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56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27篇
林业   137篇
农学   81篇
基础科学   41篇
  23篇
综合类   404篇
农作物   67篇
水产渔业   29篇
畜牧兽医   127篇
园艺   74篇
植物保护   15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43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54篇
  2013年   47篇
  2012年   52篇
  2011年   47篇
  2010年   68篇
  2009年   42篇
  2008年   60篇
  2007年   43篇
  2006年   45篇
  2005年   38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32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34篇
  2000年   36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苎麻无性繁殖是保持品种纯度与良种特性的有效方法,在新品种选育和优质高产栽培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近年来,不少科学工作者对此进行了大量卓有成效  相似文献   
102.
103.
通过新稻20号两年国家区域试验资料,分析了7个性状与产量的相关、回归和通径关系,建立了回归方程:Y=-26.3684+0.0354X1+0.0182X2+0.0336X3-0.0753X4+0.0503X5+0.0645X6+0.3849X7。明确了各性状对产量的贡献大小顺序为:有效穗〉总粒数〉千粒重〉结实率〉生育期〉株高〉穗长。  相似文献   
104.
氮肥处理对新稻18号水稻产量及叶片形态特征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新稻18号为试验材料,在大田条件下研究了0、232.5 kg/hm2、255.0 kg/hm2、277.5 kg/hm2、300.0kg/hm2、322.5 kg/hm2和345.0 kg/hm2纯氮水平下水稻产量、叶片形态特征的差异及其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随着施氮量的增加,水稻产量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至255 kg/hm2纯氮水平下水稻产量达最大,此氮肥水平下水稻上三叶的受光姿态较其他处理综合表现较好。从不同氮肥处理对水稻上三叶的形态特征影响来看,倒二叶长受氮肥影响较大,倒一叶长受氮肥影响较小;倒一叶叶宽受氮肥影响较大,倒三叶叶宽受氮肥影响较小,说明氮肥处理对水稻叶片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倒二叶叶长和倒一叶叶宽两个特性上。以水稻产量为因变量,叶片各形态特征为自变量进行逐步回归分析表明,倒二叶叶长、倒一叶叶宽和叶面指数(LAI)与产量建立的逐步回归方程达到了极显著水平(r=0.996 2**),说明倒二叶叶长、倒一叶叶宽和叶面指数对产量的作用较大。  相似文献   
105.
以1份黄色线辣椒材料为母本,10份红色线辣椒为父本,采用顶交法配制10个杂交组合,研究了果实成熟色和8个农艺性状的杂种优势和配合力。结果表明:所有F1代果实成熟色均表现红色,红色果实成熟色相对黄色而言为显性效应;F1代除开展度外各性状均表现出正向优势,具有较高的超中亲、超高亲以及超标优势;一般配合力效应值与杂种优势表现呈正相关,Gx07-06、05991-1、xhB、07-09、05-17产量性状一般配合力相对较高,参与组配的组合为强优势组合,超标优势30%,Gx07-06、05991-1超标优势分别达到75%和56%,为高产优质亲本;可利用此类亲本组配高原环境气候下高产线辣椒品种。  相似文献   
106.
三七连作土壤对其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张子龙  王文全  杨建忠  崔秀明 《土壤》2010,42(6):1009-1014
为明确三七连作的障碍效应,以不同连作年限及不同空间分布的土壤为基质,通过发芽和幼苗生长试验,研究了连作土壤对三七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①与新土相比,连作土壤处理下三七种子萌发的最大速度加快,种子的发芽势变化不大,而发芽率、发芽指数和快速发芽期则明显呈降低或变短的趋势;②随土壤连作年限的增加,三七幼苗的成苗率和株高均显著下降(p0.05);③与根区外土相比,根区土和根区下土显著降低了三七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和发芽指数,对种子萌发的最大速度也呈降低作用,但却使三七幼苗的地上生物量明显增加。连作土壤对三七种子的萌发及幼苗的生长均表现明显的障碍效应,化感(自毒)作用可能是造成三七连作障碍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07.
新稻22水稻系新乡市农业科学院用江苏丘陵地区镇江农科所培育的超高产抗病品种镇稻99作母本,以早熟品种01D41LB88为父本进行杂交,历经连续6代系谱法选育而成的优质高产抗病粳稻新品种。2012年4月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豫审稻2012001)。该品种优质高产、抗病抗倒性好、适应性强,深受广大农户和粮食加工企业的青睐,具有较好的推广价值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8.
介绍了近些年海南省木薯种植和生产情况,对其在海南省的示范推广可行性进行科学分析,并就推广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可行的发展策略,希望在国家木薯产业技术体系的带动下,延长木薯产业链。  相似文献   
109.
月季黑斑病是发生在月季叶部的一种毁灭性病害,严重影响月季观赏价值和经济价值,甚至造成月季植株死亡。目前,国内外在月季黑斑病的病原分离、鉴定、室内抑菌试验、月季黑斑病的防治及抗性育种方面均做了大量的研究。本文即总结这些研究成果,指导月季生产,并对月季黑斑病的研究做出展望。  相似文献   
110.
李勇      刘秀明    王世杰    曹乐      张志才 《水土保持研究》2019,26(6):145-150
为研究贵州地区降水的时空演变规律,根据贵州省84个气象站1961-2017年的降水量资料,利用EOF和REOF方法、Mann-Kendall检验、Cramer法、YAMAMOTO法和滑动t检验及Morlet小波分析法,对贵州地区57年来降水的空间分布、时间系数变化特征和时间序列的趋势性、突变性及周期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EOF方法可以很好地解释降水场的时空分布特征,前2个特征向量累计贡献率达50.08%,揭示了两种典型的分布场,即全局型和东西反向型。分析特征向量所对应的时间系数,贵州省的降水场主要表现为全省多雨、全省少雨、东多西少、东少西多4种类型,REOF可将贵州降水场分为东西部两个区域,通过Mann-Kendall检验发现均存在降水减少的突变,并通过Cramer法、YAMAMOTO法和滑动t检验对结果进行验证,发现Ⅱ区比Ⅰ区降水突变明显。Morlet小波分析表明,贵州地区降水存在着显著的28 a周期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