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篇
  免费   1篇
农学   4篇
  5篇
综合类   23篇
农作物   6篇
畜牧兽医   13篇
园艺   19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4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5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本文以课题组选育的“桂冠早”龙眼为试材,随机选择十二株长势相近的龙眼进行施用氯酸钾处理,试验设四个处理,3次重复。处理A为叶面喷施,处理B为土施,处理C为叶面喷+土施,处理D为对照。通过观测不同处理开花结果状况并测定叶片中叶绿素和碳水化合物含量以及果实品质,明确氯酸钾对龙眼成花和花期调控的影响,为生产上应用氯酸钾促进龙眼成花提供理论参考。结果表明:对龙眼施用氯酸钾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龙眼成花,降低落果率并提高产量,但果实品质会受到一定影响。此外,本试验发现,在12月初施用氯酸钾对龙眼正季开花有一定的推迟作用,但其推迟效果并不显著。其中,催花和推迟效果最好的是叶面喷+土施氯酸钾处理,土施次之,叶面喷施作用不明显。  相似文献   
52.
正"桂龙1号"是从广西龙眼优良实生变异单株中选育出的龙眼新品种。2014年6月通过广西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果实大小中等,扁圆形,果肩平广,皮色黄白色,果面平滑,外形美观;平均单穗质量406 g,平均单果质量11.7 g,果实纵径2.43  相似文献   
53.
以石硖龙眼为试材,比较常温下龙眼果实整穗贮藏和单粒贮藏的生理指标变化。结果表明,常温贮藏条件下,整穗贮藏加快了果皮水分散失,但减缓了果肉自溶速率,缓解了果面L值、维生素C含量下降,两种方式贮藏下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均略有增加,整穗贮藏的果实可滴定酸含量高于单粒贮藏。总体而言,整穗贮藏保鲜效果优于单粒贮藏。  相似文献   
54.
荔枝、龙眼主产于亚洲,主要生产国是中国,其次是泰国、越南和印度,再次是马达加斯加、南非等。荔枝和龙眼在水果总产量45580.2万吨中所占的比例很小,荔枝仅为0.400%,龙眼为0.345%。  相似文献   
55.
[目的]研究混合药剂对番荔枝采后脱叶率的影响。[方法]以"非洲骄傲"番荔枝为材料,采用4因素3水平的正交试验设计,研究采后喷施脱叶剂(三氯乙酸+碘化钾+乙烯利+噻苯隆)对番荔枝脱叶率的影响。[结果]在采后修剪前7 d喷施混合药剂(1.0 g/L三氯乙酸+3 g/L碘化钾+12%乙烯利+5 g/L噻苯隆),可以基本去除番荔枝叶片,脱叶率达92.04%,不仅有利于采后修剪工作的开展,而且能促进枝芽的萌发。[结论]此次试验脱叶效果最好的药剂组合是1.0 g/L三氯乙酸+3 g/L碘化钾+12%乙烯利+5 g/L噻苯隆。  相似文献   
56.
不同施肥模式对恭城县生态产业园区柑橘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不同施肥模式与柑橘养分供给的关系,探索既能平衡供给柑橘养分,又可以减少化肥施用量、提高果实品质和改善土壤理化性状的施肥模式。[方法]以广西恭城县生态产业园区柑橘园内8年生槿柑为试材,设置施肥模式A(全年施肥5次,有机养分:元机养分=1:2)、施肥模式B(全年施肥3次,有机养分:无机养分=4:1)、施肥模式c(对照,全年施肥5次,有机养分:无机养分=1:4.7)。[结果]结果表明,在生理落果末期、幼果膨大期、上水期和收获期,柑橘叶片氮、磷、钾含量3个处理之闻没有明显差异,但施肥模式B与对照相比,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了45.65%,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增加了3.78个百分点。综合各项指标表明,施肥模式B与其他施肥模式相比。减少了施肥次数和化肥的施用量,并能够保证平衡供给柑橘各个时期的养分需求。[结论]全年施肥3次,有机养分:无机养分=4:1的模式不仅有利于固区土壤肥力和理化性状的改善,而且有利于促进果园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7.
低温胁迫对龙眼幼树抗寒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广西主栽的龙眼品种石硖和储良幼树为试验材料,利用人工气候箱设计低温胁迫处理对2个龙眼品种叶片的抗寒生理生化指标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两个龙眼品种的细胞SOD活性总体上呈先升高后下降再升高的趋势,而POD活性呈现与SOD活性相反的趋势;MDA含量随处理温度降低呈现先降后升的趋势,相对电导率缓慢升高后出现下降;可溶性蛋白含量先升后降,而可溶性糖含量变化较小。综合指标分析表明,石硖的抗寒性比储良的弱,这与相同低温处理条件下2个品种叶片表现出的外部受伤情况相吻合,说明这些指标可以作为龙眼抗寒性评价的依据。  相似文献   
58.
荔枝风味主要取决于荔枝果肉中的糖酸组分及其比例,因此采取一定措施对荔枝糖酸积累与代谢进行调控,可提高果实风味品质。首先介绍荔枝果实糖酸组分构成、果实糖酸积累特性,并从营养调控、激素调控及分子调控3个方面较为全面地综述荔枝糖酸品质调控的研究进展,并针对目前研究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探讨与展望。  相似文献   
59.
为了解‘吉尔’杧果秋梢生长规律及结果母枝质量与开花率的关系,应用调查研究和数理统计的方法,对‘吉尔’杧果采后一次秋梢与二次秋梢,结果母枝质量与末级梢成花率及花序大小的关系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一次秋梢直径对二次秋梢直径和一次秋梢叶面积对二次秋梢叶面积有显著影响。随二次秋梢直径增粗,二次秋梢叶片数和叶面积增加;随二次秋梢长度加长,二次秋梢叶片数和叶面积增加。末级梢成花率与结果母枝直径为负相关关系,随结果母枝直径增粗,末级梢成花率下降;要获得80%~85%的末级梢成花率,结果母枝直径应在0.48~0.51 cm左右;花序体积与结果母枝直径关系最密切,与结果母枝长度、叶片数、叶面积也有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60.
钼对杨梅结瘤固氮的影响及在植株体内的分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不同浓度的钼酸钠(Na2MoO4.2H2O)施于3年生盆栽“东魁”杨梅叶片上,研究钼在杨梅植株体内的分布及对杨梅根系结瘤固氮的影响。结果表明,杨梅吸收的钼主要积累在根瘤和根中,定植1年后,在未施其他肥料,只株施钼酸钠15 mg或30 mg的情况下,杨梅根系及其根瘤中的钼都明显高于叶片,是叶片的2.1~4.0倍。株施钼酸钠15 mg或30 mg,株高增长不明显,但能显著增加杨梅植株的生物量(枝叶、根系)和固氮酶活性,根瘤固氮酶的活性是对照(空白)的4~5.12倍。株施钼酸钠15 mg,根瘤鲜重显著增加;而株施30 mg,根瘤鲜重增加不显著。表明钼有利于杨梅根瘤形成和固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