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38篇
林业   2篇
基础科学   10篇
  49篇
综合类   45篇
畜牧兽医   14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9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和田绿洲地下水埋深的自然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研究自然因素对和田绿洲地下水埋深的影响,并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进行检验.结果表明,气温、蒸发是地下水埋深的两个最重要的影响因子,埋深随蒸发增加、气温升高而增大.出山口径流(主要为冰雪融水)对地下水埋深的影响仅次于气温和蒸发,埋深随径流增大而逐渐减小,约有1~2个月的滞时.风速、水温和湿度对地下水埋深的影响相对较小,降水与地下水埋深的关系不太明显.影响因子与埋深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拟合精度较高,且通过了置信水平α=0.01的显著性检验.  相似文献   
102.
塔里木盆地裸地潜水蒸发计算模型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为了研究潜水蒸发规律,提高对极限蒸发强度和极限埋深等关键问题的认识,本研究根据中国科学院阿克苏水平衡试验站1990年至1996年裸地潜水蒸发及水面蒸发资料,通过分析潜水蒸发计算模型的控制条件,建立了新的潜水蒸发计算模型。研究结果表明:所建立的模型符合控制条件,对于给定的潜水埋深,潜水蒸发强度随水面蒸发强度的增大而非线性增加,当水面蒸发强度趋于无穷大时,潜水蒸发强度应趋近于潜水极限蒸发强度;潜水蒸发极限埋深在理论上不存在。本文建立的裸地潜水蒸发计算模型结构合理,克服了当大气蒸发力较大时过高估计潜水蒸发量、潜水蒸发随水面蒸发的增大而线性增加的缺点。模型计算精度较高,可供相似地区参考使用。  相似文献   
103.
黄土高原坡沟系统侵蚀泥沙来源模拟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进一步明确黄土高原坡沟系统侵蚀泥沙主要来源及其动态变化过程,该文利用室内概化坡沟系统模型,结合稀土元素(REE)示踪技术,采用放水冲刷试验,对黄土高原的坡沟系统侵蚀泥沙来源问题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该试验的坡沟系统中,侵蚀泥沙主要来自坡沟系统的坡面,距离坡面顶端2 m的侵蚀产沙量占到坡面总侵蚀量的57%~74%,沟坡部分的侵蚀产沙量较少;坡面部分的4种示踪元素侵蚀带,在流量为6、8、10和14 L/min时,各个侵蚀带的侵蚀量大小依次为La元素示踪带>Ce元素示踪带>Tb元素示踪带>Sm元素示踪带,但在流量为12 L/min时,侵蚀量大小依次为La元素示踪带>Ce元素示踪带>Sm元素示踪带>Tb元素示踪带;坡面侵蚀产沙泥沙百分比随着冲刷历时的增长,总体上呈现出波动式的递增趋势,25 min以后又开始减小,沟坡侵蚀产沙量的变化趋势与坡面相反。研究为黄土高原小流域坡沟的治理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4.
根据草莓较耐寒而不耐热,苦瓜耐热又喜温的特性,鲁南地区近年在草莓大棚内早春套种苦瓜,不仅充分利用了土地和大棚,而且可以使苦瓜提早上市,达到高产高效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5.
新疆和田绿洲适宜规模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在水热平衡基础上,同时考虑生态与环境的要求,建立了适宜绿洲规模以及适宜灌溉规模的数学模型,计算出和田绿洲的适宜面积为6080~7690km2,现状条件下和田绿洲规模已达8420 km2,略超出适宜规模;同时计算出和田绿洲的适宜灌溉面积为14.67~18.66万hm2。目前的灌溉面积以及规划的灌溉面积尚在适宜范围之内,但必须节水,否则,水资源紧缺将会危及绿洲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6.
为了全面了解我国主栽红花油茶品种的品质特点与加工特性,选择目前已规模化种植且种植面积较大的浙江红花油茶、腾冲红花油茶和广宁红花油茶的果实为原料,对其果皮、籽壳、种仁中的粗脂肪、还原糖、可溶性总糖、黄酮、多酚等营养成分进行了测定和方差分析、相关性分析与主成分分析。测定结果表明:其油脂主要集中分布于种仁中,浙江红花、腾冲红花、广宁红花油茶种仁中的脂肪含量分别为68.53%、58.58%、60.96%;可溶性总糖含量在15%~24%之间,且在油茶果各组成部分中的分布相对均较均匀;黄酮在果皮和籽壳中的含量均较丰富。3种红花油茶种仁中各种营养成分之间的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其脂肪含量与可溶性总糖含量间均呈显著负相关,而与多酚、黄酮含量之间均呈不显著正相关;浙江红花油茶种仁中的脂肪含量与还原糖含量之间呈显著正相关,广宁红花油茶种仁中的脂肪含量与还原糖含量之间则呈不显著负相关。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浙江红花、腾冲红花和广宁红花油茶种仁营养成分的综合评分分别为18.05、13.24和15.05,这一结果说明,浙江红花油茶种仁的营养价值较好。  相似文献   
107.
灰色GM(1,N)自记忆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灰色多变量自记忆模型进行了尝试性研究,首次将系统的影响因素在建模时加以考虑,给出了建立灰色GM(1,N)自记忆模型的方法.在此基础上结合新疆和田绿洲月蒸发能力实测资料,建立了灰色GM(1,2)自记忆模型,取得了理想的预测效果.结果表明,建立的多因素影响的灰色自记忆模型有着可行性.  相似文献   
108.
利用阻尼最小二乘法求解Van Genuchten方程参数   总被引:15,自引:3,他引:12  
土壤水分参数对于定量预报非饱和水流运动是非常重要的,该文运用阻尼最小二乘法。拟合了描述土壤水分特征曲线的Van Genuchten方程参数,同时与非线性单纯性法拟合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该方法拟合精度较高,可以作为计算Van Genuchten方程参数的一种方法。此外。用VB语言编写算法程序,便于对输入数据进行修改。  相似文献   
109.
准确分析中国近地面风速时空变化规律对区域气候变化、蒸散发的估算、雾霾预报等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1979-2015年ITPCAS再分析资料的近地面风速(10 m)与中国110个气象站点的风速资料,分析该数据集在中国区域的适用性,并对2011-2012年风速数据进行修正,分析该区域近地面风速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①ITPCAS再分析数据集风速资料基本满足应用要求,但部分数据需修正。修正后的风速数据模拟精度得到较大提高,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特别是在西北高寒、干旱地区;②1979-2015年中国62.12%的区域风速为下降趋势,全国平均风速每10 a变化速率为-0. 073 m·s^-1,其中东南诸河流域每10 a变化速率最大(-0.202 m·s^-1);③除珠江流域外,其他各流域风速均呈下降趋势。中国各月平均风速呈单峰形,最大值出现在4月,最小值出现在12月;④年平均风速变化主要表现在3-6月下降速率最大,风速变化趋势在各个流域、各月份保持不变。  相似文献   
110.
干旱在我国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现象,农业干旱灾害每年给国家和人民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为防患于未然和减轻干旱乏水的影响,不少国内外学者对干旱识别与评价开展了研究。本研究采用基于供需水量平衡的评价指标和用均值化方法处理得到的供需水相对指数作为熵权法的评价指标对农业干旱进行识别与评价,对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的田东县内不同农业区域的易旱区及干旱月、季度变化趋势、干旱程度进行识别与评价。分析计算的结果表明,熵权法用于识别与评价旱地农业干旱具有合理性,评价的结果与干旱实际情况较吻合,对干旱识别与评价是一种有效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