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4篇
农学   13篇
基础科学   8篇
  29篇
综合类   5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本文以山西省玉米种植生态区为基础 ,应用阿齐的干旱当量方法 ,对山西省 72个县、市1 62 3年次的降水资料和玉米产量资料进行计算 ,归纳分析 ,认为山西玉米产量丰、歉与降水的关键期有密切关系 ,分别为 :夏播中早熟区关键期为 7月 2 0日~ 7月 30日 ,干旱当量为 2 9 9 。春播早熟区关键期为 5月 2 1日~ 6月 2 0日 ,干时当量— 37 8 。春播中晚熟区关键期为 5月 1 0日~ 6月 2 0日 ,干旱当量为 34 0 。根据关键期的干旱频率按级差为 2 5作干旱程度分区。微旱区 (频率指标 0 1~ 2 5 ) ,轻旱区 (频率指标 2 6~ 5 ) ,干旱区 (频率指标 5 1~ 7 5 )。  相似文献   
102.
山西省县域城镇低效用地空间格局分异与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慧芳  毕如田  王瑾  郭永龙 《农业机械学报》2022,53(5):169-180,208
基于人地系统理论,构建区域低效化的理论分析框架,以山西省106个县为研究单元,运用空间自相关和地理探测器等方法,分析了山西省城镇低效用地的空间分异格局,定量探测了城镇低效用地空间分异的主导因子,揭示县域城镇低效用地与空间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机理。结果表明:构建“低效-自然-经济-社会”分析框架,分析城镇低效用地与空间要素之间作用路径和表现形式,总体上包括“人”、“地”2类要素和自然、经济、社会3个维度,其中自然要素在低效用地空间分异中发挥基础性作用,经济要素起决定性作用,社会要素具有强化放大效应。山西省89.09%的县域城镇低效用地规模低于265.86 hm2,整体偏向低值集聚,具有较弱的同质集聚特征;从空间分布上看,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县域城镇低效用地规模高于经济发展水平低的县域,平原地区县域的城镇低效用地规模高于山区丘陵地区。常住人口规模、GDP、对外交通枢纽数、地均GDP和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是山西省城镇低效用地规模空间分异的主导因子,但各因子在县域内驱动力有明显差异;因子交互作用类型以非线性增强为主,双因子增强为辅,其中常住人口规模对因子交互作用的影响最强,凸显了...  相似文献   
103.
104.
从土地利用竞争强度探索潜在土地利用冲突的缓解路径,可为协调土地利用冲突及功能规划分区提供思路。研究从适宜性和驱动力两方面构建潜在用地竞争力多准则评价体系,通过3种用地竞争力建立判断矩阵识别潜在土地利用冲突,基于晋中市发展战略进行分区权衡,并提出多功能协调分区方案。结果表明,晋中市有72.25%的土地面积面临潜在冲突的风险,无冲突地区仅占27.75%,其中耕地与建设用地冲突明显,尤其城镇周边地区冲突激烈,建设用地有侵占耕地向外扩张的趋势。基于地区主体功能发展战略下的3种用地多类型冲突进行分区优化,提出5种功能类型的核心区和发展区,进而提出晋中市差别化的土地利用可持续发展路径。针对用地竞争程度,在区域发展战略背景下权衡冲突并划定功能分区,可以更有效地缓解土地利用冲突,对优化区域土地资源配置及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