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7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13篇
林业   107篇
农学   7篇
基础科学   9篇
  28篇
综合类   363篇
农作物   16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12篇
园艺   6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38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55篇
  2008年   42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30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不同抚育技术对杉木幼林生长及群体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不同幼林抚育技术对杉木幼林生长和群体结构的影响进行定位研究 ,结果表明 :抚育技术对杉木保存率和生长有较大的影响。块状抚育和全垦抚育可提高杉木的保存率 ,而不抚育的杉木保存率则最低。树高和抽梢高基本上表现出块状抚育 >全垦抚育 >带状抚育 >劈草抚育 >不抚育 ,并且在后期更为明显 ;地径则基本上表现出全垦抚育 >块状抚育 >带状抚育 >劈草抚育 >不抚育。方差分析的结果表明抚育技术对地径的影响大于树高。多重比较表明 :除了不抚育外 ,其他 4种抚育技术均能有效地促进杉木生长 ,它们之间并没有多大的差异。块状抚育、全垦抚育、带状抚育和劈草抚育的总单株生物量分别为不抚育的 3 4 6、3 4 0、3 15和 1 11倍 ;块状抚育、全垦抚育、带状抚育、劈草抚育和不抚育的根 茎比分别为 0 1992、0 193 1、0 1673、0 3 5 75和 0 2 680。这可能是劈草抚育和不抚育的杉木对地下营养空间激烈竞争的一种适应现象。抚育技术对杉木群体树高和地径结构有一定的影响 ,尤其是对地径结构  相似文献   
112.
麻竹山地笋用林笋期叶片光合及呼吸性状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Through analyzing the various position leaves character of 3 ages bamboo, including net photosyntheticrate, light respiratory rate, dark respiratory rate, CO2 compensation point and light compensation point, in five-years - old forest during different growing shoot stages in stated - own forestry farm of Nanjin, results showed thatleaves had vigorous physiological function during prosperity stage of growing shoot. Net photosynthetic rate was high-er, light respiratory rate, dark respiratory rate, CO2 compensation point and light compensation point were lower,the photosynthetic coefficients was larger.2- year bamboo and 3 - year bamboo had stronger photosynthetic ability. Different photosynthetic and respiratory indexes of various position leaves were not consistent, but in generally, mid-dle leaf had stronger assimilation ability.  相似文献   
113.
文章旨在评估玉米赤霉烯酮污染日粮添加膨润土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养分利用率、血清生化指标及生殖器官发育的影响。试验1选择28 d断奶仔猪[(10.00±0.85)kg]960头,随机分为8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30头。试验1日粮采用4(玉米赤霉烯酮水平:0、0.3、0.6和0.9 mg/kg)×2膨润土(0、2或0.5或1 g/kg),试验阶段28~56 d。试验2选择56 d仔猪[(27.00±1.40)kg]480头,分组同试验1。试验2日粮玉米赤霉烯酮水平同试验1,膨润土水平为0或2 g/kg,试验阶段57~75 d。结果显示:随着日粮玉米赤霉烯酮水平的升高,日增重和饲料报酬显著线性降低(P <0.05)。日粮添加膨润土显著提高了28~56 d断奶仔猪饲料报酬(P <0.05)。日粮添加2 g/kg膨润土显著提高了57~75 d断奶仔猪的平均日增重(P <0.05)。日粮玉米赤霉烯酮显著降低了采食量和饲料报酬(P <0.05),但添加膨润土显著提高了饲料报酬(P <0.05)。随着日粮玉米赤霉烯酮水平的升高,干物质和氮表观消化系列表现为显著的线性降低(P <0.05)。28 d断奶仔猪阴户宽度、长度和面积随着日粮玉米赤霉烯酮水平的升高表现为显著的线性升高(P <0.05)。玉米赤霉烯酮污染日粮添加2 g/kg膨润土显著降低了阴户长度和面积(P <0.05)。日粮添加膨润土显著提高了2和4周龄仔猪粪中乳酸杆菌含量(P <0.05),显著降低大肠杆菌含量(P <0.05)。结论 :断奶仔猪采食较低水平玉米赤霉烯酮污染日粮会降低营养物质消化率,诱发氧化应激,使生长性能下降。添加膨润土后可以缓解采食玉米赤霉烯酮污染日粮对仔猪的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114.
新番71号是以97-23为母本,以H-9604为父本选育而成的加工番茄一代杂种。早熟,有限生长类型,植株匍匐,生长势中等,株型较紧凑。单株结果多,果实椭圆形,果肉紧实,不裂果,成熟果深红色,着色均匀一致,硬度较高,耐压,耐贮运;坐果率高,商品果每667m~2产量可达7500~8000kg。番茄红素含量150mg·kg~-1,可溶性固形物5.8%,总酸0.355%。田间对早疫病、细菌性斑点病、病毒病的抗性强于对照里格尔87-5。适宜在新疆南北疆加工番茄生产区域种植。  相似文献   
115.
正新一代青年所处的社会更加多元,生存的压力越来越大,企业招收的大学毕业生也越来越多,大学生不再是昔日象牙塔里的天之骄子,将要面对更多的来自社会、工作上的挑战。新时代网络发展迅速,信息的传递速度呈几何级数增长,当代青年的信息接触量也非常大,各种信息也会对青年的思想产生正面与负面不同的影响。在这种复杂的社  相似文献   
116.
根据福建农林大学"景观生态学"课程的发展历程与课程特点,梳理了当前生态学专业学生面临的3个形势特征,即生态文明战略地位空前突出、产业转型带来的人才需求逐渐增加、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依然严峻,剖析了在这种新形势下农林院校生态学专业人才培养中普遍存在的3类问题,即学生专业定位模糊、岗位适应能力不足、盲目考研现象加剧。针对这些问题,以生态学专业必修课"景观生态学"课程为例,从深化专业导论课、加强"立体化"教学环境建设、加强教学方式的融合与创新等方面探讨了当前新形势下"景观生态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路。  相似文献   
117.
3种观赏草的持水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莹  彭正鑫  洪伟 《草业科学》2013,30(8):1156-1160
本研究以福建地区比较常见的3种观赏草旱伞草(Cyperus alternifolius)、狼尾草(Pennisetum alopecuroides)和麦冬(Ophiopogon japonicus)为研究对象,应用浸泡法分别测定3种观赏草根、茎、叶的持水量并进行分析。研究表明,3种观赏草的持水性能存在差异,其中狼尾草的持水性能最强。观赏草的各部位持水性同样存在差异,浸泡时间与持水率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与吸水速率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P<0.001)。3种观赏草均有良好的持水性能,对园林造景和生态保护具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8.
马尾松人工林经营过程密度优化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吴承祯  洪伟 《林业科学》2001,37(Z1):72-77
马尾松是我国南方主要造林树种,在人工林中占有很大比例,但其林分经营过程的密度控制问题一直是未能很好解决的问题.在动态规划方法建立的马尾松人工林密度控制模型的基础上,以密度二次效应模型为基础、林分立木密度为目标函数,提出以净现值最大为标准,应用遗传算法优化马尾松人工林经营过程的间伐时间及其保留密度和主伐时间的最优组合方案.马尾松人工林经营过程的密度决策方案优化表明,遗传算法与经济评价相结合优化林分间伐时间及其保留密度和主伐时间决策组合效果很理想.马尾松人工林在地位指数10~18之间时,均以间伐两次为最优,第1次在11~12 a,第2次在16~17 a,而主伐年龄以22~25 a为最优.每一地位指数均优化得到其最优的营林措施组合方案,此时净现值最大且内部收益率大于12%.研究结果为马尾松人工林密度管理决策提供了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19.
天然格氏栲林乔木层种群种间关联性研究   总被引:37,自引:2,他引:37  
格氏栲 (CastanopsiskawakamiiHayata) ,也称青钩栲 ,属国家二级保护植物 ,是壳斗科常绿阔叶大乔木 ,是亚热带珍贵稀有树种之一 ,其自然分布范围狭窄 ,在我国主要分布于福建、台湾、广东、广西、江西等地区 ,多零星生长在海拔 2 0 0~ 1 0 0 0m的丘陵地的常绿阔叶林中。但在福建三明小湖地区有近 70 0hm2以珍稀濒危植物格氏栲占优势的林分 ,多由百年以上的大树组成 ,是中国目前较为罕见稀有的天然群落。其原生植被受人干扰 ,现为天然次生植被。格氏栲林以其整齐林相、丰富的物种等独特的森林景观 ,自 1 958年…  相似文献   
120.
永安市巨尾桉人工林生长的区位效应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调查样地资料,分别对永安市巨尾桉人工林在不同小地形、不同坡位和不同坡向上的生长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山脊和山坡的林分生长量相差不大;山洼林分生长最好,其次为山脊和山坡,山顶林分生长最差;不同年龄、不同坡向的林分中,不同坡位的生长差异不大;巨尾桉在阳坡上生长明显优于半阴半阳坡的林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