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9篇
农学   9篇
  36篇
综合类   60篇
农作物   4篇
畜牧兽医   5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6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2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6 毫秒
41.
一组混合菌群还原硫酸盐的特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利用硫酸盐还原法消除硫酸盐和重金属离子对环境的污染,从凤阳城区排水沟中富集和驯化获得硫酸盐还原菌菌群,研究了硫酸盐还原菌群对含硫氧酸盐的还原,以及温度、pH、盐度、氧气和Fe2+等因素对菌群还原硫酸盐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该菌群可以利用乳酸钠还原硫代硫酸盐、硫酸盐,不能还原亚硫酸盐;最适合的生长温度为36℃,pH 7.5,可在3%的氯化钠浓度下生长;在兼性厌氧条件下对硫酸盐还原能力最强;硫酸盐还原率随着Fe2+浓度的增加而增大。菌群接种量为10%,FeSO4初始浓度为2000 mg/L,培养30 h后硫酸盐还原率达到95%以上。  相似文献   
42.
采用盆栽方法,对吊竹梅用pH值为6.7(对照)、5.6、4.5、3.5、2.5、1.5的模拟酸雨进行喷雾处理,测定其生物量、花青素相对浓度、叶绿素含量、硝酸还原酶活性(nitrate reductase, NR)、脯氨酸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 SOD) 活性、过氧化物酶 (peroxidase, POD)活性、过氧化氢酶(catalase, CAT)活性、丙二醛(malondialdehyde, MDA)含量和质膜透性等指标。结果显示,吊竹梅单株干质量、叶绿素含量、NR活性、花青素相对浓度、CAT活性均呈下降趋势;SOD活性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脯氨酸含量、POD活性、MDA含量和质膜透性均呈上升趋势。综合分析表明,模拟酸雨pH值为5.6~3.5处理,吊竹梅生长和抗氧化能力受影响较小,而观赏性不受影响;模拟酸雨pH值为2.5处理,其生长受抑制程度和抗氧化能力下降幅度增大,对其观赏性几乎无影响;模拟酸雨pH值为1.5处理,其生长和抗氧化能力严重受抑制,有明显伤害症状,观赏性急剧下降。  相似文献   
43.
不同C/N下鸡粪麦秸高温堆肥腐熟过程研究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4  
用鸡粪与小麦秸秆为堆肥原料进行高温好氧堆肥试验,研究添加鸡粪对小麦秸秆高温好氧堆肥过程中堆体温度、pH值、碳氮比和养分等理化指标的影响,寻求鸡粪与小麦秸秆高温堆肥的最佳配比,为农作物秸秆快速资源化利用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指导.结果表明,鸡粪与小麦秸秆在C/N=25时堆体达到的温度最高,为62℃,达到最高温度所需的时间最短,为2d.堆肥过程中各处理pH值变化基本一致,都是先上升后下降的过程.堆肥结束时A2处理C/N=14.4,NH+4-N含量比最高时降低了76.2%,腐殖质比初始增加了50.2%,胡敏酸相对于最低点升高了160%,富里酸与堆肥前相比降低57.1%.堆肥结束时,全氮含量除Al处理有所降低外,其余处理均有所增加.各处理堆肥全磷、全钾、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在堆肥结束时比堆肥初始均有所增加.综合判断,鸡粪与小麦秸秆C/N=25进行堆肥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44.
施用N,P,K肥对杂交苏丹草吸收Cu,Zn,Mn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施用N,P,K肥对杂交苏丹草吸收Cu,Zn,Mn等微量营养元素的影响.结果表明:1)各处理Cu的吸收量大小的顺序依次为NPK>NP>NK>N>P>K>CK>PK;各处理杂交苏丹草体内Cu浓度的变幅是24.7~39.8 μg/g;N是影响杂交苏丹草吸收Cu的主导因子,由于稀释效应,施N处理的杂交苏丹草体内Cu的浓度相对较低.2)各处理杂交苏丹草Zn的吸收量大小的顺序依次为NPK>NP>N>NK>CK>K>P>PK,杂交苏丹草体内Zn的浓度变幅是64.3~140.8 μg/g,而P,K对Zn的吸收产生拮抗作用.3)杂交苏丹草Mn的吸收量大小的顺序依次为NPK>N>NP>NK>P>CK>K>PK,P对杂交苏丹草Mn的吸收有促进作用,K对杂交苏丹草Mn的吸收有较为显著的抑制作用;各处理Mn浓度的变幅是17.3~44.0 μg/g.  相似文献   
45.
农田土壤施用化肥的负效应及其防治对策   总被引:51,自引:2,他引:49  
本文对不当和地量施用氮,磷,钾化学肥料对土壤的污染及肥力影响进行了综核实工提出了相应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46.
稀土农用技术及作用机理研究进展(综述)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本文对近年来稀土农用的文献进行了综述,总结了稀土农用的效果和施用技术,从6个方面概括了稀土增产提质的生物效应本质,提出了当前稀土农用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今后努力的方向。  相似文献   
47.
农田土壤施用化肥的负效应及其防治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不当和过量施用氮、磷、钾化学肥料对土壤的污染及肥力影响进行了综述,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48.
该文在分析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培养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探讨了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协同式”培养模式的推动力,提出了协同制定培养方案、协同建设培养基地、搭建培养利益共同体与构建培养协同管理机制等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协同式”培养模式的实现途径。  相似文献   
49.
灌溉模式与施氮量对水稻需水规律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防雨棚池栽试验,研究灌溉模式和施氮量对水稻需水规律、产量及其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灌溉模式与施氮量对水稻阶段腾发量、需水强度、水分利用效率和产量及其构成有显著影响。与常规灌溉相比,控制灌溉条件下水稻的腾发量、需水强度和有效穗数降低,水分利用效率、穗粒数和结实率增加。随着施氮量增加,水稻的腾发量、需水强度、有效穗数和穗粒数增加,结实率和千粒质量降低,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结论:在控制灌溉条件下施氮量为180 kg·hm-2时,水稻产量达到11 495 kg·hm-2,节本增效效应最佳。  相似文献   
50.
采用水培培养的方式,比较Ca3(PO4)2模拟低磷胁迫下3种氮处理(NO3--N、NH4+-N和NO3--N与NH4+-N等体积混合)对玉米生物学特性及磷素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营养液中以Ca3(PO4)2形式供应磷素时,与对照(以KH2PO4形式供应磷素)相比,3种供氮处理玉米的整株生物量分别降低20.6%、12.9%和15.4%;同化物在根、茎和叶的分配也发生明显变化,表现为根冠比、根体积和茎叶比升高,其中硝态氮处理的根冠比升幅最大;对叶片生长的抑制作用最为明显,表现为叶片生物量和总叶面积显著降低,其中铵态氮处理的玉米植株叶面积和光合速率下降幅度最低;硝态氮处理的植株磷吸收量下降幅度最大。结论:玉米抗低磷胁迫的适应途径因供氮形态不同而异,铵态氮处理的植株比硝态氮更耐低磷胁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