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38篇
林业   2篇
基础科学   10篇
  49篇
综合类   45篇
畜牧兽医   14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9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在深入分析水资源潜力内涵和水资源开发利用阶段的基础上,建立了水资源潜力模糊综合评判模型和评判指标,并将该模型应用于关中西安、咸阳、宝鸡、铜川、渭南5 个地市的水资源潜力的评判。结果认为,西安和铜川处于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发展阶段;咸阳、渭南则处于饱和阶段;宝鸡市水资源利用处于开发阶段;以宝鸡市水资源开发潜力最大  相似文献   
82.
黑河流域水沙关系模型及其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利用黑河黑峪口水文站的长系列泥沙和径流实测资料,分别建立了黑河年输沙量和次暴雨输沙量的水沙关系,精度较高;同时,还对这两种水沙关系一些特殊点据的产生原因进行了深入分析.然后应用所建立的水沙关系对1996年非点源污染水质水量监测中存在的泥沙施工影响问题进行了定量修正.  相似文献   
83.
非饱和土壤水分运动参数空间变异特性的统计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非饱和土壤水分运动参数的空间变异规律是大区域参数估计的基础。分析秦王川灌区土壤物理性质及水分运动参数空间变异的统计规律。特征曲线与导水率标定系数具有对数正态分布,且与干容重和物理性粘粒含量P0.01呈直线相关。F检验结果,相关达到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84.
利用2007-2017年MOD10A2积雪产品数据与数字高程、气象数据结合,分析地形、气象因素对新疆和田河流域山区积雪覆盖的影响。结果表明:积雪覆盖率时空变化受高程影响,在海拔3500 m以下区域,年内变化逐渐呈现出由“U”型向“V”型的过渡。海拔3500~5500 m的中高区域,积雪年内变化呈现“消融-积雪-消融-积雪”的二次过程;从不同坡度带积雪覆盖率差异较为明显,其中12.4°~19.5°带的平均积雪覆盖率为68.68%,0°~5.3°带的积雪覆盖率最高仅为28.01%;不同坡向带的积雪覆盖率最大为东坡带,近11 a平均积雪覆盖率为60%。积雪覆盖率随坡度、坡向及高程变化趋势相仿;受年内气象条件变化影响,年内最大积雪覆盖率常出现在2月和3月,且最大为76.9%。和田河流域积雪覆盖率与气温变化紧密相关。  相似文献   
85.
基于实测数据及遥感图片的土壤采样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权全  解建仓  沈冰  罗纨 《农业工程学报》2010,26(12):237-241
如何结合土壤特性和先进手段,制定具有代表性,同时又经济的土壤采样方案一直是土壤分析的难题。该文根据陕西省卤泊滩盐碱地改良区土壤含盐量的实测资料和相应的遥感图片数据,并结合土壤属性空间分布特性,提出一种新的土壤水盐含量采集方案。结果表明,用33个已知点的实测数据可以估算出101个未测点的含量并最终构成插值343个点的空间分布图,且水分与盐分含量预测结果相关的确定系数分别为0.869和0.817。在此基础上进而对工程改良措施下的卤泊滩盐渍土表层水盐空间变异性进行研究。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水盐含量具有中等较强的空间自相关性和较弱的变异性。通过对该地区水盐空间变异性的研究可以及时了解盐渍地试验区的改良效果及水资源管理情况。  相似文献   
86.
黄土高原坡沟系统侵蚀泥沙来源模拟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进一步明确黄土高原坡沟系统侵蚀泥沙主要来源及其动态变化过程,该文利用室内概化坡沟系统模型,结合稀土元素(REE)示踪技术,采用放水冲刷试验,对黄土高原的坡沟系统侵蚀泥沙来源问题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该试验的坡沟系统中,侵蚀泥沙主要来自坡沟系统的坡面,距离坡面顶端2 m的侵蚀产沙量占到坡面总侵蚀量的57%~74%,沟坡部分的侵蚀产沙量较少;坡面部分的4种示踪元素侵蚀带,在流量为6、8、10和14 L/min时,各个侵蚀带的侵蚀量大小依次为La元素示踪带>Ce元素示踪带>Tb元素示踪带>Sm元素示踪带,但在流量为12 L/min时,侵蚀量大小依次为La元素示踪带>Ce元素示踪带>Sm元素示踪带>Tb元素示踪带;坡面侵蚀产沙泥沙百分比随着冲刷历时的增长,总体上呈现出波动式的递增趋势,25 min以后又开始减小,沟坡侵蚀产沙量的变化趋势与坡面相反。研究为黄土高原小流域坡沟的治理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7.
和田绿洲地下水埋深的自然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研究自然因素对和田绿洲地下水埋深的影响,并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进行检验.结果表明,气温、蒸发是地下水埋深的两个最重要的影响因子,埋深随蒸发增加、气温升高而增大.出山口径流(主要为冰雪融水)对地下水埋深的影响仅次于气温和蒸发,埋深随径流增大而逐渐减小,约有1~2个月的滞时.风速、水温和湿度对地下水埋深的影响相对较小,降水与地下水埋深的关系不太明显.影响因子与埋深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拟合精度较高,且通过了置信水平α=0.01的显著性检验.  相似文献   
88.
塔里木盆地裸地潜水蒸发计算模型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为了研究潜水蒸发规律,提高对极限蒸发强度和极限埋深等关键问题的认识,本研究根据中国科学院阿克苏水平衡试验站1990年至1996年裸地潜水蒸发及水面蒸发资料,通过分析潜水蒸发计算模型的控制条件,建立了新的潜水蒸发计算模型。研究结果表明:所建立的模型符合控制条件,对于给定的潜水埋深,潜水蒸发强度随水面蒸发强度的增大而非线性增加,当水面蒸发强度趋于无穷大时,潜水蒸发强度应趋近于潜水极限蒸发强度;潜水蒸发极限埋深在理论上不存在。本文建立的裸地潜水蒸发计算模型结构合理,克服了当大气蒸发力较大时过高估计潜水蒸发量、潜水蒸发随水面蒸发的增大而线性增加的缺点。模型计算精度较高,可供相似地区参考使用。  相似文献   
89.
流域泥沙与非点源污染负荷的模拟与预测是水土保持和水污染控制管理的重要基础,暴雨产沙与产污量过程的计算是模拟预测的一个重要环节,在深入分析流域出口糈面流量,泥沙与水质同步监测的基础上,通过对输沙率与负荷率过程进行了标准化处理,提出了一个实用的流产沙与产污计算模型,并用实测资料进行了检验。  相似文献   
90.
和田绿洲地下水及土壤离子含量特征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依据60处地点野外观测水质化验数据,分析了地下水及土壤中各种离子含量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和田绿洲地下水硬度和土壤碱性主要受镁离子影响;土壤钾钠离子含量大于11.013mg/kg或氯离子含量大于4.966mg/kg时,农田产量会下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