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9篇
农学   9篇
  36篇
综合类   60篇
农作物   4篇
畜牧兽医   5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6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2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41.
氮肥运筹对小麦籽粒GMP含量及大颗粒比例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给小麦优质栽培中氮肥的合理运筹提供参考,以烟农19为材料,设置了2个施氮水平(施纯氮120和240 kg·hm-2)和3个不同氮肥基追比(2∶1、1∶1、1∶2),研究了氮肥运筹对小麦籽粒谷蛋白大聚合体(GMP)含量及其颗粒粒径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小麦籽粒GMP颗粒体积总体呈双峰分布,数目呈单峰分布。增施氮肥能显著提高小麦籽粒GMP含量;在同一施氮水平下,较高的追氮比例能显著增加籽粒GMP含量及其>80 μm颗粒体积百分比,降低<80 μm GMP颗粒体积百分比。与120 kg·hm-2施氮水平相比,240 kg·hm-2水平下籽粒>80 μm的GMP颗粒所占体积显著增高。小麦籽粒中,<10 μm与>10 μm的GMP颗粒数目百分比在不同处理间无显著差异。由此可见,增施氮肥和氮肥后移有利于小麦籽粒GMP含量及大颗粒比例的提高。  相似文献   
42.
不同C/N下鸡粪麦秸高温堆肥腐熟过程研究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4  
用鸡粪与小麦秸秆为堆肥原料进行高温好氧堆肥试验,研究添加鸡粪对小麦秸秆高温好氧堆肥过程中堆体温度、pH值、碳氮比和养分等理化指标的影响,寻求鸡粪与小麦秸秆高温堆肥的最佳配比,为农作物秸秆快速资源化利用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指导.结果表明,鸡粪与小麦秸秆在C/N=25时堆体达到的温度最高,为62℃,达到最高温度所需的时间最短,为2d.堆肥过程中各处理pH值变化基本一致,都是先上升后下降的过程.堆肥结束时A2处理C/N=14.4,NH+4-N含量比最高时降低了76.2%,腐殖质比初始增加了50.2%,胡敏酸相对于最低点升高了160%,富里酸与堆肥前相比降低57.1%.堆肥结束时,全氮含量除Al处理有所降低外,其余处理均有所增加.各处理堆肥全磷、全钾、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在堆肥结束时比堆肥初始均有所增加.综合判断,鸡粪与小麦秸秆C/N=25进行堆肥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43.
施用N,P,K肥对杂交苏丹草吸收Cu,Zn,Mn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施用N,P,K肥对杂交苏丹草吸收Cu,Zn,Mn等微量营养元素的影响.结果表明:1)各处理Cu的吸收量大小的顺序依次为NPK>NP>NK>N>P>K>CK>PK;各处理杂交苏丹草体内Cu浓度的变幅是24.7~39.8 μg/g;N是影响杂交苏丹草吸收Cu的主导因子,由于稀释效应,施N处理的杂交苏丹草体内Cu的浓度相对较低.2)各处理杂交苏丹草Zn的吸收量大小的顺序依次为NPK>NP>N>NK>CK>K>P>PK,杂交苏丹草体内Zn的浓度变幅是64.3~140.8 μg/g,而P,K对Zn的吸收产生拮抗作用.3)杂交苏丹草Mn的吸收量大小的顺序依次为NPK>N>NP>NK>P>CK>K>PK,P对杂交苏丹草Mn的吸收有促进作用,K对杂交苏丹草Mn的吸收有较为显著的抑制作用;各处理Mn浓度的变幅是17.3~44.0 μg/g.  相似文献   
44.
[目的]针对皖北小麦玉米轮作区化肥过量施用和有机废弃物资源利用低的现状,探讨了皖北地区夏玉米化肥减量与有机肥配合施用的可行性及化肥减量比例。[方法]采用田间试验,研究100%化肥(NPK)、有机肥(OF)、化肥减量(0%、20%、40%)配施有机肥(OF100、OF80和OF60)对夏玉米养分吸收和氮素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施肥可改善玉米各生育期营养状况,提高玉米N、P、K养分吸收量。与NPK处理比较,OF60、OF80和OF100处理100 kg籽粒产量所需要的N含量分别下降0.04、0.13和0.27 kg,所需K2O含量下降0.19、0.13和0.25 kg,所需P2O5含量基本持平。与NPK处理相比,OF80处理玉米孕穗期至收获期地上部植株N、P、K养分吸收量占玉米整个生育期地上部植株N、P、K吸收总量的比例提高3.2%、11.8%、9.1%,产量显著提高9.7%,肥料总氮利用率、化肥氮利用率、肥料总氮农学利用率、化肥氮农学利用率、肥料总氮偏生产力、化肥氮偏生产力分别显著提高6.4%、7.4%、4.6 kg·kg~(-1)、3.1 kg·kg~(-1)、6.7 kg·kg~(-1)、13.3 kg·kg~(-1)。[结论]皖北夏玉米种植以化肥减量20%配施有机肥处理,即基肥施用有机肥1 500 kg·hm~(-2),无机复混肥600 kg·hm~(-2),追肥尿素90 kg·hm~(-2)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45.
农田土壤施用化肥的负效应及其防治对策   总被引:51,自引:2,他引:49  
本文对不当和地量施用氮,磷,钾化学肥料对土壤的污染及肥力影响进行了综核实工提出了相应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46.
稀土农用技术及作用机理研究进展(综述)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本文对近年来稀土农用的文献进行了综述,总结了稀土农用的效果和施用技术,从6个方面概括了稀土增产提质的生物效应本质,提出了当前稀土农用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今后努力的方向。  相似文献   
47.
农田土壤施用化肥的负效应及其防治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不当和过量施用氮、磷、钾化学肥料对土壤的污染及肥力影响进行了综述,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48.
磷细菌筛选及其对土壤无机磷转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潮土、水稻土、砂姜黑土和石灰土等土壤的植物根际土壤和根中分离了86株磷细菌,通过液体摇瓶培养3d,培养液水溶磷含量为4.2~387.3mg/L,水溶磷含量与培养液pH呈显著负相关(R2=0.621 6)。用筛选出的1株磷细菌(HCW115)进行玉米盆栽试验,结果表明,磷细菌处理的玉米干物重和吸磷量与对照相比分别增加了37.5%和40.2%,达到显著差异。磷细菌对土壤Al-P、Fe-P和O-P转化无明显影响,但可以促进土壤Ca2-P、Ca8-P和Ca10-P向有效磷转化而被玉米吸收,与原土相比,Ca2-P、Ca8-P和Ca10-P含量分别减少了74.9%,12.3%和1.51%。  相似文献   
49.
该文在分析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培养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探讨了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协同式”培养模式的推动力,提出了协同制定培养方案、协同建设培养基地、搭建培养利益共同体与构建培养协同管理机制等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协同式”培养模式的实现途径。  相似文献   
50.
灌溉模式与施氮量对水稻需水规律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防雨棚池栽试验,研究灌溉模式和施氮量对水稻需水规律、产量及其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灌溉模式与施氮量对水稻阶段腾发量、需水强度、水分利用效率和产量及其构成有显著影响。与常规灌溉相比,控制灌溉条件下水稻的腾发量、需水强度和有效穗数降低,水分利用效率、穗粒数和结实率增加。随着施氮量增加,水稻的腾发量、需水强度、有效穗数和穗粒数增加,结实率和千粒质量降低,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结论:在控制灌溉条件下施氮量为180 kg·hm-2时,水稻产量达到11 495 kg·hm-2,节本增效效应最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