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7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13篇
林业   107篇
农学   7篇
基础科学   9篇
  28篇
综合类   363篇
农作物   16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12篇
园艺   6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38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55篇
  2008年   42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30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78 毫秒
61.
雷公藤总DNA提取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由于雷公藤叶片富含多糖及酚类物质,要获得高质量的DNA有一定难度。本研究以雷公藤植物叶片为材料,对传统提取方法进行改进、优化,比较了4种不同的提取方法,最终获得了一种以CTAB法为基础,试剂盒纯化的获得高质量DNA的方法。试验结果表明,使用该方法从雷公藤叶片中分离的DNA,纯度高、杂质少,且相对于其他方法,试验成功率明显提高,适用性强。  相似文献   
62.
福建主要森林灾害统计特征及其对林业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利用1987-2007年福建省森林灾害统计资料,对森林病害、森林虫害和森林火灾等3种福建省主要森林灾害的统计特征进行分析,并运用改进的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分析这3种森林灾害对林业生产的影响.统计资料显示,福建省主要森林灾害灾情严重,森林虫害的发生面积最为突出,森林火灾的防治率最低.灰色关联分析表明,影响福建省林业生产的主要...  相似文献   
63.
依据突变级数法建立生态服务功能评价指标体系,对福建省自然保护区与森林公园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总量从大到小排列顺序为:武夷山自然保护区>梅花山自然保护区>龙栖山自然保护区>天宝岩自然保护区>德化石牛山国家森林公园>旗山国家森林公园>厦门莲花山国家森林公园>三明格氏栲国家森林公园>福州国家森林公园.  相似文献   
64.
为给东南沿海防护林的保护和建设提供理论依据,通过样地调查和数据统计,分析东南沿海防护林木麻黄种群的径级结构,并以种群生命表和生存分析理论为基础编制东南沿海防护林木麻黄种群特定时间生命表,绘制死亡密度函数曲线、危险率函数曲线及生存曲线,并应用谱分析方法研究种群动态趋势。结果表明,东南沿海木麻黄种群有2个死亡高峰,前期的死亡率极高,至后期相对平稳,第IV龄级为种群存活曲线的分水岭,存活曲线更趋于Deevey-II型。此外,在木麻黄种群自然更新过程中基波不明显,但在幼苗生长过程中存在明显的瓶颈效应。  相似文献   
65.
在自然保护区规划设计中,如何以最合理地块构建自然保护区并能在最大程度上有效地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护生态安全,是缓解生态保护与经济开发矛盾所亟需解决的问题。本研究针对戴云山地区探讨地块选择方法的适用性,基于戴云山地区生态评价,结合空间特征和生态现状要求,提出戴云山自然保护区空间优化建议。结合保护区植被多样性特征,应用地块选择算法,将戴云山所属地区共18 762小班进行网格分割,根据森林资源二类调查资料,选取地类、树种组成、郁闭度、平均树高、平均胸径、龄组和立地质量7个指标,求得各网格的生态值,绘制戴云山地区生态值分布图,引入改进的nal-Briers优化模型,实现保护区范围的最优化选择。依此方法共选择88个地块(网格)组成5个构建自然保护区的备选区域,其中包含原自然保护区2处备选区域(编号2,3),新增备选区域位于原保护区东部(编号4)、北部(编号1)和东南部(编号5)各1处。考虑保护区设计原则,编号2,3和4备选区域形成的区域可有效减弱边缘效应的影响,为建设戴云山自然保护区最优区域组合。选择后的戴云山自然保护区,实现了地块数量与生态值间的最优组合,最大限度保护戴云山整体植被多样性。地块选择算法在国内森林生态系统类型自然保护区设计中可能具有适用性,为我国森林生态系统类型自然保护区设计研究提出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66.
闽江口琅岐岛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变化及驱动力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闽江入海口琅岐岛为研究对象,通过对1989、1997和2005年三期遥感图像数据的处理,运用景观格局指标,分析琅岐岛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动态变化,并结合社会经济发展统计数据,探讨引起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变化的驱动因子。结果表明:16a来,琅岐岛的景观以农业景观为主,耕地斑块逐渐破碎化,形状日趋复杂化;园地斑块小、分布比较集中;林地景观面积增加,其最大斑块指数也明显增加;交通景观要素面积较小,2005年仅有33.12hm2,占全岛面积的0.53%;总体景观多样性指数呈现出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景观转移矩阵表明,1989~1997年间,林地景观最稳定,园地景观变化较大,1997~2005年间,景观要素之间转化更为频繁;景观格局变化的主要驱动力因素是经济发展、政府政策的影响和人口变化等。  相似文献   
67.
选用240只62周龄宝万斯褐壳蛋鸡,随机分成4个处理组,每组设置4个重复,每个重复15只鸡,在日粮中的分别添加大蒜素为0,50,100,150 mg/kg,以研究不同水平大蒜素对蛋鸡生产性能和盲肠微生物的影响。各处理基础日粮相同,试验期5周。结果显示:添加50 mg/kg、100 mg/kg的大蒜素可显著降低蛋鸡料蛋比(P0.05),各大蒜素组显著抑制盲肠大肠杆菌增殖(P0.05)。  相似文献   
68.
利用水浸提的方式对人工栽培雷公藤的生化物质进行提取,通过杉木种子发芽实验进行生物检测.分析结果表明:人工栽培雷公藤的水浸提物在高浓度下能够抑制杉木种子的萌发和生长,但是在中、低浓度下对杉木种子的萌发和生长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这有可能为雷公藤与杉木合理混交密度的研究提供可靠的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69.
利用分形理论中的计盒维数、信息维数和关联维数,采取变换取样空间的方式研究了武夷山双遗产地景区系统分形特征的多尺度效应.结果表明:在A取样尺度上,武夷山双遗产地景区系统A的空闻结构计盒维数达到了1.474,信息维数为1.415,关联维数为1.048,3种维数的相关系数R值分别为0.994、0.999、0.969;在B取样尺度上,系统空间B1~B4的计盒维数范围为0.825~1.200,R值均达0.961以上,信息维数范围为0.919~1.302,R值均达0.964以上,关联维数范围为0.822~1.364,R值均达0.941以上;在C取样尺度上,系统空间C1~C16(去除空集及景点个数为1系统空间,下同)计盒维数范围为0.175~0.931,R值在0.775以上,信息维数范围为0.200~1.039,R值在0.771以上,关联维数范围为0.506~1.929,R值在0.704以上.说明武夷山世界双遗产地景区系统的空闻结构具有明显的分形特征,其分形维数对取样空间尺度有较强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70.
在筛选出34个评价指标的基础上,采用模糊识别理论构建2级平潭岛生态安全评价模型,第1层次运用层次分析法(AHP)确定权重,第2层次运用熵权法与灰色关联法的组合权重作为评价指标的权重,比较客观地展示了指标相对重要程度。通过计算发现平潭岛生态安全状态呈现不断上升趋势,2010年之前处在一般与较好之间,2010年之后达到较好与好之间,预测其未来10 a生态环境将不断提高。从单因综合贡献指数进行的驱动力分析结果可以发现,2008年之前,状态因子与影响因子是其生态环境状态的主要驱动力,而2010年之后响应因子变为主要的驱动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