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73篇
  免费   60篇
  国内免费   121篇
林业   192篇
农学   84篇
基础科学   159篇
  136篇
综合类   633篇
农作物   85篇
水产渔业   113篇
畜牧兽医   317篇
园艺   97篇
植物保护   38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48篇
  2022年   43篇
  2021年   36篇
  2020年   45篇
  2019年   76篇
  2018年   84篇
  2017年   40篇
  2016年   39篇
  2015年   60篇
  2014年   84篇
  2013年   72篇
  2012年   101篇
  2011年   105篇
  2010年   92篇
  2009年   76篇
  2008年   95篇
  2007年   83篇
  2006年   64篇
  2005年   64篇
  2004年   61篇
  2003年   60篇
  2002年   37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40篇
  1999年   30篇
  1998年   51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25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15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4篇
  1965年   3篇
  1960年   2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91.
为探究不同干旱水平在各生育期对夏大豆在砂姜黑土与黄潮土中的影响及差异,基于2022年五道沟实验站桶栽受旱试验,在夏大豆分枝期、花荚期、鼓粒成熟期通过水分控制,设置轻旱、中旱、重旱3个干旱水平与全生育期无旱对照(CK),分析各生育期不同干旱水平胁迫对夏大豆在两种土壤中耗水量、产量、水分利用效率(WUE)的影响及差异。结果表明:(1)两种土壤中夏大豆各生育阶段随干旱加重耗水量呈减小趋势,重旱减小最显著;砂姜黑土中耗水量各受旱组小于对照组,黄潮土除分枝期轻旱外耗水量均低于对照组,且耗水量减少水平除鼓粒成熟期轻旱均小于砂姜黑土。(2)两种土壤重旱对产量影响最强烈,鼓粒成熟期重旱减产最严重;黄潮土花荚期不同受旱水平减产率均低于砂姜黑土,分枝期各受旱组砂姜黑土减产率低于黄潮土。(3)两种土壤花荚期、鼓粒成熟期WUE随干旱程度加剧呈明显递减趋势,重旱影响下WUE减小明显,鼓粒成熟期重旱对WUE影响最严重;受旱减产水平在不同生育阶段存在差异,使得花荚期黄潮土各处理组WUE均高于砂姜黑土,分枝期黄潮土WUE均低于砂姜黑土。  相似文献   
992.
水稻-茄子-梅菜一年三熟高效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稻-茄子-梅菜一年三熟栽培模式是惠州梅菜主产区之一的惠城区横沥镇周公村经过近20年的生产实践而总结出来的一种高效无公害栽培模式。其特点是:茬口安排合理,土地利用率高,技术操作简便;水旱轮作,粮菜兼顾,病虫害少,土壤地力得到合理保护;经济效益高。该栽培模式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可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和郊区农村以及在经济较发达地区长期种植蔬菜而引起土壤地力下降、土传病害肆虐的地方进行农业经济结构调整中加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93.
棉花盐害与耐盐性的生理和分子机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50,自引:20,他引:30  
盐胁迫通过离子毒害、营养失衡和渗透胁迫,引起棉株体生理生化代谢失调,进而影响棉花的生长发育和产量、品质。但棉株体可以通过膜脂过氧化清除系统活性的提高维持质膜的相对稳定,通过合成和积累脯氨酸、葡萄糖和氨基酸等小分子有机物质缓解渗透胁迫,通过调节盐离子在不同器官、组织或细胞内的区域(隔)化分布减轻离子毒害,而表现出较强的耐盐性。Na /H 反向转运蛋白和LEA蛋白(晚期胚胎发生富集蛋白)等的合成及其相关基因的表达可能参与甚至调控了棉株体防御或忍耐盐胁迫的过程。  相似文献   
994.
<正>毛蚶(Scapharca suberenata)因其肉质鲜美、营养丰富,愈来愈受到国内外消费者的青睐。随着浅海人工增养殖事业的迅猛发展,毛蚶作为浅海底播的优势品种之一,其人工育苗工作也越来越受到重视。1材料与方法试验地点在盘锦光合水产有限公司荣兴分公司。试验时间2010年8月17日—2010年9月  相似文献   
995.
王丰  温尚明  杜尚昆 《河北渔业》2011,(4):30-31,41
<正>毛蚶(Scapharca suberenata)人工升温育苗是在非毛蚶繁殖季节提前采捕种贝,人工升温促熟培育的育苗方法。1材料与方法1.1设备条件2008年、2009年利用两年时间研究毛蚶升温育苗。蓄水池6.67 hm2;稚贝暂养池4.67 hm2;无阀式自动滤池2个  相似文献   
996.
在(21.0±1.0)℃水温范围下,对金鱼采取了不同饥饿时间处理及再投喂实验,测定其主要生长指标,探讨其补偿生长情况和机制.实验结果表明,金鱼的补偿生长的类型属于完全补偿生长.从摄食率和食物转化率的测定来看,饥饿恢复投喂后金鱼既增加了摄食量又提高了食物转化率.短时间(5d)的饥饿后恢复投喂,金鱼主要以增加摄食量为主;长...  相似文献   
997.
通过简并引物扩增及SmartTM Race技术,首次克隆了黄颡鱼促黄体激素受体(LHR)基因cDNA全长序列.该基因全长2 524 bp,编码701aa,含有属于糖蛋白激素受体(GpHR)家族的典型跨膜螺旋结构区域(TM helix).9个富含亮氨酸的重复性序列(LRRs);4个潜在的N-端糖基化位点:29NFTC,82 NVSR,203 NGSR,548NLTV;24个Ser,6个Thr和5个Tyr磷酸化位点.同时400S为潜在的PKC位点.通过RT-PCR分析组织表达,卵巢繁殖周期中卵巢和脑的表达水平并结合血浆中E2含量的变化,发现LHR在卵巢中大量表达,其次是脑、肾脏、心脏、肝脏和肠存在少量或微量的表达;在卵巢繁殖周期中,卵巢LHR表达从Ⅲ期-V期处于较高水平,V期达到最高峰,随后下降到最低值;而脑的表达高峰出现在Ⅳ期,与血浆中E2变化相一致.推测卵巢和脑中LHR基因参与卵黄的生成,调控卵母细胞的成熟和排卵.  相似文献   
998.
综合运用肉眼观察、活体压片-醋酸洋红染色和组织切片—H.E.染色3种方法对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 L.幼鱼进行性别鉴定.结果表明,在所有采集的1 217尾全长8.3~21.5cm、体重9.0~183.9 g的大菱鲆幼鱼样品中,体重>90 g的269尾幼鱼和体重10~90 g的790尾幼鱼,可用肉眼直接观察鉴定性别;体重10~90 g的另外154尾幼鱼,可采用活体压片方法鉴定性别;体重<10 g的4尾幼鱼,性腺难以剥离,则需组织切片的方法鉴定性别.对活体压片性别鉴定结果进行组织切片抽样验证表明,体重>10 g的幼鱼,均可以采用活体压片方法准确地鉴定出性别,其准确率可以达到100%.本研究验证了采用活体压片-醋酸洋红染色技术在大菱鲆幼鱼生理性别鉴定中具有很高的准确性,它不仅有利于全雌育种中对幼鱼快速进行性别鉴定,而且可以应用于商品苗性别的快速鉴定.  相似文献   
999.
为探究我国北方海域花鲈繁育适宜盐度和pH处理的设定,及促进早期花鲈苗种推广,本研究针对不同盐度(0、15、20、25、30、35和40)与pH(5.5、6.5、7.5、8.5和9.5)条件下,北方人工繁殖花鲈受精卵的孵化率、畸形率及饥饿10 d后的存活情况进行了分析,并对花鲈初孵仔鱼进行不投饵耐饥饿实验,记录每日存活率(SR)及最终生存活力指数(SAI)。最后观测低盐0、养殖盐度30与高盐45对花鲈早期幼鱼生长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北方海域花鲈受精卵适宜孵化盐度为20~35,以盐度25组孵化率最高,适宜pH为6.5~7.5,以pH 6.5组孵化率最高。低盐15组中,具最低的孵化率及最高的畸形率,但在最终饥饿SR的统计中,低盐15组的SR及SAI明显高于盐度30与35组,推测低盐15接近花鲈体液等渗点,降低了渗透调节中的能量消耗,更利于存活。初孵仔鱼饥饿实验中,盐度20组SR下降相对平缓,在第8天仍有12.66%的SR(其他组已为0)。饥饿1 d时,各pH组SR均小于90%,以pH 6.5组SR最高,为89.11%。与盐度处理组相比,花鲈初孵仔鱼对pH变化较为敏感,其孵化率及最终SR显著低于盐度处理组。花鲈早期幼鱼盐度处理组中,低盐0与高盐45将对此规格花鲈幼鱼产生较大损伤,以高盐45抑制最显著,应为苗种盐度推广的上限,而花鲈生长盐度30与各处理盐度相比,较适合花鲈早期幼鱼的生长。研究结果将为北方海域花鲈繁育适宜盐度和pH处理的设定,及提高花鲈孵化率、育苗成活率与早期苗种推广提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1000.
在基质灭菌条件下接种丛枝菌根(AM)真菌能促进植物生长发育,但在未灭菌条件下接种AM真菌鲜有报道。因此,在温室盆栽条件下,以香橙砧木(Citrus Junossieb ex Tanaka)为材料,研究了不同处理基质(灭菌和未灭菌)及接种AM真菌对香橙砧木的根系菌根侵染率、株高、茎径、叶片数、生物量及根系性状的影响。探讨在模拟自然条件(基质未灭菌)下接种AM真菌其接种效应是否仍然有效。研究结果表明:在基质灭菌条件下,接种黄雷克囊霉(Redeckera fulvum)(R.f)处理的株高、叶片数、地上干重、生物量和根系性状显著优于未接种菌根处理,而接种凹坑无梗囊霉(Acaulospora excavata)(A.e)处理的株高、茎径、叶片数、生物量低于未接种处理,但无显著差异。而根系性状显著优于对照;在基质未灭菌条件下,除了接种R.f处理的总根长显著高于未接种处理外,其他指标均与未接种处理无显著差异。这表明在盆栽试验中基质灭菌条件下,接种R.f处理能提高香橙砧木生长,接种A.e处理能抑制其生长,但在基质未灭菌条件下,接种两种AM真菌的香橙砧木生长与对照无显著影响,没有表现出在基质灭菌条件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