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4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20篇
林业   54篇
农学   69篇
基础科学   12篇
  22篇
综合类   167篇
农作物   103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149篇
园艺   22篇
植物保护   29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33篇
  2018年   36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30篇
  2014年   38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43篇
  2011年   59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37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5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41.
采用PLS-DA分析毛火方式对工夫红茶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6,他引:2  
为探究不同毛火方式对工夫红茶品质的影响,明确新型电磁内热式滚筒-热风耦合干燥设备的毛火效果,该研究以一芽一二叶初展嫩度的"福鼎大白"品种为原料进行工夫红茶加工,设定电磁滚筒-热风耦合(Rotary pot-Hot air coupling First-Drying with electromagnetic heat,RHFD)、链板热风(Chain plate Hot air First-Drying,CHFD)、箱式热风(Box Hot air First-Drying,BHFD)、滚筒式滚炒(Rotary pot First-Drying,RFD)等4种毛火方式,比较所制茶样的茶多酚、儿茶素、茶色素、可溶性糖、咖啡碱、氨基酸等29个非挥发性指标,114个气相色谱-质谱技术(Gas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检测的挥发性香气指标,10个外形和汤色色泽客观评价指标,同时进行了毛火方式的热效率、生产效率、生产成本等性能指标的分析比较,通过偏最小二乘判别统计(PartialLeastSquaresDiscriminationAnalysis,PLS-DA)分析毛火方式对优质工夫红茶品质的影响,并获得标志性差异化合物。结果表明:电磁内热式滚筒-热风耦合毛火处理下茶多酚和儿茶素总量显著最低(P<0.05),简单儿茶素含量较高,茶红素和可溶性糖含量、茶黄素综合指标TDE和茶色素综合指标10TFRB最高(P<0.05),毛火方式对茶黄素总量影响不显著(P>0.05);挥发性化合物总量以RHFD方式最高,RFD方式次之,CHFD方式最低;RHFD毛火方式芳香类、萜烯类等化合物含量最高。电磁内热式滚筒-热风耦合毛火升温快、温度分布均匀且稳定性好,热效率和生产效率高(分别为50.0%、220 kg/h),生产成本较低(仅0.32元/kg),预热时间仅14min;所制红茶在汤色透亮度、香气甜久度、滋味甜醇度等方面均得到提升,感官总分最高(P<0.05),达88.1。PLS-DA分析从挥发性和非挥发性角度均可将工夫红茶4种毛火方式显著区分,并分别获得了43种和18种差异化合物,结合差异性分析获得标志性差异化合物,2,4,6-三(1,1-二甲基乙基)-4-甲基环己-2,5-二烯-1-酮、香叶醇、3-辛酮、水杨酸甲酯、茶黄素、茶褐素、可溶性糖、表儿茶素等,可作为区分工夫红茶毛火方式,以及定向加工甜香、甜醇、高亮等优质工夫红茶的指标物质。该研究为红茶加工基础和品质提升提供技术参考和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42.
利用蚯蚓的生理代谢活动来处理生物垃圾,从而改变土壤的理化性质,提高土壤肥力,改善土壤中的氮、磷和钾等元素的含量,同时蚯蚓自身也得以存活和增殖。试验通过测定经蚯蚓消化代谢后的生物垃圾,从产物中找出氮、磷、钾的变化规律。同时试验表明蚯蚓的周繁殖率为34%,单独个体日处理生物垃圾量为0.957 g。利用蠕虫(蚯蚓)对生物垃圾进行处理不仅可获得良好的环境效益、生态效益,同时通过蚯蚓增殖更可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43.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蔬菜种植已逐步形成区域化、专业化、规模化的格局,因此农民对蔬菜品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甘蓝新品种——强夏,具有广泛的适应性,在我国的不同地区可做春、夏、秋三季栽培。在夏季30℃以上的高温可正常结球,耐热性好。抗黑腐病、霜霉病等。球型美观,质脆味甜,有很好的商品性。用途广泛,可脱水加工出口,适合长途运输,属当前夏甘蓝种植的优良品种。  相似文献   
44.
采用田间微区试验,分化肥(对照)、垃圾复合肥、垃圾堆肥、垃圾堆肥 尿素4个肥料系列,每个系列设超高、高、中、低4个施肥量处理,其中化肥与垃圾复合肥氮、磷、钾含量相同,与垃圾堆肥和垃圾堆肥 尿素等氮量,研究了城市生活垃圾堆肥及其复合肥对夏玉米生育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垃圾复合肥低量和垃圾堆肥低量处理较化肥系列各施肥量处理更有利于玉米苗期生长.玉米穗位以垃圾堆肥 尿素系列低量处理最高,高于化肥低量处理31.1%.生育期垃圾堆肥、垃圾复合肥系列较化肥缩短6.5和8.0 d.垃圾堆肥及其复合肥较化肥能明显增加玉米百粒重和土壤有机质含量,百粒重以垃圾复合肥低量较高,土壤有机质含量以垃圾复合肥效果较明显.垃圾复合肥和垃圾堆肥 尿素每667 m2最大经济效益分别高于化肥系列51.8%、47.5%,其产量分别高24.0%、13.2%.  相似文献   
45.
研究了转双价基因棉田节肢动物群落的稳定性,并分析了昆虫群落多样性的时间格局.结果表明:4种处理棉田昆虫群落的优势集中性指数由高到低依次为常规用药田、常规棉田、Bt棉田和双价棉田,均匀度指数依次为Bt棉田、双价棉田、常规棉田和常规用药田,多样性指数依次为Bt棉田、双价棉田、常规棉田和常规用药田;害虫亚群落的优势集中性指数高低依次为常规棉田、常规用药田、Bt棉田和双价棉田,均匀度指数依次为双价棉田、Bt棉田、常规用药田和常规棉田,多样性指数为双价棉田、Bt棉田、常规用药田和常规棉田;天敌亚群落的优势集中性指数依次为Bt棉田、常规用药田、常规棉田和双价棉田,均匀度指数依次为双价棉田、常规棉田、常规用药田和Bt棉田,多样性指数依次为双价棉田、常规棉田、常规用药田和Bt棉田.可见,种植转双价基因棉不会降低昆虫群落的稳定性,昆虫群落、害虫亚群落和天敌亚群落的稳定性反而得到提高,害虫种群和天敌种群趋于稳定.  相似文献   
46.
4种不同类型棉田昆虫群落结构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田间小区研究了转双价基因棉(中棉所41号)对昆虫群落结构与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转双价 基因棉田昆虫群落的结构与转Bt基因棉田和常规棉田无明显差异,但与常规棉常规施药田差异显著;转双价基因 棉田昆虫群落的物种数(50种)与常规棉田(50种)和转Bt基因棉田(53种)无明显差异,但均明显高于常规棉常规 施药田(44种);转双价基因棉田昆虫群落的个体总数和相对丰盛度与其他棉田无明显差异;转双价基因棉和转Bt 基因棉对昆虫群落物种数的时空动态无明显影响,而常规药物防治对棉田物种数的时空动态分布影响较大;棉铃 虫已不是转双价基因棉田和转Bt基因棉田的优势害虫,但仍然是常规棉田和常规棉常规施药田的优势害虫。  相似文献   
47.
早春的"倒春寒"气候是红松发生"红梢"现象的主导因素,不同林地"红梢"发生率不同,是由于该林地苗木接收的太阳辐射不同,引起气温变幅大小不同而造成的。一切能减小气温变幅,使气温缓慢回升的措施,都能降低"红梢"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48.
中草药在畜牧生产上的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综述了中草药具有提高动物的生长性能、改善机体免疫力、抑制病原微生物的生长、增强繁殖能力的作用。为推广中草药添加剂在畜牧生产上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9.
2005年黄河流域棉区抗虫棉区试抗棉铃虫性鉴定结果评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棉铃虫与棉红铃虫是棉花生产上的两种重要害虫,常年造成的皮棉产量损失为20%~25%,严重时可在50%以上,甚至绝收。生产实践证明,培育和推广抗虫棉品种,是防治棉铃虫最简单易行和行之有效的方法。抗虫育种已成为棉花育种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而抗虫性鉴定评价作为抗虫育种的重要环节,是新品种的选育、审定和确定适应推广范围的理论依据。本文鉴定评价了2005年参加黄河流域国家区域试验部分棉花品种对棉铃虫的抗虫性,以期为抗虫棉花品种的选育和品种审定提供依据。1材料和方法试验在河南省安阳市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进行。供试品种分3组,即…  相似文献   
50.
阐述了安徽省农民收入的现状,分析了阻碍安徽省农民收入稳步增长的制约因素,并提出对策:强化农业政策支持,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农业信息化建设,促进农产品流通;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深挖农业内部潜力;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加强监督检查,建立减轻农民负担的长效机制;积极推进工业化、城镇化进程,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开展技能培训,提高农民创业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