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9篇
农学   5篇
基础科学   1篇
  21篇
综合类   55篇
农作物   12篇
畜牧兽医   9篇
园艺   3篇
植物保护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 毫秒
31.
棕壤定位施氮对土壤养分及春玉米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施用氮肥对土壤养分和春玉米产量的影响,在辽北昌图县棕壤土上开展了长期定位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不施任何肥料的处理,土壤有机质、全氮、碱解氮、速效磷含量年降低0.37 g /kg、0.02 g /kg、5.6 mg /kg和1.6 mg /kg。不同施氮水平条件下,土壤有机质、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增加,全氮和碱解氮含量下降。在等量(N 241.5 kg /hm2)施氮情况下,土壤有机质、全氮、碱解氮和速效钾含量以30%作基肥,70%在春玉米拔节中期追施的为最高。最佳的施 N 量为241.5 kg /hm2,较好的施肥方法为在播种时将全部氮磷钾肥料一次深施(15 cm)。  相似文献   
32.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氮肥不同施用时期对玉米生长后期叶绿体超微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氮肥分别在基施、拔节期与大喇叭口期1∶3∶1施用时,叶绿素含量最高,叶绿体和线粒体结构完整,基粒和基质片层结构丰富;当追肥次数逐渐减少直至不施氮肥时,叶绿素含量逐渐降低,叶绿体形状由长椭圆形趋于圆形,被膜不断破裂,片层结构由排列整齐变为混乱,线粒体膜被破坏,脊的数量减少.因此,合理地增加追肥次数能提高叶绿素含量,有效改善叶绿体的超微结构.  相似文献   
33.
辽西石灰性褐土不同施氮模式下的土壤养分动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高效施肥的角度出发,研究了不同施氮模式下的辽西石灰性褐土土壤养分时空动态变化特征。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施氮明显提高0~20 cm土层碱解氮含量。随着土层加深,碱解氮和有效磷含量降低,速效钾含量变化较小。随着生育期推进,0~20 cm土层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总体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高峰出现在拔节期或大喇叭口期;20~40 cm土层碱解氮和有效磷含量保持稳定,速效钾含量呈降低-升高-降低趋势,高峰出现在大喇叭口-灌浆期内;40~60 cm土层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呈降低-升高-降低趋势,高峰分别出现在大喇叭口期和灌浆期。随着土层加深,土壤pH值升高。施氮降低了0~20 cm土层的pH值,而对20~40cm和40~60 cm土层的pH值无影响。随着生育期推进,0~20 cm土层的pH值呈现升高-降低-升高的趋势,20~40 cm和40~60 cm土层的pH值保持稳定。土壤养分动态变化特征因施氮模式而异。与其它施氮模式相比,二次追肥和一次深施的施氮模式能够在拔节期和大喇叭口期提供玉米较充足的有效养分,满足植株的生理需求。综合考虑土壤养分动态特性、产量性状、产投比、氮肥农学效率等因素,初步筛选出二次追肥和一次深施为辽西春玉米生产中的高效施氮模式。  相似文献   
34.
35.
在辽西褐色土上,对豆科牧草紫苜蓿和沙打旺施用磷肥,可显著地促进生育、增加产量、提高效益。有效磷含量高的过磷酸钙,施用当年的肥效比磷矿粉高;迟效性的磷矿粉施后第二年的后效作用显著;两者的当年肥效和第二年的后效均随施用量的增加而加大。磷肥施后第三年仍有一定的后效。施用量以过磷酸钙每亩20公斤、埃及磷矿粉每亩30公斤较为合适。  相似文献   
36.
邢月华  汪仁  包红静  宫亮  王聪翔  李振玉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2):19834-19835,19923
[目的]为了探讨不同磷肥用量对玉米产量、效益及养分吸收的影响,确定经济施磷量。[方法]采用田间试验方法,在海城、昌图和彰武地区进行不同磷肥用量试验。[结果]施磷可显著增加玉米产量和经济效益,各施磷处理比不施磷处理增产3.2%~21.5%,增收173~1 724元/hm^2;施用磷肥可促进玉米对氮磷钾养分的吸收,但随着施磷量的增加,磷肥的增产效益和利用率降低。[结论]海城、昌图和彰武地区最高产量施磷量分别为89、116和129 kg/hm^2,经济施磷量分别为77、98和100 kg/hm^2。  相似文献   
37.
不同施氮量对春玉米早衰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春玉米生长后期容易发生早衰,研究不同氮肥水平对春玉米早衰的影响,为合理施肥和作物增产提供科学依据.盆栽条件下以春玉米为供试作物,研究不同施氮量对玉米早衰的影响.结果表明:不施氮肥处理玉米生长后期叶绿素含量最低,黄叶比例最大,细胞膜结构已经解体,玉米发生早衰,减产严重;当适量增加氮肥用量时,叶绿素含量升高,叶绿体超微结构逐渐得到改善,产量增加35.9%以上.玉米衰老与氮素营养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合理的施肥量是保证玉米高产防早衰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8.
辽宁省蔬菜主产区地下水硝酸盐污染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调查蔬菜主产区地下水硝酸盐污染情况。[方法]2005~2008年连续4年7次采集辽宁省蔬菜主产区农户井水样品696个,利用TU-1810DASPC紫外可见光光度计测定硝酸盐含量。[结果]蔬菜主产区地下水硝酸盐含量平均值为21.26mg/L,超过了国家制定的安全饮用水标准(〈20.00rr影L)。硝酸盐含量小于20.00mg/L的样品占66.80%,大于20.00ng/L的样品占33.20%。地下水硝酸盐含量超标率排序为北镇市(33.00%)〉黑山县(32.80%)。[结论]黑山县和北镇市监测区域内地下水硝酸盐含量超出国家标准的饮用水井达到1/3以上。  相似文献   
39.
辽宁省粮菜主产区农村饮用水硝酸盐污染状况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农村饮用水硝酸盐污染情况,2005-2008年连续4年7次采集辽宁省粮食、蔬菜主产区农户井水样品1 307个,利用TU-1810 DASPC紫外可见光光度计测定了硝酸盐含量.结果表明,粮食、蔬菜主产区农村饮用水硝酸盐含量平均值为18.96 mg·L-1,大于20 mg·L-1的样品占32.08%.保护地蔬菜产区农户饮用水硝酸盐含量平均值为21.26 mg·L-1,个别的蔬某种植户地下水硝酸盐含量达到396.67 mg·L-1.水稻产区农村饮用水硝酸盐含量平均值为20.62 mg·L-1,玉米产区农户饮用水硝酸盐含量为17.8 mg·L-1.受硝酸盐污染的水井占监测水井总数的百分比分别为:昌图县34.52%、开原市49.63%、铁岭县38.92%、新民市52.68%、辽中县39.82%、黑山县32.42%和北镇市32.99%.  相似文献   
40.
[目的]研究苜蓿刈割时期与产草量、蛋白质含量的关系。[方法]以6个不同的苜蓿品种为材料,于2002年刈割2次2、003年刈割4次2、004年刈割2次,每次刈割后测定苜蓿的产量、粗蛋白含量。[结果]1年刈割4次,6个苜蓿品种的粗蛋白含量均以第2茬最高,其次是第3茬,第1茬最低,其中苜蓿王和爱菲尼特平均粗蛋白含量最高,分别为22.95%和22.53%;干草产量均以第1茬最高,其次为第3茬和第4茬,第2茬最低。1年刈割1次,6个苜蓿品种播种当年的粗蛋白含量均高于第2年。6个苜蓿品种2003年、2004年干草总产量均高于2002年。[结论]1年刈割4次,苜蓿的粗蛋白含量以第2茬最高,干草产量以第1茬最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