去了土壤效应,2.0~3.0g/亩可在90天内完全控制住杂草的危害,防效都在90%以上,森草净作茎叶处理时,在对草株数无抑制作用,但对株高和鲜重良好的抑制作用1.0g/亩用量下,对杂草株高和鲜重的抑制率在50%以下,一个月后抑制作用消失,2.0~3  相似文献   
102.
细叶芒苗期耐旱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揭示细叶芒苗期的耐旱性,本试验通过盆栽土培法研究了田间最大持水量的80%(CK),60% (LS),40%(MS)和20%(HS)对细叶芒苗期植物学特征和生理生化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干旱胁迫强度的增加,细叶芒苗期株高、绿叶面积、分蘖、生物量均下降,根冠比增加;叶片Pn、Gs、Ci浓度、Tr下降,WUE升高,Pn、Gs、Ci浓度、Tr在MS处理下与CK相比分别下降48.05%,40.86%,43.52%和65.41%,WUE增加50.21%;叶片相对含水量降低,在MS处理下与CK相比下降26.64%,Chl-a、Chl-b和Chl呈先增加后减少趋势,在MS处理下含量达到最大值,分别增加59.11%,65.64%和29.11%;MDA含量、SOD活性和Pro含量上升,在HS处理下与CK相比分别增加73.68%,95.20%和83.30%.综合分析得出细叶芒苗期对干旱环境有一定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103.
以老芒麦与无芒雀麦(干草)3∶1混合的禾草来部分替代干玉米秸秆饲喂荷斯坦奶牛,对奶牛的产奶量和乳成分分析结果表明:试验组的干物质采食量和对照组无明显差异;日产奶量(4%标准乳FCM)提高8.19%,差异不显著(P>0.05);乳蛋白率和体细胞数与对照间差异显著(P<0.05),乳脂率、乳糖率和干物质含量与对照差异不显著(P>0.05).老芒麦和无芒雀麦混合干草替代部分干玉米秸秆饲喂奶牛,不仅可有效改善奶牛乳品质,而且能够提高经济效益,每头牛增收2.47元/d.  相似文献   
104.
105.
为探明能源型植物柳枝稷(Panicum virgatum)新收获种子的萌发和出苗对环境条件的要求,研究了温度、光照和播种深度对柳枝稷种子萌发和出苗的影响。结果表明,柳枝稷种子萌发的适宜温度为30~35 ℃,此时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均明显高于其他温度处理;其发芽率不受光照影响,但光暗交替条件下的发芽速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较黑暗条件下显著提高;其适宜的播种深度为2~16 mm,不覆土或播种过深均不利于出苗。  相似文献   
106.
6种禾草坡地水土保持效果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在自然降雨条件下,选择15°坡地种植禾本科牧草新麦草、草地雀麦、无芒雀麦、垂穗披碱草、苇状羊茅和蓝茎冰草,建立径流试验小区,比较不同禾草生物学特性变化及其坡地水土流失防治效果,结果表明:6种禾草越年后4月份返青,6月份植株密度最高,单株叶片数显著增加,7月份草地雀麦与无芒雀麦草层高度显著高于其它禾草,达到38.5 cm和33.7 cm,且不同禾草的地表覆盖度与生物量快速增加,8月份趋于稳定,草地雀麦与无芒雀麦地表覆盖度达到81.9%和91.9%,无芒雀麦地上生物量最高为3614.2 kg/hm~2,苇状羊茅地下生物量最大为9304.9 kg/hm~2。与此同时,6种禾草的坡地水土流失防治效果显著,且随降雨量与降雨强度增加,水土保持作用更加明显,其中,草地雀麦和无芒雀麦与其它禾草相比,保水固土能力最强,2006年地表径流量为69717.5 t/km~2和71253.2 t/km~2,保水能力达到59.9%和59.0%,土壤侵蚀模数为7831.9 t/km~2.a和7488.9 t/km~2.a,固土能力达到69.7%和71.0%,其次是蓝茎冰草、新麦草和垂穗披碱草地,苇状羊茅保水固土能力相对最弱,仅为9.1%和20.7%。  相似文献   
107.
草篱对坡耕地水土流失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在华北地区采用人工模拟降雨的方法研究了狼尾草和野古草两种人工草篱在不同雨强(22,36,63 mm/h)和不同坡度(5%,10%,15%,20%)条件下对坡耕地水土流失的影响。结果表明:野古草草篱可减少7%~37%的地表径流和49%~63%土壤侵蚀,狼尾草草篱可减少30%~72%的地表径流和69%~89%的土壤侵蚀,数据显示两种草篱均能减少坡耕地地表径流和土壤侵蚀,且狼尾草草篱的水土保持作用明显好于野古草草篱;多元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地表径流量和土壤侵蚀量与草篱、坡度和降雨强度均呈显著相关,其中草篱带是影响坡耕地水土流失的主要因子。  相似文献   
108.
为阐明作物秸秆作为生物质原料的可持续利用潜力,基于可持续发展理论,构建了以生物质原料可持续生产和供应系统为基础的生物质产业可持续发展模式。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作物秸秆生物质原料可持续利用模式,并分析了中国作物秸秆生物质原料可持续利用潜力。在中国现代生物质产业发展过程中,需要控制作物秸秆生物质原料利用比例整体上不超过25%,即使部分适宜规模化开发利用地区亦不能超过35%;生物质产业发展应该兼顾生物质原料需要与传统利用方式需要之间的平衡,尤其是要满足作物主产品可持续生产的需要。  相似文献   
109.
黄花棘豆(Oxytropis ochrocephala)是我国西部高寒草甸一种危害严重的毒害草,为明确黄花棘豆种子的萌发特征,本文主要探讨发芽前处理和温度对黄花棘豆种子发芽状况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对黄花棘豆种子萌发的影响最为显著:在10℃~25℃范围内,随着温度的升高种子发芽率增大;并且,恒温条件下其发芽率均高于与之对应的变温条件。其中,25℃恒温条件下其发芽率最高为15.3%;10℃/5℃变温时最低,仅为1.3%。另外,随着温度的上升,种子发芽指数增大、发芽时间缩短、硬实率降低:10℃/5℃时其发芽指数最低仅为0.05,平均发芽开始时间长达22.3d,硬实率高达97.2%。再者,发芽前处理对于黄花棘豆发芽状况的效应亦受到温度条件的影响。温度为变温25℃/5℃时,冷水浸种可明显提高种子的发芽指数,缩短种子萌发的开始时间;温度为恒温10℃时,冷水浸种可提高种子发芽率。然而,其他温度条件下其种子发芽率、发芽指数、发芽开始时间及硬实率与对照均无明显差异。因此,对于高寒草甸年均温较低、昼夜温差大的情况,黄花棘豆依靠种子快速建立种群的机会较小。  相似文献   
110.
采用盆栽断水干旱方式研究了土壤干旱对中间偃麦草、沙生冰草、蓝茎冰草和长穗偃麦草苗期抗旱性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种类禾草的抗旱性特征随土壤干旱程度增加的变化趋势不同。干旱胁迫程度增加,4种禾草的根冠比、叶片可溶性糖含量和渗透液相对电导率升高,叶片含水量下降。其中,土壤中度干旱胁迫时,沙生冰草叶片可溶性糖含量增加幅度较大;重度干旱胁迫下,沙生冰草叶片渗透液相对电导率上升幅度最小,株高胁迫指数与干物质胁迫指数最高,抗旱性相对较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