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9篇
农学   9篇
  36篇
综合类   60篇
农作物   4篇
畜牧兽医   5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6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2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以安徽省蚌埠市龙子湖湿地周边林地、防护林带、水产养殖地、公园绿地、耕地5种土地利用类型为研究对象,探讨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有机碳和活性有机碳组分的影响。结果表明,湿地转变为其他土地利用类型后,土壤有机碳呈现显著的土层表聚性,林地较其他土地利用类型有更强的碳截存能力。同种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易氧化有机碳质量分配比例随土层深度变化产生的变幅范围较小,公园绿地、防护林带和水产养殖地土壤表层颗粒有机碳质量分配比例出现集聚,然而在10 cm以下土层其变化范围较小。土壤有机碳、土壤易氧化有机碳、土壤颗粒有机碳质量分数之间存在极显著(P<0.01)的相关关系,三者在公园绿地与水产养殖地土壤表层质量分数的差异显著性分析结果显示,颗粒有机碳对土地利用方式变化的响应要比土壤有机碳和土壤易氧化有机碳更为敏感。  相似文献   
102.
就业导向下高校课程改革趋势与存在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科技与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对高校人才的培养规格提出了更高要求。课程理念、课程结构和课程内容等高校课程改革问题也日益突出。本文分析了现阶段我国高校课程改革现状、存在问题以及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03.
磷酸二氢钙与生物质共热解提高生物炭固碳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木屑和牛粪为生物质原材料,通过添加磷酸二氢钙与生物质原材料共同热解制备生物炭,研究其对生物炭形成过程中碳保留量及稳定性的研究,以期为提高生物炭的固C能力提供新思路,为全面了解生物炭固碳减排效果提供理论参考。结果表明,与不添加磷酸二氢钙制备的生物炭相比,添加磷酸二氢钙制备的木屑和牛粪生物炭碳保留量则分别提高了31.3%和26.1%。尽管与不添加磷酸二氢钙制备的生物炭相比,添加磷酸二氢钙制备的牛粪生物炭被过氧化氢氧化损失C的量增加了8.8倍,但添加磷酸二氢钙制备的木屑生物炭被过氧化氢氧化损失C的量减少了93.1%。此外,添加磷酸二氢钙制备的木屑和牛粪生物炭还降低了其微生物好氧矿化损失C的量,降幅分别为90.3%和72.8%。可见,通过添加磷酸二氢钙对生物质原材料进行共热解,达到了对生物炭进行以固"C"为目的的设计效果,并且效果取决于生物炭原材料的类型。  相似文献   
104.
番茄叶片叶素素a,b含量及总量均与稀土喷施浓度(≤0.08%)呈一次正相关,且大部分处理叶绿素a/b比值低于对照,番茄产量与喷施箕土浓度呈二次曲线相关,理论上当喷施浓度为0.0679%时,番茄可获得最高产量2525kg/667m^2。  相似文献   
105.
设施栽培土壤有效磷与活性有机磷含量及其变化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安徽省部分设施栽培地土壤活性有机磷及有效磷的含量进行了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1)被调查的设施土壤表层有效磷和活性有机磷的含量范围分别为32.30-199.44mg/kg土、8.53-19.04mg/kg土;(2)不同地区设施土壤活性有机磷和有效磷含量均高于当地露地土壤对应指标值;(3)设施土壤活性有机磷和有效磷含量在剖面层次上表现为由高到低的分布趋势.  相似文献   
106.
以安徽省2所涉及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项目承担院校的专业建设为例,在卓越农林人才计划实施背景下,探讨地方高校如何通过学校办学层次、办学类型、人才培养目标和服务面向定位,以及课程设置和课程体系等专业人才培养计划构成要素的运筹,不断强化基于强基固本,提高核心素养的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和专业建设,为形成具有校本特色的新农科建设新范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7.
设施黄瓜干物质累积及NPK吸收规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津研四号黄瓜为试材,研究设施黄瓜干物质累积及其N、P、K吸收规律。结果表明:黄瓜干物质积累主要集中在初瓜期和盛瓜期,约占全生育期干物质累积量的95%;植株与果实干物质累积的比例为1.5:1。苗期、初瓜期、盛瓜期和末瓜期N素吸收量占整个生育期吸收总量的百分比依次为2.1%、29.3%、65.2%和3.4%;P素为3.2%、32.8%、61.6%和2.4%;K素为2.3%、27.3%、66.8%和3.8%。当黄瓜的产量(鲜重)为142.5 t hm-2时,全生育期N、P、K吸收量分别为405.4、74.9和506.6kg,N、P、K吸收比例为1:0.18:1.25,生产1 t商品瓜吸收的N、P、K分别为2.84、0.53和3.55kg。  相似文献   
108.
辣椒NPK肥料配施数学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应用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研究了NPK肥用量和配比对辣椒产量的影响,获得了相应的函数模型;通过对模型的优化和解析,得出了辣椒获得最高产量时N的用量为342.5kg/hm2,P2O5用量为112.5kg/hm2,K2O用量为175kg/hm2,此时辣椒产量为23.55t/hm2;试验土壤栽培辣椒适宜的NPK肥用量配比应为N∶P2O5∶K2O=1∶0.33∶0.51。  相似文献   
109.
喷施稀土肥对辣椒产量和氮磷钾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适量的喷施稀土元素,可以显著提高辣椒叶片中氮、磷、钾等营养元素的含量,促进养分向生长旺盛的部位转移,其中磷素受到的影响最为显著。喷施稀土元素能显著增加辣椒的单株果数,而对辣椒单果重影响不显著。辣椒产量与稀土微肥喷施浓度呈抛物线相关,理论上当稀土肥浓度为372.3mg L-1时,辣椒达最高产量31.81 t hm-1。  相似文献   
110.
通过水培试验研究了不同铵硝比的氮素营养和磷素营养对菠菜生长、氮素吸收及硝酸还原酶活性(NRA)和谷氨酰胺合成酶活性(GSA)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供磷水平相同时,菠菜的生物量随着铵硝比的降低而降低,但铵硝比为25:75与0:100两个处理之间没有显著差异;在铵硝比相同时,随着营养液中磷含量的增加,菠菜的生物量随之增加。菠菜茎叶中硝酸盐的含量随着铵硝比和磷水平的降低而升高。不同铵硝比处理,菠菜含氮量没有明显差异,随着磷水平的提高,菠菜植株含氮量有升高的趋势,但各处理之间差异不显著;受到生物量显著差异的影响,菠菜植株中氮素累积量随着铵硝比的降低和磷素水平的增加而增加。在铵硝混合营养条件下,缺磷会显著抑制菠菜对铵态氮和硝态氮的吸收,且磷索缺乏对菠菜吸收硝态氮的抑制作用要大于对铵态氮吸收的抑制作用。铵硝比相同时,随着营养液中磷索供应量的增加,菠菜茎叶中NRA显著增加;但是营养液中铵硝比较高时,会显著抑制菠菜茎叶中NRA,而铵硝比较低时,则有利于提高菠菜的NRA。缺磷会严重抑制GSA;在磷素水平相同时,随着营养液中铵比例的增加,菠菜茎叶中GSA显著增加。为此,在一些硝酸盐含量较高的土壤上栽培蔬菜时,可以采取增施适量磷肥的方法,以降低叶菜的硝酸盐含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