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1篇
农学   8篇
  4篇
综合类   9篇
农作物   30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遮阴是改善夏秋茶品质的重要措施之一,关于遮阴对茶树鲜叶的影响已有诸多研究,但对茶树根系影响的研究还鲜见报道.通过盆栽试验,探讨湘妃翠和金萱在95%遮阴处理0、4、12 d及复光4 d的生理指标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遮阴持续12 d,茶树新发吸收根与一级侧根数增加,复光后4 d下降,根系活力变化趋势与此一致...  相似文献   
22.
茶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过程中所创造的有关茶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中国茶精神以"和"为中心;日本茶道以"和、敬、清、寂"为四规,对茶精神的理解依附于宗教。中日茶精神的共同点是都以"和"作为其中的重要思想,但是在形成、表现形式及主体思想上存在诸多不同。  相似文献   
23.
沈程文  刘富知等 《茶叶通讯》2001,(1):44-48,F003
本文从茶树短穗扦插的成活率与插穗性质的关系,提高插穗发根和成活率的技术措施,扦括发根解剖学研究,茶树扦插全息生物学,生理生化研究等5个方面对茶树短穗扦插研究进行了概述,并指出了今后茶树短穗扦插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24.
安化云台山茶树品种种群内遗传多样性的RAPD分析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利用RAPD分子标记技术对安化云台山种茶树原产地的27个有性单株以及槠叶齐、湘波绿、湘安28等3个无性系品种进行了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分析。采用120个10碱基随机引物,共筛选出能产生多态性标记的RAPD引物21个,扩增出150个位点,其中多态性位点119个,占79.33%,单个引物获得的RAPD片段数在3-10个之间,平均为7.14个。基于遗传距离分析,30个样本的遗传距离从0.1252(YTS9和YTS12)到0.4616(湘波绿与YTS14),根据UPGMA聚类分析,安化云台山种27个单株包括2个核心群体和3个特异单株(YTS30,YTS31,YTS37),另一方面从聚类树状图可以看出:湘安28与单株YTS31先聚类,再与槠叶齐聚类,然后与湘波绿聚类,最后与YTS30聚类,这一方面从DNA分子水平上验证槠叶齐、湘波绿、湘安28均系从安化云台山种的后代中选育而来,同时也揭示一个规律,即作为有性群体的个体,当其基因组与核心群体的基因组差异大时,将有望成为一个优良单株。  相似文献   
25.
茶旅一体化发展对策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茶旅一体化是茶园的新型体验模式,是茶业经济发展的创新业态。笔者在分析了湖南茶旅一体化建设现状等的基础上,提出茶旅一体化建设应做好茶旅项目总体规划、茶旅一体化的生态茶园建设、茶旅一体化旅游服务体系建设、茶旅一体化经营实体建设及茶旅一体化中茶文化特色建设等五个方面,旨在积极推动湖南茶旅一体化建设。  相似文献   
26.
安化千两茶香气品质特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同时蒸馏萃取(SDE)技术,联合GC-MS鉴定方法分析了9个安化千两茶中的挥发性成分,结合感官审评初步探讨了这些成分的香气品质特点。感官审评结果表明,千两茶香气以松木香、陈香为主要特点,部分千两茶香气略带粽叶香或粗老气、烟气、陈气味,个别千两茶略带酸味。GC-MS分析结果表明,香气物质相对含量最多的为醇类(9个样品平均相对含量为21.97%);其次为酮类(20.11%)、醛类(18.69%)、杂氧化合物(18.39%)、脂肪酸类(12.71%)、烷烃类(1.70%)、含量最少的是杂环类(1.21%)。可见对千两茶香气起主要作用的是醇类、酮类、醛类和杂氧化合物。  相似文献   
27.
采用正交设计L9(34)对茶树良种湘妃翠cDNA-SRAP体系中的四因素在三个水平上进行优化试验,在25μL反应体系中,最优组合为Mg2+浓度3.0mmol/L、Taq DNA聚合酶0.1U/μL、引物浓度0.8umol/L、dNTPs浓度0.2mmol/L。以筛选出的引物组合Me6/Em6、Me7/Em6和Me7/Em7在湘妃翠、安吉白茶、龙井长叶、安茗早和湘波绿五个茶树品种材料上进行验证,表明该组合具有较好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28.
不同乌龙茶品种(品系)鲜叶香气组分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研究旨在分析不同乌龙茶品种(品系)鲜叶香气组分,揭示乌龙茶适制性品种(品系)的香气物质基础,为选育乌龙茶适制性品种以及加工高香型乌龙茶提供理论依据。采用同时蒸馏萃取法(SDE)提取茶鲜叶香气,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测定其香气组分,分析比较14 个乌龙茶品种(品系)的香气化学成分及含量。GC-MS分析结果表明,样品中共检测出香气成分140 种,共有的香气成分有25 种。各品种(品系)均以醇类含量最多(14 个样品平均相对含量为39.92%),其次为脂肪酸类(22.71%)、醛类(15.67%)、酮类(5.74%)、脂类(4.00%)、杂氧化合物(2.83%)、碳氢化合物(2.27%),含量最少的是含氮化合物(0.20%)。可见,醇类、脂肪酸类和醛类对乌龙茶品种(品系)鲜叶香气起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   
29.
茶树白化变异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卢翠  沈程文 《茶叶科学》2016,(5):445-451
白化现象在植物界普遍存在,茶叶作为一种叶用植物,白化变异植株中关键化学成分如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儿茶素类、氨基酸类、黄酮类等物质含量发生了显著变化,这些变化对茶树生长发育、抗逆性、茶叶制作工艺、口感等有重要影响。叶色变异作为一种突变性状对于茶树新品种选育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对研究茶树光合作用机制、叶色调控机理、叶片发育调控等也有重要理论价值。本文综述了国内近几年关于茶树白化突变体化学成分叶绿素、类胡萝卜素、氨基酸、儿茶素的研究及茶树白化突变分子机制的研究进展,旨在为茶树白化突变体分子机制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0.
为适应我国茶产业发展新常态,积极融入产业转型升级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湖南农业大学茶学专业按照国家教育方针,遵循教育规律,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打造湖南茶学专业办学特色,制定了专业"十三五"发展规划与设想,旨在全面推进专业的内涵建设和综合改革,提升教学质量,促进专业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